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培训问题思考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要有一支坚强有力的、保持先进性的党员队伍。近年来,我县积极抓好农村党员培训工作,提高了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党员培训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全县农村党员队伍的现状

截止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有农村党员5141名,占全县党员总数的58.3%。其中:少数民族党员449名,女党员1083名,分别占全县党员总数的5.1%、12.3%;35岁以下的1870名,36岁至45岁1704名,46岁至54岁1566名,55岁至59岁921名,60岁以上2754名,分别占全县党员总数的21.2%、19.3%、17.7%、10.1%、31.2%;大专文化以上1457名,中专(高中)1836名,初中及以下5522名,分别占全县党员总数的16.5%、20.9%、62.6%。

二、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农村党员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思想观念的不适应。有些乡镇、村对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农村党员培训是可抓可不抓的软任务,经济工作才是必须抓的硬指标。有时虽然作了安排,但遇到中心工作时,教育培训就只好让路。同时,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致富能力偏弱的“三偏”党员还占一定比例。这部分党员思想保守,小富即安,科技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不强,难于接受和掌握农村实用新知识、新技术,尤其缺乏科技致富的本领。

2、培训方式的不适应。随着分工越来越细,农村党员的从业类型也越来越多,加之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致使统一集中培训的方式难以满足农村党员的需要。镇、村又没有专门的师资队伍,多数培训还是开开会议,照本宣科,读读文章,念念报纸,没有联系农业农村生产的实际问题,引导党员进行深入思考和生产经验交流,推进学习培训的深化,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浮在面上的培训方式很难取得实效。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3、丰富内容,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当前,我们必须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农村党员的需要,不断丰富培训内容,使培训有理论讲解、有实地参观、有基地示范、有先进技能、有市场信息,让农村党员各取所需,“自行点菜”。一是突出抓好政治理论和法制教育培训,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农村党员的头脑,提高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把农村党员真正培养成遵纪守法、实践“三个代表”的典范二是突出抓好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解决部分农村党员科技知识陈旧、致富能力不强的问题。要立足县情实际,围绕“八大工程”和“三个50%”的思路,抓好最新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的生产经营模式等内容的培训,使农村党员掌握种、养、加等实用技术,让大多数党员成为科技致富带头人,真正解决他们“想富盼富不会富”、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的问题。三是突出抓好学历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的文化知识水平。针对农村党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实际,以农广校、远程教育站点等为依托,对农村党员进行学历教育。还可选拔一部分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优秀农村年轻党员到职业院校进行系统的学习培训,为农村培养、储备一批高素质的基层党员干部。四是突出抓好分类培训。要根据不同党员的情况,从他们现有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使培训对象适得其所,各有所为。如对老年党员着重增强党性、破除迷信教育,发挥其宣传政策、引导群众的作用;对年轻党员则着重于政策、法制观念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发挥他们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力军作用;对在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创业、务工的党员,着重于市场经济知识和岗位技术培训,发挥其积极创业、争当一流的作用。

4、健全机制,增强培训工作的规范性。要推进工作有序进行,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机制。一是要建立检查督促机制。县委要把农村党员培训情况列入目标考核,由组织部牵头,定期检查督促乡镇、村的农村党员培训情况。对每年各乡镇、村党员的参学、参训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年终总评,确保各项培训任务真正落到实处。二是要建立保障机制。建立财政、党费、涉农部门共同筹资的经费保障机制,解决农村党员的外出参观学习、设备购置、基地建设、教材购买、师资聘请等费用。三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以创建基层满意涉农部门和群众满意乡镇站所为契机,加强县直涉农部门和乡镇站所的农业科技队伍建设,从党性修养、政治方向、道德水平、理论功底、知识储备、实践经验、教学能力等方面提高教员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建设一支讲政治、懂业务、善组织、敬业精神强的农村党员培训师资队伍。四是要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把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情况与基层干部的提拔使用、评先选优挂钩,与工作目标责任制挂钩。结合实际,开展以奖促学、以赛促学活动,对产业规模大、综合素质高、带动效应强的农村能人党员进行表彰奖励,在项目、资金、技术、信息方面给予倾斜,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其致富事迹,发挥身边模范党员的示范、辐射作用,营造思发展、求富裕、奔小康的氛围。

5、整合培训资源,增强培训工作的系统性。要抓好农村党员培训工作,还必须统一协调,整合资源,形成整体合力。一是要强化管理。县委组织部应具体负责组织和协调全县的农村党员培训工作,负责制定培训的教学大纲,编发相应的教学资料,形成一个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协调配合,镇村具体抓落实的培训工作体系。二是要整合培训资源。要将乡镇业余党校、远程教育接收站、“绿色证书”培训中心、青年中心等培训阵地有机整合,发挥聚合效应。在总结近两年来培训工作基础上,继续把农村党员培训与农村能人培训、扶贫骨干培训等结合起来,将各部门用于开展农村技术人才培训的经费进行集中使用,每年有计划地办班培训,改变农村党员培训多头管理,多头组织,重复培训的状况,努力增强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