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领导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党建工作各项要求部署,着眼发展、强化保障、健全机制、注重创新,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一、履职情况
坚持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用心谋划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一是带头履职尽责,抓实落靠党建责任。坚持率先垂范,认真履行第一责任,自觉把基层党建纳入全县工作大局中思考、谋划和推进。先后14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9次深入基层调研基层党建,推动任务落实。县委向市委常委会承诺的4个方面15项任务和乡镇部门向县委承诺的200多个事项全部兑现。层层传导压力,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狠抓基层党组织书记责任落实,修订完善《基层党建目标责任考评办法》,真正靠实各级书记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直接责任,构建了县乡村三级责任落实体系。
二是突出问题导向,破解党建薄弱环节。针对市委指出、自身查摆和群众评议的党建问题,制发了基层党建问题整改方案,明确10项整改举措,确保问题扎实有效整改。认真落实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三年规划,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11个。落实党建七项重点任务,开展党费收缴工作专项检查,补缴未能及时足额收缴的党费8.72万元。积极推进“两新”组织党建扩面升级,新组建“两新”党组织18个,全县已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达到79个,选派“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47名,实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
三是注重基础保障,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建立基层党建投入保障和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全年下拨党建工作经费133.2万元,下拨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20万元,增加村级转移支付经费83万元;落实村干部待遇,全县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工资达到2万元以上。围绕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投入资金1150.97万元,新建18个、改扩建41个村级活动场所。坚持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制发了《2016年脱贫攻坚包保工作方案》,明确处级领导包扶1-2个重点贫困村,确定2374名干部每人包扶5户贫困户,51名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共协调资金660余万元,协调物资价值108万元,5000余户贫困户通过包扶受益。
四是强化教育管理,建强党员干部队伍。调整选任27名村党组织书记,村级组织服务基层、引领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着眼提升村两委成员和党员干部素质能力,通过外出培训和内部轮训,不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先后选派74名村党组织书记赴山东潍坊和省内兴十四村进行实地学习。全年培训村“两委”干部和党员600余人次。
五是坚持学做互促,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教育引导,先后召开常委会14次、理论中心组会4次,认真学习党章党规、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贯彻到基层。坚持以上率下,建立县处级领导“两学一做”联系点48个,全面加强指导,确保学有收获、做有成效。坚持方法创新,根据不同群体党员特点,搭建了“学习培训、网络共享、警示教育、爱心互助、党员展示”五大平台,累计开设培训班10期、送学14场,培训党员干部2100余人;以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为原型,编排大型龙江剧《百米河边》,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观看人数超过3000人次;通过开展“学党章、戴党徽、作表率”活动、设立“党员活动日”等举措,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坚持多措并举,提升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坚持以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活动,每名在职党员至少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2次;加大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力度,确保2017年底前14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全部晋位升级;继续推行公开遴选优秀后备干部和年轻干部到村任党组织书记,选优配强8名村党组织带头人,加快贫困村及软弱涣散村晋位赶超。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提升基层党建整体水平。
(四)坚持常抓不懈,扩大“两学一做”成果。持续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主题,把学习贯彻《准则》、《条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压实落靠。
(五)坚持重心下沉,加大基层基础保障力度。确保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及时足额下拨到位,执行村“三职”干部工作报酬及离任补贴实施办法,落实社区“两委”成员待遇保障,全面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加大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基层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