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建思考
随着全区现代化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新经济组织和民办社团不断涌现,各类人才和劳力和大量进入我区的街道和社区,给街道社区工作和党的建设带来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推动街道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最近,我们以城北街道为重点,对全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我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上的居民小区就有50多个,截止到目前,全区共有非农业人口258000多人,135个居(家)委会。其中有17个居委会、73个家委会集中在城北街道辖区内,其余的居(家)委会则分布在**、南口等七个镇和十三陵特区内。
全区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2297家,从业人员43500人,其中个体工商户10694家,私营企业1363家,从业人员14089人,外商投资企业240家,从业人员18808人。全区社会力量举办学校120多所,经民政部门批准的具备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2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00多个。这些经济社会组织规模不同,涉及行业不同,人员组成不一样。
据统计,居住在**区域内的中央、市属、驻军、外埠驻昌单位、区属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终止劳动合同的职工党员将近5000人,这些党员将陆续转入街道社区。另外,全区范围内2万多名在职党员大部分时间在居住社区内度过。
目前全区共有18个居委会建立了党支部,占居(家)委会总数仅为13%,在全区非公共经济组织、社团组织、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当中,有38个非公经济组织、3个社团组织、50多所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建立了党组织,还有相当一部分非公经济组织、社团组织和社会力量举办学校领域党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对目前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
**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是伴随着全区城市化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探索和实践,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开端。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街道社区党的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影响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全面开展
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基层党组织、社区单位领导以及社区党员对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存在模糊认识,未能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紧迫性,影响了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社区管理机构对社区党建工作心存疑滤,重视不够。城北街道虽然已经纳入城市管理轨道,但其依然担负着经济发展的任务,工作重心还没有完全转移到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上来;有的干部求稳怕乱,思想上有畏难情绪,缺少创新意识,工作不够积极主动;有的干部认为社区党建是区委、区政府的事,依赖思想严重。
**、沙河、南口等地区城市化进程虽然比较快,具备了城市的一些特征,但是这些地区的城市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党建工作的重心依然在农村,对辖区内规模居住小区、居民聚集区的党建工作不够重视,对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居民区的离退休党员缺乏管理。社区党建工作还没有列入镇党委工作的议事日程。
二是社区内的单位理解不够,旁观者多。社区内一些单位的领导,认为社区党建是街道和居民区党组织的事,自己的事情够多了,为别人操心费力划不着;有的社区单位领导认为只要经济工作搞好了,抓不抓党建一样得先进、拿奖金,参不参加社区党建无所谓;有的社区单位以“大单位”自居,对参加社区党建存在抵触情绪,不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不支持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有的单位认为“党员在单位表现好就可以了,八小时以外管不了、没法管”;有的单位“积极”地将离退休党员推给社区党组织,甩包袱,卸担子。
三是社区内的党员对参加社区党建工作思想不统一,心态也比较复杂。自管党员中的大多数能够在社区党建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支持居民区党组织的工作。但是也有一些自管党员认为“社区党建是党组织、领导的事,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加社区党建工作。居住在社区的离退休党员长期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是社区党建的宝贵财富。但由于这些离、退休党员不太熟悉街道社区工作,对社区党建了解不多,因此观望的人多,主动参与的人少。有的退休党员害怕组织关系转到居民区后,自己的福利待遇会受到影响;有的则认为自己原来是领导干部,回到社区后受别人领导,面子上过不去。居住在社区的流动党员和终止劳动合同的职工党员,认为社区党建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身份,不主动转移组织关系,采取躲避的态度。社区在职党员是社区党建工作的生力军,他们中的大多数对社区党建工作是理解的、支持的,但也有部分人认为自己的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在工作单位,长工资、评先进与街道、居委会没关系。上述这些偏见和错误认识,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防碍了社区党建合力的形成。
(二)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工作缺乏针对性,不能适应街道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
街道党工委是街道各种组织和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街道社区党的建设的领导核心;居民区党支部是做好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在试点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社区党组织虽然加强了同社区各单位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在建立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与其担负的领导核心作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社区党建的工作方式还没有完全从封闭式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向协调、指导、服务的开放式方式转变。
如何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调动社区单位、社区党员以及全体居民参加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目前社区党组织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单一地依靠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模式管理社区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区工作的需要,必须以服务基层、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为首要任务,实现领导方式由纵向的行政管理模式向协调、指导、服务的方式转变。社区党建试点工作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协调与沟通,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社区内各种非公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社会力量举办学校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党建工作还没有纳入社区党建的议事日程,社区党组织与这些社区单位之间交流少,接触少,有事找不着,没事不往来,严重影响了社区党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按照“一居一支部”的标准,要及时在符合条件的居民区建立党的组织,消除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空白点。要积极探索党员管理的有效形式,对党员实行分类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党员管理台帐。要改革街道社区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通过参观学习、业务培训、研讨交流,努力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四)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党建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制,建立社区党建考核检查制度,健全居民区干部选聘制度,完善党员责任区、联系户制度,健全社区党建激励监督机制,逐步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保障机制。
(五)加强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区城镇工作委员会、区工会、区妇联、团区委、区精神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共同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落实责任,明确任务,真正把社区党建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