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按照省委、市委要求,针对中央对全省2016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情况通报中指出的问题,对照我市脱贫攻坚整改问题清单,我本人通过积极自查自纠和调研分析,认真查找了自己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深刻反思,剖析根源,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整改措施。现将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一厢情愿,求成心切,有急于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年11月到**区工作以来,面对年底全区实现整体脱贫的目标任务,以主观愿望出发,客观上抢速度、叠加政策,在脱贫时限上比拼竞赛,在脱贫成果显著的表象之下,埋下了隐患和问题。比如,全区登记在册的贫困人口5205户11174人,更多关注2016年建档立卡的2108户4996人,而对2015年已经退出的贫困户重视不够,巩固提升措施不力。
二是站位不高,用力不足,没有作为第一工程去抓。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真正把脱贫攻坚这个最大的政治、最硬的任务、最重的责任扛在肩上,作为县区主要领导示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好,压力传导不够。日常工作中,对脱贫攻坚安排部署的多,督促落实的少;
听取部门乡镇汇报多,深入一线解剖麻雀少;
注重抓短期脱贫项目,忽视抓长效致富产业。到区上工作半年多来,还有部分贫困村没有去过。
三是研究不深,理解不透,政策把握运用出现偏差。对上级精准脱贫的方针、要求、意图掌握的不深不透,似懂非懂,执行起来出现偏差。比如财政专项资金滞留时间长,区本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同比负增长,将低保金作为脱贫收入;
把贫困户尚未入住保障房就等同于有安全住房,导致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入住率较低;
特别是全区纳入政府兜底范围的贫困人口达到了888户1745人,兜底比例接近35%,明显偏高,未能向省市对标看齐。自己首先没有把政策搞清楚,接下来群众说不清、道不明也就在所难免。
四是惯性思维,较真不足,工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自认为**区经济基础较好,产业覆盖面较大,贫困人口占全区总人口比重较低,脱贫攻坚的任务不重、难度不大,没有集中精力、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抓落实,部分基层干部存在感情不深、识别不细、措施不准、退出不实等问题,贫困村经济组织建设薄弱。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二是坚决用最优的政策精准发展长效产业,确保稳定致富。因人因户精准施策,制定出台贫困户特色产业发展和实施办法,加大扶贫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全面整合涉农资金项目,区财政再投入300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进一步增强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后劲和造血功能。通过推进农村三权分置、开发公益性岗位、发展乡村旅游和扶持贫困户发展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多种途径,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三是坚决用最强的力量精准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压实责任。坚持区级领导带头包抓示范,强化各级包扶领导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监督管理,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施长效产业全覆盖、市区包扶干部双叠加、驻村工作队蹲点抓,坚持扶产业、扶就业、扶一技之长,打牢稳定脱贫致富的根基。对无劳动力的贫困户坚决兜牢社会保障底线,并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统筹财政、民政、卫生、教育等资金,出台因病因学致贫、返贫帮扶政策,优先实施非搬迁贫困户就地就近安置,决不让一户贫困户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住在危房里。
四是坚决用最硬的措施精准考核脱贫成效,确保严格奖惩。坚持月通报、季讲评、督察约谈、观摩评议制度,不定期组织纪检、督查、扶贫等部门单位进村入户暗访督查、考核问责,重点检查整改措施、包扶责任、帮扶措施、扶贫资金是否落实到位。结合三项机制落实,对脱贫攻坚履职不尽责、措施不力、作风不实等问题从严问责,对脱贫成效不明显的单位坚决执行一票否决,全力以赴提高扶贫质量和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