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处化解矛盾纠纷交流材料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矛盾纠纷联动化解层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下发后,为有效缓解派出所值勤处警工作压力,进一步和谐警民关系,派出所按照《市矛盾纠纷联动化解层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要求,结合辖区治安实际,于年7月专门成立“1+1+x”模式调处室,探索推行“1+1+x”调处法,专门负责行政调解工作。2个多月来,调处室共受理矛盾纠纷24起,化解矛盾纠纷24起,调处成功率达100%,避免了一批“民转刑”案件的发生,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一、定位“准”。街办是市政治文化中心,经贸活跃,人口集中,交通便利,治安情况历来复杂。辖区面积56平方公里,下辖5个社区居委会,10个行政村,300余家行政企事业单位,行业场所近400余家,流动人口近6万人。派出所现有民警28人,年接处警3200余起,每天接警处警,案件查处应接不暇,对频发的田界、宅基地、邻里纠纷,利益矛盾而发生的斗殴事件,往往一连几次调解都不能解决。这类矛盾纠纷案件被民警戏称为扯不断,嚼不烂“牛皮筋”,牵扯民警大量的精力,警力安排更是捉襟见肘,民警们一接手此类案件便是心有余悸。《办法》下发后,派出所根据市局部署,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决定整合综治、司法、土地、民政、社区等调解力量,形成联调机制,成立“1+1+x”模式调处室,让“大调解”机制延伸到基层实体单位,专门调处“牛皮筋”,既化解矛盾、定纷止争,又节约警力、提高效率。为此,派出所聘请1名政法战线退休的老同志进驻矛盾纠纷调处室,采取“1+1+x”模式,即1名责任民警牵头、1名专职调解员主持、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双方当事人参与调解模式,“1+1+x”调解模式运行以来,有效地缓解了民警“调处难”的压力,让基层民警从繁琐的纠纷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治安防控及社区警务之中。调处室的运行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鲁平华多次到调处室调研,对调处室寄于厚望,市公安局对调处室运行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局长田益群也多次深入指导。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站位“高”。化解矛盾纠纷,排除不稳定因素,是一项琐碎、繁杂的事情,不仅要有真心,还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同时还要站在全市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化解矛盾,如果处理得不好,双方都不满意,矛盾纠纷得不到解决,有的甚至导致民事案件转变为刑事案件的恶果,造成长期到北京、xx市上诉,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年9月,王某因车祸死亡,妻子彭某和儿子相依为命。年7月,经人介绍,外地农民熊某欲到彭家落户。78岁的父亲王某不满这桩婚姻,认为熊某来家上门做女婿是来掠取其儿子、孙子的财产。7月28日晚,王某到媳妇彭某家与熊某发生争吵,后称熊某打他而报警,派出所民警出面调查,熊及邻居多人证实没有打,为了缓和矛盾,经数次工作,熊拿出500元作为赔偿费给王某,双方签订协议。事过几天,王某反悔,要赔偿5万元,派出所民警上门做工作十多次无效,随后王某先后到北京、武汉、宜昌等地上访,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在认真研究分析王某反复上访理由原因后得出结论:王某主要是害怕其儿子留下财产被熊继承,孙子得不到遗产(死亡获得赔偿金45万元及住房)。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后,于年8月4日上午由综治办牵头组织派出所、司法所、社区和村书记、治保主任等单位人员参加的联合调解组,来到村委会,并请来王某的亲人一起共同做工作。调处中,通过做其媳妇彭某的思想工作,彭同意将全部财产变更至王金龙的儿子名下,王某再无话可说,心满意足的表示不再上访,并再次签订了协议。
四、方法“活”。矛盾的产生,总有主要矛盾方面和滋生的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抓住了,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调解矛盾中,调处室民警
及调解员根据矛盾纠纷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调解方法,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7月20日下午,70多岁的老妇余某被邻居中年妇女周某上门殴打,后两家人及亲属参与殴打,事态有进一步激化的迹象。为防止“民转刑”案件发生,鉴于周某家人尚不知情,民警及调解员在一起分析研究原由后,将老人的亲属请到调处室,指出矛盾产生的根源,并晓以利害,其家人同意调解,使矛盾得以化解。在调解中,调解地点的选择至关重要。为了方便群众,调解地点有时定在村委会,有时定在调处室,有时选在厂矿企业,灵活选择,有利于消除双方的对立情绪。7月11日,某企业职工李某上班时,被丈夫前妻王某殴打,造成极坏影响。民警接警调查得知,这件事的起因是因为其丈夫与前妻王某所生的女儿长期得不到经济支付,丈夫不履行合同等诸多原因引起,民警决定调解处理。为了方便群众并挽回影响,他们将调处室迁到企业安保部办公室,在经过调解后,王某承认打人不对,并当面向李某赔礼道歉,双方签下协议,一起纠纷终于得到了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