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化资源,发挥生态优势,打造淮北旅游城市
淮北市烈山区王光才
一、淮北市文化旅游资源基本概况
淮北市是全国重要的资源型城市,也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城市,1960年建市,因煤而建,伴煤发展。截至2017年年底,辖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和濉溪县,拥有7个省级开发区,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25.4万人。工业化率50.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5.1%。
区位优势交通便利,地处苏豫皖三省交界,是安徽省北大门,中原经济区重要成员,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距徐州观音机场90公里,距连云港260公里,是安徽省距出海口最近的城市。6条国道、省道以及连霍、京福、泗许、济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环城四方。符夹、青芦、青阜铁路东接京沪、北连陇海、西通京九。淮萧客车联络线工程2017年12月28正式开通,2小时通达合肥、南京、济南、郑州,3小时可达上海、杭州,3小时30分可达北京。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淮北有公元前7000年左右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山孜,是炎帝部落族民生活地,有“淮北烈山,炎帝故里”之称。“大禹治水,烈火焚泽”。公元前4000年,上古五帝之一颛顼就在淮北市市府所在地相山建城;公元前21世纪,商场十一世祖相土建都相山,公元前589年9月,春秋时代宋国共公(瑕)迁都相城,历时90年。以后,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此设郡置县。古称沛郡、相邑、沛国相县,所以相山、相城由此得名。淮北文物古迹、历史遗存较多,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临涣古城、濉溪石板街,古韵犹存;老濉河流淌千年不竭。有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化家湖遗址、青龙寺、烈山窑遗址、赵氏宗祠、榴园明清石榴园及乡土建筑、赵集二级扬水站,还有竹邑、定陶、诸阳古县城遗址,有古井、古树、古民居、古建筑,古碑、古墓、古遗址等历史文化。淮北自古人杰地灵、人文荟萃,著名的历史人物有春秋时期秦国大夫右相蹇叔,齐国司农大夫宁戚,宋国大夫华元,孔子七十二弟子颛孙子张,战国时期赵国功名身退、隐居廻龙山老毛洞的毛遂,两汉之交的哲学家、经学家桓橝,二十四孝子之一蔡顺,三国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刘玲,《梅花三弄》的笛谱作家、东晋音乐家恒伊。现代雕塑大师、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者刘开渠。
地方土特产富有特色,如濉溪口子酒、老城辣汤,临涣包瓜、棒棒茶、培乳肉、马蹄烧饼,南平香肚,双堆面鱼,百善硬面大卷,塔山石榴、和村苹果、黄英灵枣、龙脊地锅鸡合饼、山野茶、中草药,南湖、华家湖鱼虾等。
红色文化精彩独特,有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临涣文昌宫、双堆集烈士陵园淮海英雄纪念碑、草庙孜华野指挥部旧址等著名的红色文化遗址,还有赵集二级扬水站、四眼井纪念馆、国家矿山博物馆、淮北煤田第一钻(烈山南湖公园)、第一井(烈山土型)、第一矿(烈山一矿)等。
自然山水生态宜人,截至2018年底,近20万亩石质山披上绿装,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8%,是淮河以北地区为数不多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规划面积300平方公里的主城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有“皖北江南”之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先后打造国家4a景区相山公园、南湖公园、四季榴园,还有东湖、中湖公园、龙脊山森林公园、华家湖景区,风景秀丽。“相山、塔山、龙脊山,山山相连;东湖、南湖、华家湖,湖湖相通”。东湖、中湖、南湖、朔西湖、乾隆湖因采煤塌陷而形成,经土地治理、生态修复后,在城市中心形成一串50平方公里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呈现“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好一幅“皖北江南鱼米乡、绿水青山金流淌”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榴园、全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南山等各具魅力的美丽乡村星罗棋布,田园风情引人入胜。
产业精良基础良好,截至2018年年底,煤炭保有储量47.67亿吨,是全国13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年产原煤2106.27万吨,发电装机容量5350兆瓦,形成煤电、机械制造、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绿色食品等优势传统产业,陶铝新材料、新型煤化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工业总量居全省第一方阵。拥有恒源煤电、华孚色纺、口子酒业、淮北矿业四家上市公司。淮北矿业、皖北煤电在2018中国企业500强中列第276、465位。信息咨询、法律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5.2亿元,同比增长3.6%;财政收入128.9亿元,同比增长19.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2%;物价基本稳定,实现充分就业。
社会文明和谐有序。20载持之以恒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截至2018年年底,149位市民获评“中国好人”,人数居全国地级城市第二位,群众安全感指数、幸福感指数保持全省领先。(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还是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市、创建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示范城市等。)
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淮北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形成了“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围绕发展转轨、产业转型、城市转向、动力转换,走创新引领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以陶铝新材料等战略新兴性新兴产业为龙头,整体构建绿金经济引擎、绿金支柱产业,实现高碳资源低碳利用、黑金城市绿金发展,着力建设政治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三位一体”的绿金样板城市,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目前,淮北市已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来培育,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正在打造淮北新的风景名胜旅游区,美化包装提升现有景点景区,包括山场步道、山泉溪流、河塘水库、田林湖草、文物遗址、休闲娱乐、康养度假、城市公园、乡村旅游等,以提升景区景点观赏度和吸引力。
二、淮北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1、全市缺乏旅游规划和旅游发展奖补政策,旅游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市区都没有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也没有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2、旅游基础与服务设施不够完善。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不足,与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评估标准差距较大。
3、旅游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旅游监管与运营主体不明,政府及文旅部门直接管理,“大包大揽”,缺乏专业旅游运营公司。
4、全域旅游创建的主体单位是区政府各部门和镇办村居,但政府各部门主体职责不分,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沟通协调不足,各自职责任务不能落实,文化旅游部门单独协调力度不够。
5、公共交通严重不足。旅游专线仅有淮北至榴园一线,三区一县各景区之间没有循环公交车,更没有旅游专线公交,游客到各景区景点出行不便。
6、各景区严重缺乏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基层干部依赖性较强,缺乏旅游商品的创新开发,“一村一品”没有开发目标。
7、土地性质与属性是旅游发展的瓶颈,全市没有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优惠政策,特别是支持农业生态园和农家乐建设用地政策不明,红线与绿灯不分,严重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从旅游出行(停车)、住宿、餐饮、游览、娱乐、购物等六大要素,分析我区全域旅游创建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瓶颈限制等问题,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出行问题。通景公路标识标牌缺乏,景区道路狭窄拥堵,停车场不足使用,而且分布不均,布局不合理,如进入四季榴园景区塔山路较窄,节假日出行堵塞,旅游专线通车时间段较长,市民游客出行不便,旅游大巴车也很难通行。县区之间、镇村之间以及景区与景点之间没有公交车和旅游专线通行,影响市民游客休闲观光旅游。同时,旅游景区服务中心、景点咨询站等服务设施不健全、不完善。
二、除相山区外,乡村民宿旅社缺乏,景区内游客没有住宿歇息的地方。
三、景区餐饮饭店缺少,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如四季榴园石榴博物馆、和村、黄营、赵集、秦楼等乡村旅游,留不住游客在景区吃住。
四、除相山公园外,大多景区景点缺乏游乐设施和其他服务项目,没有如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等区别于外地的特色旅游。
五、景区文化娱乐、趣味活动、民俗特色一一缺乏。
六、旅游商品特别是土特产单一,缺乏购物广场。小摊商贩沿路乱摆,存在脏、乱、差现象。
三、淮北市文化旅游发展主要途径
1、继续挖掘文化资源,开发旅游新要素。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淮北市应成立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淮北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制定创建工作推进计划,明确创建工作任务,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进行培育。三区一县都要成立相应组织,制定相应旅游发展规划。市、县、区、镇及各景区都要设立旅游服务中心,设置景区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设立由公安、旅游、环境、市场(工商、物价)食药、医保等单位参与的综合执法服务队伍。制定淮北市旅游发展规划及优惠政策,推动全市旅游产业大发展。
10、设立专项资金,确保财力保障。
市、县、区都要设立文化旅游发展专项基金,制定年度财政预算,列入年度目标考核,确保财力保障。积极申报中央、省级预算项目资金,制定本地区文化旅游发展奖励资金等优惠扶持政策,促进全市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真正培育成为淮北市的又一个经济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