潘建伟人物事迹素材范文三篇

潘建伟人物事迹素材12017年12月19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发布了年度十大人物(2017年全球科学界影响最大的十个人),中科大教授,墨子号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入选。

《自然》以《量子之父》为题报道了潘建伟,开头这样写道:在中国,有人称他为‘量子之父’。对于这一称呼,潘建伟当之无愧。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成为远距离量子通信技术的领导者。

在很多人眼里,潘建伟是传奇:29岁,他参与的有关量子隐形传输的研究成果,被《自然》评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列;31岁,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41岁,成为中国当时最年轻院士;45岁,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我们平时所说的穿越时空,其实就属于量子力学的范畴。潘建伟是世界量子力学领域的领军人物,说不定哪一天,他将成为穿越时空的那个人。

当然,更切实际的是,他是中国离诺贝尔奖最近的那个人。

求学不为名利,探索始于好奇1987年,潘建伟考入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填报高考志愿时,有人说学物理找不到工作,但父母告诉他,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因此他才能没有功利心地走上研究物理之路。

进入中科大后,潘建伟发现班上藏龙卧虎,光是各省高考状元就有七个。同学们的水平都很高,潘建伟却不想和大家拼分数。还和儿时一样,他要去钻研学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那时,他就对量子叠加态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量子世界的奇怪与陌生,让他陷入了苦思。想不明白就一直想,上课也想,吃饭也想,在期中考试的时候,他差点挂科。

完成大学学业,并获得理论物理硕士之后,他决定出国读博。当时他确保能选上的导师是一位诺奖得主,如果跟着他,以后的发展肯定不成问题。可出乎众人意料的是,他竟然放弃了这位诺奖得主,选择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塞林格教授。因为在他看来,塞林格才是量子力学方面最好的导师。果不其然,如今的塞林格教授已是世界量子力学的顶级大师。

潘建伟的选择之所以异于常人,是因为在他看来出国不是为了名利,更不是为了镀金,而是为了顺着自己的兴趣真正学点东西。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早在2008年秋,潘建伟团队就在合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光量子电话网,实现了一次一密加密方式的实时网络通话,真正做到电话互联互通、语音实时加密、安全牢不可破的量子保密电话网络系统。2012年和2014年,潘建伟团队分别建成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量子通信网络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络和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标志着大容量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技术已经成熟。2012年底,潘建伟团队的量子通信装备在北京投入常态运行,为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信息安全保障。

2014年1月,依托于中国科大研究力量,中科院成立了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同时通过整合院内相关研究所和南京大学、国防科大等高校的优质资源,在教育部支持下成立了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潘建伟分别出任中心主任。他说:我们希望能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贡献。

目前,千公里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京沪干线项目正在稳步建设,将于2016年年底前建成连接北京、上海的高可信、可扩展、军民融合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同时,潘建伟团队牵头实施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将于2016年发射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旨在实现高速星地量子通信并连接地面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初步构建我国的广域量子通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