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思考
党的**届**全会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长期执政条件下党的自身建设问题,深刻分析、科学把握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一系列论述特别是“七一”讲话中对执政党自身建设问题作了精辟而全面的阐述,形成了以“三个代表”为总纲,以解决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为重点,在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方面全面推进新世纪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科学地回答了在新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建党理论和、邓小平关于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思想,为新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深入研究关于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的特点,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新世纪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从新世纪执政党建设实际出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一切从新世纪党建工作的实际出发,科学规划新世纪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执政党建设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的时代性特点,源于对新世纪党建实际的深刻把握。强调:“要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论党的建设》,第509页)同志对新世纪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把握。认为在世纪之交,时代的主题仍是和平与发展,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胜利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继续向现代化目标迈进。在新世纪必须为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奋斗。我们党已经执政五十多年,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着国家建设,新党员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党的发展既充满了活力,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所有这些,与所处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条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情条件、要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党建设成为工人阶级政党的党建条件大不相同;与邓小平在和平与发展时代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重新恢复党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并制定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党建条件也有一定差别。而正是这些不同的条件,构成了执政党建设思想的客观基础,决定了对在新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根本问题的科学解答,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的时代性特点,集中体现在其内容上。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紧密结合党的政治任务和政治路线,明确地把“三个代表”确立为新世纪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总纲领。“三个代表”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自身建设的新要求,是新世纪继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宣言书。它向全世界昭示,在新的世纪中国共产党将按照这样的先进性加强自身建设,朝气蓬勃,与时俱进,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履行好执政为民的历史使命。其次,为在新世纪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调必须着力解决执政党自身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面对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党的相当一部分干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情况,提出要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面对西方反华势力加紧对我实施“分化”“西化”图谋、党内部分干部脱离群众、官僚主义严重甚至腐化堕落的严峻现实,提出必须努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三,面对我国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提出,必须在坚持党员标准的前提下,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以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第四,为解决党内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创造了“三讲”教育这种新形势下以整风精神进行党性党风教育的新形式;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强调一定要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这些具有崭新内涵的论述,使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不仅较计划经济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执政党建设思想有很大的发展,而且较改革开放初期的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也有很多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二、强调新时期党建实践的基础作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的精髓,就是一切从新世纪党的建设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和指导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问题。在领导执政党建设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全面总结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将其提炼升华为理论,再用以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从而在理论与实践的反复结合与双向互动中,不仅形成了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而且使这一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来源于执政条件下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伟大实践,是深深扎根于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实践土壤的理论宝树。首先,全面总结了我们党执政五十余年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自身建设的经验,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对党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率领全党取得的执政党建设经验进行了新的思考,提出了新的认识。比如,总结注重思想建党的经验,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总结邓小平注重从制度上建党的经验,提出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并不断增强党的活力。他特别对90年代以来全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和科学概括。比如,根据农村基层组织“三个代表”教育中“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经验,做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这一教育活动的决策。其次,以开阔的世界眼光、深远的历史视角,吸取借鉴了其他国家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自身建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苏联共产党官僚主义严重、形成既得利益集团、脱离群众、失去民心的教训,提出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再次,他批判地借鉴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老党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可以说,没有对我党执政五十多年来自身建设实践经验的全面总结,就不会有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而没有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执政党建设教训的批判借鉴,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的内容也不会如此丰富和充实。
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的实践性,既体现在来源于实践,更表现在对新世纪党建实践的指导功能上。正是在回到实践、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关于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思想接受实践的检验,继续丰富和发展。从十五大初步形成“一个目标”、“两大课题”、“三个方面”和“三个优势”的基本框架,到“七一”讲话系统阐发“三个代表”达到全面成熟,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在新时期党建实践中得到全面应用,使党不仅保持了先进性和纯洁性,而且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党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也蒸蒸日上,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这些充分证明,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是深深扎根于实践的理论指南,有着很强的实践性。
三、把执政党自身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全面规划,具有完整的系统性
面向新世纪,把执政党自身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筹谋,全面规划,对新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新的答案,使其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具有完整的系统性。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关于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思想,是在坚持马列主义建党学说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理论创新,就是要认清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论断。高度重视理论创新的方向与方法问题,他强调,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就必须按照“一个中心”和“三个着眼于”的原则,着力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三大规律”,突破种种束缚,实现“三个解放”,即“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论党的建设》,第511页)归结起来,就是必须正确处理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坚持与发展的关系,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离开坚持的发展不是真发展,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发展的坚持不是真坚持,只能成为一潭死水、一株枯树。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才是科学的态度、正确的选择。关于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思想,就是在正确处理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坚持与发展关系的前提下,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伟大成果和光辉典范。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建党思想和邓小平建党理论一脉相承;又以改革的精神研究解决新世纪党的自身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党的性质、任务和纲领作了新的概括阐发,分别赋予了面向新世纪的时代内涵,说出了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思想的新篇章。
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发展史上树立起的新的里程碑。在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学说的过程中,我们党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和教训。自新中国成立、我党成为执政党始,就告诫全党要加强学习,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八大前后初步总结了党执政后的建设经验。但就整体来说,当时并没有把党的建设的着眼点从工人阶级革命党转到工人阶级执政党上来,以至于党的建设指导思想发生偏差,长期没有得到纠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率领全党深入思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启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进程,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并在此理论框架内提出“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76页)这一根本问题,总结党执政后自身建设的经验教训,不仅恢复了党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而且做出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必须注重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要把反腐败斗争贯穿改革开放的全过程等重要论述,奠定了我党执政党建设思想的理论基础,成为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1989年同志担任总书记后,率领全党肩负起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历史使命。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同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样,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它要在不断实践中,在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学说作斗争中,经受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论党的建设》,第18—19页)历经90年代以来十余年探索,经过十四大、十五大,终于在建党80周年、执政50余年、进入21世纪的历史时刻,在“七一”讲话中深刻地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地阐述了工人阶级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把执政党自身建设与治国安邦、执政为民的执政任务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把“三个代表”确立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总要求,从而把党的建设的着眼点从建设一个工人阶级革命党转到建设一个工人阶级执政党上来,完成了党的建设总思路的转变,并规划出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完整蓝图,全面地回答了在新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标志着我们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建设理论发展的崭新境界。
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集党执政半个多世纪以来建设经验之大成,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思想史上树立起了一座新的丰碑,是指导新世纪党的建设的科学指南。事业在发展,生活之树长青。我们坚信,随着实践的发展,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必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同样,我们对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入,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