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金融扶贫工作机制 促进贫困农户精准脱贫

竹溪地处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现尚有重点贫困村73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036户111031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35%。2014年以来,我县针对全县农村贫困范围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等现状,立足实际,科学谋划,积极开展金融扶贫创新工作,现已建立了“政府引导、银行参与、农户贷款、政府贴息、保险保障”的金融扶贫机制,较好的解决了贫困群众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瓶颈问题,成效明显。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政府基金拉动,着力解决农户“贷不到”的问题

2014年以来,我们立足县情实际,积极用活用足政策,组织县邮储银行、农商行、建行、农行4家银行降低信贷门槛,创新开发推出了扶贫贷、助农贷、互惠贷、助保贷、绿满园、富路通、小额农贷、农户小额贷、致富牵手贷等9个金融产品,针对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贫困户等不同扶贫主体量身定制,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资金需求。针对贫困户贷款无抵押、无担保的难题,政府统筹安排本级财政预算资金3000万元,整合其他资金1亿元,作为扶贫贷款风险基金,银行分别按贫困户和合作社1:

5、企业1:10的放大倍数发放扶贫贷款,较好的缓解了农户“贷不到”的难题。仅今年以来,全县已发放金融扶贫贷款5.21亿元,其中:发放贫困户扶贫小额贷款1.62亿元,惠及3079户贫困户;156家合作社、大户贷款1.04亿元;38家龙头企业贷款2.55亿元。

二、财政贴息助力,着力解决农户“贷不起”的问题

在认真落实国家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的同时,我县把财政扶贫资金转变为扶贫贷款贴息、担保资金和风险补偿资金,2015年以来,全县累计统筹下拨扶贫资金12380万元,主要用于贫困户产业奖补和小额贷款贴息。对贫困户扶贫贷款,额度每户不超过10万元,实行全额贴息,最长贴息年限为3年;对产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扶贫贷款,每家额度不超过50万元,对年带动贫困户脱贫达到10户以上的,给予全额贴息;对县域龙头企业,带动1户贫困户脱贫,奖励贴息资金1000元,带动1个村集体经济达到5万元以上,奖励贴息资金5000元。近年来,通过财政贴息的扶持,全县已涌现出一批像蒋家堰镇敖勇、彭寿高,中峰镇陈卓等创业成功人士,返乡流转土地,带动农户发展核桃、药材、苗木花卉、养殖等致富产业,务工农民人均增收达5000元以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财政扶贫资金的“杠杆”作用。

三、政银联手共担,着力解决银行“不愿贷”的问题

实行政府、银行、保险联动合作,充分调动农户申贷和银行放贷的积极性。设立扶贫贷款风险基金,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积极探索建立以保险促信用、以信用促融资的保险体系,充分发挥保险业的保障作用和增信优势,努力为银行贷款提供“双保险”。2016年3月25日,在全市金融扶贫现场会上,本着友好协商、相互支持、积极探索、互惠共赢的原则,县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与人寿保险、太保财险、人保财险、中联财险、平安财险共5家市级保险公司,签订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凡有利于贫困对象增收致富、有利于贫困对象减轻医疗成本、有利于降低贫困户产业发展风险的保险项目均纳入合作范畴。根据协议约定的合作内容,各保险公司共向指挥部报送拟参与精准扶贫的保险产品29个,按照竞争择优的原则,初步确定了10个保险产品,涉及医疗保险、财产保险、种养殖保险、价格指数险、政银保五大领域。保险参与精准扶贫,极大的提高了贫困群众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也打消了银行担心贫困户发展产业风险大,不原放贷的思想顾虑。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六、健全服务网络,打通金融扶贫“最后一公里”

为实现好金融资源与建档立卡贫困的精准对接,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县政府制发了《关于在贫困村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建设实施方案》,按照“一村一站”的目标,为重点贫困村建立“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站内工作人员主要由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主办行信贷员、群众代表、党员代表和贫困户代表组成,设常驻办公人员1名。工作站主要负责协助金融机构针对贫困户开展评级授信和金融服务档案建档工作,协助做好贷前调查、贷中管理和贷后催收工作,配合做好金融政策的宣传和信用环境的建设。截止目前,县人行已为41个重点贫困村“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授牌,预计10月底,将全面完成73个重点村的金融扶贫工作站建设任务。

竹溪县金融扶贫工作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我们深知与精准脱贫、与群众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今后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创新金融产品,不断完善产品设计,探索推出更加适合贫困户需求的信贷产品,为贫困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金融扶贫对于产业发展的强大助推作用,确保如期实现整体脱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