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招商引资总体意见
2012年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站到更高的起点实现跨越发展的开局之年,更是我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巩固成果、提升质量、实现新突破的关键一年。现对2012年全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提出安排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省九次党代会、全省对外开放大会和市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意见》,强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以招商选资、承接产业转移和与央企、国内外500强开展战略合作为重点,以集群招商和引进重大项目、龙头企业为抓手,抢抓机遇,培育载体,优化环境,完善机制,凝聚合力,着力提升招商引资水平,拓宽开放领域,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二、目标任务
2012年,全市引进市外资金353亿元,较上年计划增长40%,其中省外资金314亿元,较上年计划增长47.4%;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6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实际利用外资3.6584亿美元,较上年实际完成增长56%。外贸进出口3.22亿美元,较上年实际完成增长16%;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5781万美元,较上年实际完成增长15%,营业额完成5003万美元,较上年实际完成增长15%;外派劳务人员2271人,较上年实际完成增长15%,对外直接投资350万美元。
三、重点工作
(一)贯彻落实全省对外开放大会精神,继续深入推进大招商活动,实现招商引资新跨越
继续坚持把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快速崛起的关键举措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深入落实招商引资工作党政“一把手”工程和“二分之一”工作法,深化认识,拓宽视野,抢抓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强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持续快速推进大招商活动,着力提升开放水平,拓宽开放领域,牢固树立“大招商促进大开放,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理念,建立和完善党政齐抓、部门协作、各级联动、要素倾斜、全社会参与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体制,再掀对外开放新高潮。强力打造“八个载体”,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在全市大招商活动中的主阵地作用,着力培育特色园区,大力承接境内外重大招商项目;加快新区发展,集合使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各类优惠政策,大力承接发展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中原经济区最具活力的开放区域。紧盯“五个区域”,瞄准珠三角、闽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港澳台五个地区进行重点招商;搭建“四个平台”,即招商引资政策支持平台、服务保障平台、信息引导平台和融资保障平台;破解“四个瓶颈”,努力破解土地、用工、融资和环境四大制约项目落地的瓶颈;力求“三大突破”,与央企合作实现新突破,与国内外500强企业合作实现新突破,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实现新突破;实现“八个目标”,全市新谋划100个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100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100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每个县区至少引进一个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和一个大型外贸出口型企业、八个产业集聚区重点引进培育2-3个产业集群;开发区和五县围绕各自主导产业至少引进一个5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市内五区围绕旧城改造、文化、旅游和城镇化发展至少引进一个3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
(二)突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打造特色产业基地
要重点围绕高成长性产业的培育、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三个方面做文章,着力引进培育一批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突出抓好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食品、纺织服装、光伏、木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十大产业集群发展,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坚持龙头带动、市场带动、配套带动、技术带动,大力引进龙头型、基地型企业,吸引配套企业和关联企业集群发展,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以产业链整合提升为重点,逐行业论证梳理,绘制产业链图谱,针对薄弱环节和产业链缺失开展招商,补齐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环节,完善配套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以中国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为依托,加大文化旅游产业招商,打造具有风格、特色、气派的国际文化旅游基地;以奇瑞汽车和海马汽车零部件项目为依托,完善产业链,引进研发、检测和贸易中心项目,打造中原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以河南煤化、中平能化、晋煤集团为依托,打造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以河南煤化大空分和重装为依托,建设现代装备制造基地;以龙宇化工聚甲醛和光气产业园为依托,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以富士康配套产业为依托,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盛世中原家具产业园为依托,打造中部地区家具产业基地;以新大新材和东磁太阳能切片项目为依托,打造光伏产业基地;以禾丰、大用、雏鹰和汇源等项目为依托,打造中部食品和现代农牧产业化基地;以香港宏安、南京雨润农副产品物流和华中金属物流项目为依托,打造中原现代物流基地;以福甬纺织、银基服装、银海棉业和宏达纺织等为依托,打造中部纺织服装工业基地;以豫沪电动车产业园为依托,打造电动车产业基地等。
(三)突出招大引强
要紧紧围绕市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打好五大攻坚战”的战略目标,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完善全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库。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加强对其产业布局、投资趋向分析,充实重要客商资源库和知名企业信息库。建立完善重点客商跟踪制度,选择有投资意向的大企业、大集团进行重点联系、重点推介、重点跟踪,争取再引进一批标志性龙头企业。分专题组织与央企深度对接,推动实施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中国中材集团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等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密切与已落地企业的联系,大力开展以商招商,推进在更大规模和更广范围的战略合作,放大二次招商效应。力争2012年再引进3家以上世界500强企业,5家以上国内500强企业和3-5个央企合作项目。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一是打好境外承包工程业务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推进全市有资质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积极承揽技术含量高、能带动我市设备和技术出口的大型工程项目;鼓励外经贸企业按市场化运作模式,联合参与国际项目的竞标,并在深度开拓非洲、中东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欧洲、北美及南美、中亚等发达国家市场和新兴国家市场。二是打好农业资源技术输出优势牌,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充分发挥我市农业的比较优势,鼓励建设境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带动全市农业技术、农药、种子、农机等涉农产品的出口。以此为契机,抢抓国家支持建设援外农业示范中心的机遇,积极帮助企业申请承建国家级农业示范中心。鼓励有能力的优势农业企业到境外购地、租地、兴办农场、开展农业种植、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开展农产品加工贸易,重点抓好中赞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在赞比亚的农业投资项目。三是打好资源合作开发牌,加快推进企业优势转化深度和广度。鼓励企业在境外铁矿、铝工矿、铝锌矿、木材等资源和能源短缺领域进行联合开发,鼓励资源性、高耗能制造业生产环节向境外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转移,选择重点国家和地区进行资源开发。鼓励企业通过“以工程换资源”、“以项目换资源”等多种方式开展合作。重点抓好天源工业气体有限公司在南非投资合作开发铁矿项目,将资金优势、技术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四是打好“重点外经企业培育工程”牌,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组织我市有能力并且有对外投资意向的企业到省内优秀海外工程项目现场学习借鉴经验,并精选我市工业、建筑、农业等行业,特别是民营重点企业进行重点培育,积极壮大我市“走出去”队伍规模。五是打好劳务资源牌,努力开拓外派劳务国际市场。积极申报《省级外派劳务基地》和《省级外派劳务培训基地》,拓宽沟通外派劳务渠道,规范和整顿我市外派劳务市场秩序,对全市外派劳务人员实施定点招收、定点培训、定点管理机制,夯实基础,做大做强外派劳务队伍。
(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继续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集中整顿行动。针对投资者普遍反应的影响我市声誉和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集中精力、下大力气解决好,努力营造整洁、文明、和谐和尊商、安商、亲商的开放氛围,让外来投资者安心、舒心、放心发展,形成“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来一批”的“联动效应”。二是深化“涉企收费一费制”和“项目代理制”等服务措施,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压缩收费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增强客商的投资信心。对全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有关部门要提前介入,根据实际情况搞好政策咨询、沟通协调,可以实行先办理后完善的特别流程,提高工作效能,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三是建立完善外商权益保护长效机制。将市外客商来汴投资发生的投诉案件全部纳入受理范围,全面实行外商投诉处理领导对口协调制、案件分级负责制、案件进展情况定期通报制、外商投诉处理工作联系点制度等工作制度,使外商投诉权益保护工作更加规范有序。设立市、县两级外来客商投诉举报咨询服务电话并对外公布,将12312商务举报投诉电话受理范围扩展到外来客商投诉咨询服务领域,接受在汴投资客商的有关投诉并提供咨询服务,做好外来客商投诉咨询事项的登记、转交和办理工作,做到有投必受,有受必理,有理必果,有果必复,增强客商投诉处理和提供咨询服务的及时性、有效性。加大投诉案件处理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要对本县区、本单位投资环境建设负总责,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发展开放型经济和推进大招商活动的一件大事来抓,对重大投诉案件直接过问,亲自处理,强力推进,限期解决,提高政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