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面临问题思考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政策支持力度空前。这不仅给农村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也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农村工作的新课题。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当如何适应新形势,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农村工作实际,在本文中作出一些分析和探索。
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
部分村“两委”班子亟待加强。有的村支书、主任虽是致富能人,但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带领群众致富的热情不高;有的村“两委”班子青黄不接,战斗力不强,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显得无能为力;有的村“两委”班子不团结,闹无原则纠纷,整体作用发挥较差。
部分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方式急需转变。有的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创新精神,面对新形势下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仍然习惯于用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来推动工作;有的在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发展思路、增收措施上与农民群众的期望值有较大距离。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有待提高。有些地方不从实际出发,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创新,不注重内容上的实效,农村党建工作虽然年年花样翻新,面上轰轰烈烈,但却没办成多少实事,甚至劳民伤财,群众意见很大。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用服务和示范的方法来帮民富,加强党组织的号召力。首先,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想农民所想,办农民所需,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示范引导、提供服务上来,促使农民群众实现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自觉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其次,要支持和鼓励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农业科技人才领办、创办、承办科技示范基地,培养一批示范带动农民致富的先进典型,通过“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要帮助农民群众解决资金、技术上的困难和问题,为群众发展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用民主和法制的手段来倡文明,提升党组织的亲和力。新形势下,要解决好农村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农村工作走向民主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要充分尊重和体现村民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权利,实现村民自治。要切实抓好村务公开工作,凡属村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以及村里的重大问题都应向村民公开。要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配套机制,实现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和支部工作规范化、村务工作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
用办实事好事的举措来聚民心,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口碑如何,就要看是否为农民群众办了实事、办了好事,工作是否取得了实效。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提高求真务实的自觉性,讲真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针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党建活动与群众的切身利益,与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结合起来,赋予党建活动新的内涵,力求解决具体问题,取得看得见的变化,产生实实在在的成效。基层党建活动要求精勿滥,求实避虚,主题鲜明,内容鲜活,贴近群众,让群众在农村基层党建各项活动中得到实惠,使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措施符合群众意愿,工作实绩得到群众好评,党组织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