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薄弱村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范文大全]
试论经济薄弱村存在的经济问题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越来越重视,农村相继实行了税费改革,农业补贴等,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这些政策都要通过村级组织落实到农民身上,村级管理已然成为农民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的重点。目前我区共有行政村122个,农业人口26.4万,占全区总人口的54.33%,农作物播种面积78.06万亩,近年实现农林牧副渔总产值14.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57元。我区虽有个别村级组织经济情况相对较好,在地理位臵上大都集中在西部,但大部分村级经济力量还比较薄弱,其中省级贫困村就有12个,部分村农民人均存收入刚过2000元。村级组织总体经济水平落后,村级集体收入匮乏,负债严重,已经制约了各经济薄弱村经济的发展和公益事业的建设。
人民生活水平低,村级经济发展不上去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村干部。在村级,村干部违纪违法的事时有发生,特别是在经济方面。据统计,2009年我区党员干部违纪案件共计70件,其中涉及村级的案件20件,占全区案件总数的29%,村级案件中经济案件12件,占村级案件总数的60%,占全区案件总数的17%。事实表明,村级组织,特别是经济薄弱村违纪违法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我区经济薄弱村的调研,本文深刻分析了村级存在的主要经济问题及其原因,试图探索出解决的方法及预防的对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好的建议,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一、经济薄弱村常见的经济问题
(一)收支失衡
通过调查发现,我区大部分经济薄弱村几乎都没有集体收入,或是每年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现在村里一般没有了集体企业,有时靠出售或出租一些原剩固定资产,但多为一次性收入,卖完便不再有。但开支项目却越来越多,最近几年村建卫生室、警务室、修村内道路、建设农民致富项目及配套设施等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建卫生室约需10万元,警务室5万元,修路及建设致富项目少则几十万,多则过百万元,除上级单位扶持资金及村拉来赞助外,其余资金均需自行解决。除此之外其他非生产性开支也随着社会整体工作的需要不断增加,其中为完成镇级下达的招商及税收任务,光买税一项就要浪费掉近万元;每年几次环境整治时清扫路边、树木涂白等的人工工资加材料费也不低于万元;每年迎接上级各项检查的接待费用,制作宣传牌、横幅等需花费5千至1万元;每年6月份麦收之季雇人看守防烧秸秆的费用都在1-2万元或更多;还有每年的报纸报刊费用也都在2千到5千元。上面几项都是每年必须的固定支出,且成费用愈来愈高,项目愈来愈多之势。除此之外,一些村还存在严重的吃喝招待、公车费用。虽然上级规定了村级零招待,但正常情况下每村每年都有1-2万元的招待、用车费用,调查中发现某经济薄弱村09年一年的吃喝费用过10万,车辆的维修、加油费用也达到6至7万元,存在严重的挥霍浪费和虚报现象。还有部分村为争取区各局或上级其他单位的扶贫、赞助资金,逢年过节给相关单位买的土特产或其他礼品及给特别人的过节费等费用合计还需几千到几万元不等。调查结果表明就是经济薄弱村每年至少也需10-20万的开支。
严重的入不敷出现象直接导致部分经济问题的产生。例如。
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各村普遍存在套取、挪用专项资金现象,客观上讲村里实属无奈,主观上他们认为只要没把钱装进个人口袋,而是用于公益事业建设和村正常开支就没有问题。部分村为了增加收入来源存在乱收费和搭车收费现象,他们利用村民建房办证、征收计生社会抚养费等机会强行收取额外费用,甚至个别村领导还借机要求村民向其个人表示好处。
(二)债务居高不下
部分村前些年盲目投资兴建集体企业向银行贷款,后因经营不善严重亏损,欠了大量的工人工资及贷款,这两年因办公益事业及维持村正常发展向个人借款欠账的事也时有发生。这些经济薄弱村均欠账数万元,甚至欠几百万元。大额欠款的存在常常导致一类经济问题的发生,村因怕债权方向法院申请查封其银行账户,多将其资金以会计个人名义存储,从而违反财经纪律。还有些村故意给予高额利息,向村干部或特别人借款。
(三)集体资产流失严重村固定资产及自然资源严重流失,由于前几年村级合并时多余出来的老村委会,小学校、幼儿园合并时空闲的教室及土地,原来废弃的集体企业场地及机械等很多都被个人无偿占用或被低价出售。某村原支书未和任何人商议,私自以十万多元的低价卖掉村幼儿园,除部分资金用于还账外,剩余资金也不交于会计,而是留在自己手里随意支配。村范围内的矿产、林木、土地、土壤等资源也存在被上级单位、个人无偿或低价占用,或者被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特定人。
(四)财务管理混乱
1.村会计不能按规定及时到农经中心报账,个别村甚至一年只报一两次帐。某村因不及时做账,会计和村主任产生扯皮,对村主任收到的上万元收入是否已交付给会计两人发生争执。
2.票据不规范,以村自制票据入账多,正规发票极少,多以“白条”入账。
3.资金管理混乱,镇农经中心大都只管账不管钱,村资金一般存在会计自己名下,或直接把现金放在家里,某村会计竟将村6万余元现金用塑料袋包裹后埋在自家院里。还有些村支书拿到钱后自己保管,不交给会计,村里有花销时会计要先向书记要钱。在农经中心管账又管钱的镇,个别村为图花着方便平时私报或多报花销,把套取资金掌握在自己手里。某省级贫困村竟通过这种方式私存资金40多万元,而其在农经中心的账户中资金却不足10万元。
4.理财程序不健全,主要表现为有些票据没有写明用途,没有经办人签字或村支书签批;没有经过村民主理财小组的集体审查就直接盖“民主理财专用章”;没有财务公开,群众对村收支情况不知情。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村级工作人员素质偏低。
1.村干部整体素质不高,不少村一把手不具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业务水平不高,对财务知识、会计制度和管理规定掌握不够。甚至有的书记、会计不懂财务制度和会计业务,只会“照葫芦画瓢”。不少村会计上任之前并没接触过会计工作,只是由于和村一把手关系好,他们信的过,就直接让其从事这项工作。
2.村级干部中只有书记、主任、会计等3-5人有编制,工资由财政拨款,但仅有400-500元左右,村其他工作人员工资由各村自行负责,基本每人每月不超400元。由于村干部工资较低,真正有能力、有知识的人不愿在村里干,不少村干部对工作只是应付了事,他们并没有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不愿干、不想干的思想非常严重。甚至还有一些村干部产生了“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思想,有机会就捞一把。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最直接的效用就是通过严肃处理腐败分子和违纪违法行为所形成的震慑作用,使多数人受到教育,得到警示,达到预防的目的。只有严肃惩治,才能震慑腐败分子,减少腐败现象发生。通过查办案件还可发现管理、制度、机制、体制等方面的问题,掌握易发、多发、反复发生的案件规律,找出监督、监管的薄弱环节,遏制村级经济问题和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的滋生蔓延。对于村级经济问题在监管对象上我们的纪检机关应加强对常出问题的村书记、会计、计生专干等人的监管;在案件类型上应加强对村乱收费、套取挪用专项资金、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群众好处、违反财经纪律等问题的落实;在调查方式上应多采取下村走访、入户调查等方式,深入基层与群众交谈,听取百姓呼声。
(四)认真落实“三资四化”监管新机制
利用全区推行“三资四化”监管新机制的契机,各镇应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努力实现“三资”管理的民主化、服务化、网络化、公开化。搞好清产核资,摸清家底,逐步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