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关于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自治区有关部署要求,聚焦“闯新路、进前列”,通过“三建、三抓”,全力打造“暖城·五心”品牌,努力以环境之“优”,夯实经济之“稳”,推动发展之“进”。连续3年在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中排名第一,获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2022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中国投资环境质量十佳城市”、“2023中国高质量发展十大标杆城市”等荣誉。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机构、建体系、建平台,坚持高标定位,抓实抓牢“一号工程”

一是建立专职工作机构。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来抓,成立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组长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率先在全区成立市经济合作服务中心,作为抓营商环境的政府直属正处级单位,负责政策研究、综合协调、业务指导、调度考核等工作,切实强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建立系统评价体系。20**年以来,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参照上海、深圳、苏州等一流城市典型做法,先后编制优化营商环境4版工作方案,制定推行《市对标先进建设最优营商环境行动方案(500条)》、《市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300条)》等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深入实施极简审批、极优服务、极准监管、极惠扶持,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三是建立精准调度平台。在全区率先上线运行“营商环境工作任务调度平台”,将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全部纳入平台数字化、清单式调度,通过平台进行任务催办、审核编辑、数据统计、分析报告、问题汇总,工作进展情况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实时公布,便于市场主体查询、监督并提出改进建议,有效推动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质量、效率双提升。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稳主体、激活力、促发展,聚焦高效落实,打响打亮“五心品牌”

一是政策最贴心。把强化政策支持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先手棋”,率先在全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立法工作,针对性出台《市政务服务条例》、《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紧盯市场主体需求,出台支持现代煤化工、氢能、现代农牧业等产业集群发展若干政策、促进消费系列政策及《市十项金融赋能行动方案(2022—2024年)》,启动建设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上半年全市市场主体突破30万户。二是办事最省心。建成市政务数据协同审批管理平台,全力推动“一件事”实行“一表申请”、“一套材料”办理改革,将涉及多部门的923个事项优化整合为298个“一件事”,办理时间压缩87%,精简材料和办理环节超45%。创建全区首个“无证明城市”试点,289项证明材料事项、510项证明材料分批次实现无证明材料免提交,加快推进“减证便民”向“无证便民”转变。三是投资最安心。开发建设全区首个融资对接线上服务平台“市中小微企业信用平台”,举办“金融助企纾困”等线上线下政金企对接活动,签订授信协议883.7亿元,向产业链核心企业发放贷款65.5亿元。优化涉企案件办理,开设“涉企案件绿色直通”窗口,推行“一次受理、一窗通办、一次办好”诉讼服务模式和“快速”审执工作模式,2022年以来,涉企案件平均审理时间缩短27.8天。规范行政执法监督,将399户“三新企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轻微违法行为依规免予行政处罚。四是服务最暖心。深化重大项目上门服务、手续集中联审,在全区首创“标准地+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模式,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压缩至1个月,有力支撑重大项目建设,上半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速全区双第一。组建“您有事、我来帮”蓝马甲政务服务先锋队,为企业群众提供免费帮办代办服务,今年累计为260个新建投资项目,提供了1022项审批事项的帮办代办服务,促进项目投资478.8亿元。率先在全区推行“远程异地评标”,强化地域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已为3800多个标段、8.4万多家市场主体节约交易成本3.3亿元。五是生活最舒心。加大对企业和企业家的表彰奖励和人文关怀,突出做好引进企业随迁家属就业、入学、就医等生活保障,落实好住房等优惠政策。出台“人才新政30条”、“科技新政30条”,在人才评价、团队资助、引进培养、载体建设等方面印发实施15项配套办法,建成投用西北地区最大的人才科创中心,启动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2023年全市财政预算安排人才科技支出11.16亿元,同比增长近一倍。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办好两件大事,聚焦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群众有感,加快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为自治区“闯新路、进中游”积极贡献我市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