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

近年来,监狱劳教所在抓民警队伍建设工作方面非常重视,措施有力,保障到位,效果显著,确保了监狱劳教工作的良好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从事劳教工作的人民警察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无论是当前还是今后,提高劳教人民警察队伍综合素质、增强其履行岗位职责能力,永远是劳教工作人民警察队伍建设永恒的主题和不懈的追求。本文着眼于劳教系统人才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浅谈提高劳教人民警察队伍综合素质,加强劳教工作民警履行岗位职责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劳教所人才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劳教工作实现新发展新跨越根本保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劳教工作面临着迫切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改革、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去不断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一大批具有开阔的视野、现代的理念、丰厚的知识和技术、忠于党的劳教事业的各级各类人才。“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民警队伍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劳教所的人才队伍建设同样也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才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注重人才为劳教工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全面发挥,注重劳教所人才队伍建设与劳教工作发展大局的和谐统一,实现劳教所人才队伍建设和劳教工作的整体推进。民警要不断

增强职责感、紧迫感和忧患意识,自觉地将加强履行岗位职责能力建设作为一种职责和义务贯穿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始终,要采取有力措施,付诸实际行动,在精神面貌上要有新气象,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要有新作为,在工作绩效上要有新起点,不断提高执法管理能力。

近年来,劳教系统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下,打破以往相对封闭、缺乏竞争的局面,逐步探索完善干警队伍的人才资源优化配置,这个变化是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的,也是创办劳教特色的必然选择。劳教工作是以人为对象物的工作,它是劳动教养工作主体即劳教工作人民警察借用一定的媒介,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对劳教人员施加一定影响,促使其思想转变的过程。施加的这种影响的有效性取决于三个因素的内容:劳动教养工作主体,即劳教工作人民警察;劳动教养工作的客体,也就是对象,即劳动教养人员;以及管理、教育、生产等设施和各项规章制度等媒介物。三者中,劳教工作人民警察是最有能动性、处于主动地位的因素,是实现劳教工作目标的有力推动者。因此,合理配置人才资源至关重要。

一、当前劳教工作人民警察在履行岗位职责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责任心还不够到位。

1.少数劳教工作民警职责意识还不够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出工不出力,混日子思想严重。这些民警总是抱着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不良思想和无所谓态度,认为只要不出问题就万事大吉。因此在上班“磨洋工”,出工不出力,在岗在位但是没有尽职;二是过分关

心个人利益,工作不积极、不主动,敷衍了事。在现行经济运行体制下,一些民警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只计较个人的得失,对目前给予的政治待遇和经济收入不满足,对领导布置的工作摆困难,推责任,不落实或是任意降低标准,敷衍应付;三是过分强调权利,忽视履行义务。个别民警在处理问题时,一遇到棘手不好处理的问题时,就把问题拖延或是把矛盾上交给领导;四是不重视业务学习,缺乏专业技能。认为政治学习是空谈,业务学习太简单,但一干起活来就手足无措。还有一些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只注重管得住、跑不了,一遇到一些管理上和生产上业务方面的问题有的还求教于劳教人员,造成管理上的被动;五是不按规章制度办事,原则性不强。部分民警在工作中盲目的追求创新和灵活,只顾自己的一套,而不顾大局,一听到严格执法就动手动脚,一听到文明执法就缩手缩脚,不但没有管好反而添乱;六是表里不一,作风不实。存在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只做表面文章或者光说不做,一有问题就推卸责任,实际工作能力差,群众意见大。

2.履行职责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别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不主动与同事协调配合,个人英雄主义思想严重,只顾自己表现,处理问题独断专行,有的甚至促使了劳教人员矛盾激化,埋下了场所安全隐患;二是个别新参加工作的新民警未能及时进入角色,在执法过程中由于业务不精,不懂管理,因此就未能完全做到按规程操作,在处理劳教管理实际问题上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二、对劳教工作民警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不够好的原因分析

1、是工作条件艰苦,缺乏激励机制,挫伤了工作积极性。劳教人民警察从事的是一种特殊职业,每天面对的是数十上百个失足劳教人员,既要管理教育上不出问题,又要把生产效益搞上去,工作难度很大。加之经常性上夜班,导致生活规律失常,生物钟混乱。年复一年的枯燥无味工作,导致了劳教工作人民警察的工作热情逐步下降。

2、是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业务不精。劳教人民警察队伍的组成人员以老一辈劳教警察子女顶班或者转干为主,近年来才有部分复员转业军人和从高等院校招录的毕业生。由于所掌握知识水平和所学专业知识不同,导致民警队伍中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部队复员转业军人的作风纪律较好,但是接受新的管理方法和技巧的能力相对迟滞,在管理过程中过分注重命令和权威,缺乏做思想教育工作耐心和信心;系统干部子弟由于耳闻目染,受家庭的影响,参加工作后大都有较强的监所工作适应能力,也有较好的管理经验,但是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总体不高,知识结构单一,面对日新月异的管理形势变化的时候有的还是难以从容应付;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的院校毕业生,他们大多数文化水平较高,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较强,但由于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不足,学历与实际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之间存在差距。

3、是改造主观世界的主动性不强,安于现状。部分劳教人民警察对加强自身履行岗位职责能力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认识不够,在思想上循入了误区,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总是自我感觉良好,片面地认为自己的能力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甚至比身边的同事都要强,能完全适应工作的需要,而缺乏学习,在场所形式的转变进步中后退。工作上安于现状,缺乏主观能动性,只图完成领导按排的任务了事,工作处于被动状态。还有的认为自己不出问题就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些错误的认识直接导致他们忽视和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以致加强履行岗位职责能力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履行岗位职责能力始终得不到进一步提高。

4、是缺乏系统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江泽民同志1998年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指出:“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原因不尽相同,但不重视学习,头脑里缺乏甚至没有马克思主义是共同的。”劳教人民警察没有充分认识到理论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没有充分认识到理论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决定着自身履行岗位职责工作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工作的效果,不学习理论就不具备敏锐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势必思想空虚,精神贫乏,是非不辨,方向不明,能力不强。由于缺乏这样的认识,理论学习和业务钻研的主动性必然大打折扣,理论学习和业务钻研的紧迫感也就树立不起来,常常以工作忙、应酬多为由挤占学习时间,并以此来原谅自己,满足于被动学习。而有一些人认为理论学习都是空谈,是形式主义,是没有实质的东西,

每次组织学习都是找理由找借口,要么就是以应付的形式,马虎了事。

5、是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工作方法。部分干警虽然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在实际中也确确实实把学习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抓,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由于学习不得要领,不善于在掌握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工夫,不善于在学习中理论联系工作实际,对新形势下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细致的思考,以致最后演变为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工作而工作,所学的知识不能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成为“纸上谈兵”的英雄。

三、提高劳教人民警察队伍综合素质,加强劳教工作民警履行岗位职责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劳教系统人才的智慧和才能,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到人才资源开发上来,把培养、吸引、用好干警人才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树立“天下人才天下用,天下人才为我用”的用人观。

(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转变观念,为大力实施劳教所人才战略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近年来,劳教所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不快,原因固然有多方面,但思想观念的束缚和不解放是重要原因之一。要加快劳教所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必须首先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理念,

破除思想障碍,为大力实施劳教所人才战略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劳教工作和加强劳教所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要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三种观念:

1、是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第一优势的观念。人才为政事之本,也是劳教工作之本。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在劳教所发展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只有掌握和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才会赢得劳教工作发展的主动权。因此,要把人才资源的开发放在民警队伍建设工作的首位,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科学、有效地做好人才的吸引、培养工作,优化劳教所人才的配置和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资源在劳教工作中的能动作用,不断完善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

2、是树立人才发展适应劳教工作发展的观念。人才队伍建设应当服务于劳教工作改革发展的需要。要根据劳教工作改革发展的任务和进程,确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和措施,把人才队伍建设与劳教工作中心任务和主要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人才战略纳入劳教工作发展的总体目标规划的优先位置去谋划、去部署、去实施,确保劳教工作改革发展的人才需要。

3、是树立各层各类人才全面协调发展的观念。在人才层次上,要重点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各级领导人才,以此来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在专业类别上,要大力培养一大批“管理型、教育型、心理

矫治型”专业人才,以适应民警队伍岗位分类建设的要求,同时,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加强生产经营、财务管理、计算机应用、卫生、理论研究、法律服务等方面专业人才,努力促进各层各类人才全面协调发展。

(二)、逐步完善人才服务机制,深化人事管理,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

人才队伍建设的活力取决于体制和机制。健全完善的机制对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要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深化人事管理,积极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积极营造人才受到充分尊重,人才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工作氛围。在人才资源引进上,要不断提高招录公务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队伍现状和工作实际,本着科学、合理、严谨的态度对紧缺人才和招录编制进行预测和规划,逐步加大招录优秀人才的力度,对招录的优秀人才要用其所长、用其所专。要进一步拓宽人才资源引进渠道,根据不同岗位职能的需要,可以采取特招和选调等办法,引进高层次、专业性的人才。要加强系统内、所内的人才资源整合,优化警力资源配置,树立全局一盘棋、全所一盘棋思想,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形成人才竞相流动的生动局面。在人才选拔使用上,要继续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双向选择,进一步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均主义等陈旧观念,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拘一格地选拔、使用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适才适用。

同时,要加强对选拔使用人才的动态管理和过程考核,真正形成“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的良性用人机制。在人才激励政策上,一方面要通过职位奖励、物质奖励等办法提高人才的政治、经济待遇,实行富有吸引力的人才激励政策;另一方面,要把人才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制度中解放出来,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机制,引导人才向第一线集聚,促使更多的“专业型”、“专家型”人才走上领导岗位,充分释放他们的创新潜能。

(三)、推进“学习型劳教所”、“学习型民警队伍”建设,强化教育培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要结合创建“学习型劳教所”、“学习型民警队伍”活动,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将推动民警的学习作为提高人才素质和推进人才战略的重要步骤抓紧抓好。

1、是更新学习观念。在全体民警中大力倡导“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研究型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等全新的学习理念,大力营造学习氛围,活跃学习形式,创新学习手段,提供学习机会,结合工作岗位需要,通过学习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掌握新的知识技能,使民警具备适应劳教工作发展的思维能力、发展能力和实践能力。

2、是通过创建“学习型劳教所”、“学习型民警队伍”活动,推动民警的学习。积极开展争创活动,以开放式的学习资源、团队式的

学习组织、多形式的学习载体为依托,以强有力的学习机制为支撑,组织和激励民警不断开辟知识学习新领域、理论研究新境界。

3、是要通过不断加强教育培训工作,逐步建立符合人才队伍建设的培训机制。建立健全民警教育培训工作组织构架,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培训机构的效能。定期制定教育培训计划,结合工作实际需要灵活调整和充实培训内容。以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推行民警分类分层培训,培训的内容要从以学历教育为主向岗位培训转变,从应急性、临时性教育培训向系统化、专业化教育培训转变,从基础性教育培训为主向职业化、专业化教育培训转变。要继续支持和鼓励在职非劳教管理及相关专业的民警参加监所管理、法律专业自考,提高民警的学历层次和专业化水平。利用社会办学力量,大力开展心理矫治、办公自动化、现代经营管理、领导科学等专业化培训。并通过考察学习、网络教育、挂职锻炼、轮岗交流、考级考证等形式,提高培训实效。抓好民警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教育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强化职业自豪感,积极实施“青年民警素质拓展工程”,通过开展岗位练兵、警体技能比武、管教知识竞赛等方法,提高民警学业务、比技能的积极性,激励民警立足岗位成才。

总之民警队伍建设必须要着重强化“四个机制”,努力为劳教所的执法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保障。强化育警机制,提高民警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强化治警机制,在规范化、制度化上下功夫。强化励警机制,不断激发民警的职业忠。强化律警机制,确

保民警队伍的浩然正气。思想上要实现劳教人民警察从“看守型”向“教师型”的转变,建立一支与创办劳动教养工作特色相适应的专业化人民警察队伍。观念上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着眼于劳动教养工作的长远发展,紧紧围绕矫治劳教人员的需要这一中心,以调整和优化人才配置为主线,加快推动人才资源配置机制建设,营造尊重人才、鼓励人才积极创新的良好氛围,开创人才脱颖而出、充分调动各种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人才工作新局面,促进我国劳教事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第二篇: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

XXXX公司成立不久,在全体员工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但市场环境是随时变化的,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会日益激烈,就其体形式而言,从产品竞争,到技术竞争,到品牌竞争,再到战略竞争,其手段日益向高级化和综合化发展,而最终决定竞争成败的,就是企业的员工,企业员工队伍的建设已经越来越突出地成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和制胜的根本。公司的长远发展,员工至关重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竞争力强的员工队伍,把“员工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做为公司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

如何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成为现代企业家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综观同舟企业员工队伍,其现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XXXX下属50个分公司,地处20个省,地域差异产生了文化差异,各厂有各厂的特点

(二)50个分子公司在人员结构上也不同,既有老厂又有新厂,老厂多为正式员工,受到多年大唐文化的熏陶,而新厂多为外聘员工,思想还没有统一到公司的文化中来

(三)专业的复杂性问题,我们的收入来自市场,我们面对的对象是市场是客户,服务好客户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因此要统一文化,统一行动,统一服务标准

(四)销售环境随时变化,在这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要能生存

-1念、文化、政策、职业道德、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学习;年度培训,可以在员工进入公司一定时间后,进行集中培训;职务阶层培训,主要对不同职务阶层的人、依据职务内容,分别进行培训,以提高其担当职务的能力;职能培训,主要是对公司中不同职能资格的人,依据其职能资格水平,分别进行培训。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形式。队伍的教育培训,要形式多样,紧密结合公司工作的特点,尽可能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成果,真正实现寓教于乐,有声有色,在员工接受培训的过程中,要注意从点滴做起,力戒形式主义。企业也可以利用社会性的专业培训教育机构,为专业的培训提供服务。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一是设置合理的准入门槛。监狱工作的专业性很强,“监狱学因改造对象的复杂性而具有边缘性、交叉性的特点,涉及犯罪学、法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学科”,这就要求招录监狱民警时,设置好准入门槛,把好“进口关”。目前我们在招录监狱民警时,注意了学历起点和专业设置,一般都是大专以上,除了司法类院校、狱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外,还从普通院校法律等专业录用民警,监狱系统民警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优化和提高。但目前在民警招录上还存在误区,主要是有关部门过多地强调了报考对象的学历文凭,对专业的重视仅以法律学科为主,有时考虑监狱企业的需要而招一些机械、水泥等专业的学生,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毕业生在监狱民警队伍中还属于“稀有元素”,因此导致监狱民警的专业知识结构十分单一,很不合理,不适应新形势下监管改造工作的需要,制约了改造质量的提高。在农村监狱,这种现象更为严重。监狱在加强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时候,必须注意克服这一现象,根据各个监狱的不同,合理确定学历层次,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同时拓展专业结构,既要从司法院校中招考民警,也要从师范院校、普通高校和社会在职人员中招考民警,通过来源的广泛性实现监狱民警知识、专业结构的多样性、合理性,为监狱民警专业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建立规范的培训模式。专业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设置合理的准入门槛,也只是为专业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监狱主要应通过对民警的使用、培养,促使民警尽快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而加强对民警的专业培训尤为重要。现代人力资源学认为,对员工最好的奖励就是培训。有关研究也证明,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知识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只强调使用而忽视培训,无疑会加快民警专业知识退化速度,影响工作质量。因此,监狱应把对民警的培训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抓紧抓好。根据监狱工作的特点,可以建立三种培训模式:(1)监狱自身和司法院校相结合、以监狱自身为主的培训模式。监狱应在分析民警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监狱的资源,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做好对民警的培训工作。同时,有关的司法警官院校也应承担在职民警的培训任务。(2)内部外部相结合、以内部为主的培训模式。内部培训的最大好处是机动、灵活,成本低,针对性、实效性强,便于把握。辅之以适当的外部培训,或者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到监狱讲学,可以开阔民警的视野,拓展思维。(3)短期长期相结合、以短期为主的培训模式。监狱工作的特点,尤其是目前警力配置不到位、基层一线警力还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决定了对民警的专业及技能培训只能以短期为主。对民警中有培养前途,或因为岗位需要的可以送出去长期培训。总之,规范化的培训工作应成为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重要的路径取向。

三是努力创设学习型组织。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力是最本质的竞争力。学习力是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总和。有人预计,到21世纪末,人类目前的知识只占当时知识总量的5%,其余95%现在还没有创造出来。这表明,历史绵延很久的“一次性学习时代”已告结束,学历教育已逐渐被终身教育取代。《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提出过一个定律:学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