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 心得

1.商品的涵义。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二因素。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3.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4.货币的含义和本质。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5.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责

6.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7.价值与价格关系

1.价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格是价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值越高;反之,价格则越低。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生产劳动时间分为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8.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9.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10.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结构合理,协调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2.企业的类型:个人独资制

合伙制

合伙制和公司制;其中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组织形式.13.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企业必须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率为中心.14.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1.是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2.是进行经济核算,健全经济责任制度.3.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素质.15.企业成功的取决因素:第一,制定经营战略,确定准确地市场定位。第二,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企业的信息管理。第三,诚实信用经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16.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方法和途径:

1.树立职业平等观2.树立自主创业观3.树立灵活就业观17.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18.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正确处理初次分配过程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关键是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再分配是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其调节目标本身就是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体现。共同富裕本身就是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目标。

19.税收的含义是指国家为时间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国家有计划地集中社会资金的一种手段

20.税收的特征。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等基本特征。这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21.作为公民应加强依法纳税的意识,争做光荣的纳税人:

1.依法纳税是纳税人事业成功经济实力增强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社会认同的成就

2.依法纳税是公民企业诚实守信的最好证明,同时也能为其带来潜在的利益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作为纳税人必须遵守国家税法的规定,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

22.个人储蓄存款的基本形式: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23.投资的方式:存款储蓄购买股票债券和保险

2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5.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6.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在我国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一,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以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

27.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2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现阶段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9.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二: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尽可能发挥最大效能,对于提高我国总体实力起到重要作用。第三: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0.市场经济的含义。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

31.市场经济的特征。第一,平等性第二,竞争性第三,法制性第四,开放性。

3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第一,公有制占主导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33.国家的宏观调控就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34.加强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第一,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二,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客观要求。第三,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第四,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客观要求。

35.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入平衡。

36.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在总量上和结构上的大致平衡,即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37.宏观调控的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3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特征一是标准高二是注重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所享受的民主权利和生活环境的改善等,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三是改变发展不均衡局面,缩小地区城乡阶层差距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

3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基本实现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更具活力更加开放,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三是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发展,使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四是稳定提高居民消费率,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同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富足的生活

40.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城镇化是解决农村剩余人口转移,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农村发展的目标。最后,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41.产业结构的含义: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组合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比例关系42.加快第三产业的意义:

1.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2.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3.还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

4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转变;二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资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44.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4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在于:第一,实行对外开放是适应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第二,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第三,实行对外开放是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要求。

46.除了世界贸易组织以外,世界三大经济组织还包括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7.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8.独立自主自主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对外开放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八课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的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其内容包括一下方面:第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人民监督。第二,我国宪法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职权。第三,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受督。第四,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职能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4.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第一,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人民不仅有权选举自己的代表,向代表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仅有权对代表进行监督,有权依法撤换或罢免不称职的代表。第二,有利于保证国家机构合理、高效运转。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同时又

划分国家的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这样既能保证国家权力的统一,又能使各国家机关各司其职、密切合作、高效运转。第三

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权力的统一。在国家事务中,凡属于全国性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做出同意决定的重大问题,都由中央决定;属于地方性的问题,则由

根据中央的方针因地制宜地处理。这既保障了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又发挥了地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中央和地方形成坚强的统一整体。第四,有利于

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团结。

5.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6.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呢。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他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革命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做出的历史性选择。

7.为什么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第二,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维护国家的统

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第三,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最广泛、最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四,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应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矛盾和问题。

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4)中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人民政协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

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3)各民族自治的地方都是国家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的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6.诚信友爱是指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7.充满活力是指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8.安定有序是指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9.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指成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10.p171。第一,明确使命。第二,志存高远。第三,勤奋学习。第四,投身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