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员分类管理思考

党员管理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目前,大量企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党员和失业、待业的职工党员正在逐步转入居住地社区党组织,给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新要求。

一、实施党员分类管理是城市社区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改革的深化、城市的发展、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就业分配方式的变化,社区党员队伍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

一是社区党员队伍构成的变化。近年来,由企业分流的职工党员、原由企事业单位管理的离退休党员、军转自主择业和院校毕业的党员、以及在新经济组织中就业的党员陆续转入街道社区管理,其比例占到了街属党员总数的30%以上,有的社区已接近半数。这些党员来源不同,心态各异,年龄差距较大,构成了社区党员队伍的复杂性。

二是党员思想状况的变化。由企事业单位转入社区的党员,相当部分心态较为复杂,对管理模式的变化一时难以适应。特别是下岗、失业和内退的职工党员存在有抱怨情绪和失落感。个别党员因工作无着落,生活困难,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党性观念、理想信念、纪律意识出现滑坡。考虑现实困难多,考虑履行党员义务少,党员意识下降。个别党员甚至产生理想信念动摇,先锋模范作用弱化。他们思想上的困惑、生活上的困难都迫切需要党组织的教育和帮助。

三是党员学习时间的变化。下岗、退休做临时工和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白天需要外出工作,时间随意性较大,参加党员活动、接受党校教育时间安排上有困难。而高龄党员晚间活动又不方便,形成时间要求上的差异。

这些新情况和新变化对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首先,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内容安排上必须区别层次,有的放矢。结构的多样性,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多样性。管理教育要取得实效,就必须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层次,注重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教育管理采用集中统一的办法,统的过多,强求一致,安排学习一个计划,组织教育一次大课,就必然出现“一锅煮”的大呼隆现象。其次,在管理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制度规定上,必须实事求是,合理可行。在街道党员中,在职的与退休的、在企事业单位的与个体经营的、身体健康的与体弱多病的、居住稳定的与在外流动的,相互差异很大,用一个标准、一个制度要求,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因人制宜提出不同的要求,使目标符合实际,制度规定易于落实已势在必行。再次,在管理教育的对象上,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o为此,区委组织部从党员的职业特点、身体状况、生活环境等差异出发,本着有利于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下发了《关于加强社区党员分类管理的通知》,实施党员分类管理教育。

二、我区实施党员分类管理教育的做法及成效

实行党员分类管理教育,关键在于合理地分好类别,提出符合实际的要求。社区党员主要由以下6大类党员构成:一是街道机关、直属企事业单位中的党员;二是社区的离退休党员;三是社区中的下岗、待岗职工党员;四是流动党员;五是各种新经济组织、社会中介机构和社会团体中的党员;六是社区内的在职党员。针对这六大类党员的不同特点,以社区大党建为着眼点,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加强教育管理。

1、强化对街(镇)属党员的教育,提高对社区管理的水平。街道在职党员、社区干部党员是街居工作的骨干力量。对这部分党员教育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着街道、社区工作。我们对街(镇)本属党员及干部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一是加强街道(镇)党工委(党委)和社区党支部的自身建设。通过学理论、明责任、强素质,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制度,开展争当“优秀街居公仆”活动,强化这部分党员的执政意识观念、党性观念、组织纪律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鼓励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二是对本属的党员干部通过有针对的培训和轮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使其不仅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而且具备基层群众工作和现代化社区建设、管理的实际本领三是注重发展新党员,培养年轻干部,扩大社区工作干部的来源。各街道(镇)党工委(党委)注意把优秀青年干部充实到社区建设、管理一线去锻炼,用工作实践增强其才干和能力,用社区工作的实绩作为考核发展新党员的重要依据。有条件的街道可以选派大学生到社区居委会去工作锻炼,并把政治素质好、全局意识强、政策水平高的干部配备到街道党务工作的岗位上,逐步改善街道党务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提高整体素质。

2、加强对属地党员的教育,增强社区工作的合力。一方面,建立“组织管理依托条,活动管理依托块”的管理机制,发动社区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加强对属地单位党员的管理。根据党章的规定和社区党建工作需要,结合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以各类专业化的志愿者活动为载体,组织他们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把党的工作渗透到社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各个领域,达到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目的。工作中积极探索协调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工作的组织渠道,建立社区党员“联系卡、活动卡、反馈卡”,方便党员与社区党组织的联系。健全包括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反馈等在内的各种旨在鼓励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新机制,探索单位和社区共同管理党员的新途径。

另一方面,利用社区资源,运用社区党校等加强对社区党员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地区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各自的纵向领导和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相结合,街道(镇)党工委(党委)组织上“大课”与支部组织上“小课”相结合,抓组织学习和进行社区知识教育、研讨相结合,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员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在工作格局上,发挥社区优势,形成阵地共用、资源共享的局面,针对街道(镇)党工委(党委)资金、场地、人力不足的矛盾,把社区单位资源优势转化为党校阵地优势,把社区单位人才优势转化为社区党组织师资优势。在教育方式上,注重多类别、多形式、多层次,通过抓党员形象工程,广泛宣传社区党员先进典型,搞义务奉献活动,开展交流研讨等方式来凝聚社区党员,拓展社区党建教育领地。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一要建立健全街道、社区、楼寓管理网络。在街(镇)成立社区党员管理协调工作联席会议,由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及社区党员代表组成,主要负责组织、指导社区党组织做好社区党员的监督管理工作。在社区建立社区党员管理联络办公室,由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党员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社区党员联络小组组长、党员代表组成,主要负责协助单位和社区党组织加强对社区党员管理,动员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共驻共建活动。在楼寓(或居住片、宿舍区)建立社区党员联络小组。所有社区党员都编入相应的党员联络小组,组长由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党员代表共同商定或由小组中的全体党员推举产生,主要负责组织党员开展各项活动,加强社区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管理。

二要建立健全社区党员分类管理工作机制。制度建设是工作得以落实的保证。要着力建立能使党的肌体正常新陈代谢、具有约束力和激励功能,符合各类党员需要的党员分类管理机制,强化党员目标管理。并根据不同群体、不同职业党员发挥作用的不同途径,科学制定党员的目标责任,把目标规定的定性、定量指标与目标责任人完成目标的实际效果联系起来,做出客观的评价,使不同岗位的党员都能找到发挥作用的途径。当前,尤其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探索企业离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三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实施分类教育管理。对于街道机关、直属企事业单位中的党员,要重点应当在规范化上下功夫,通过深化“三优一满意”、“党员责任区”等活动,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对于社区中的下岗、待业职工党员和流动党员,要采取直管、代管、协管等方法,通过建立流动党员支部、临时支部、党员联络站等多种形式,把这些党员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保持党员教育管理的连续性,使党员与党组织“不断线”,党员教育管理“不脱节”;要花大力气消除新经济组织、社会中介机构、社会团体中的党员教育管理“空白点”。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及时帮助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条件的,可以通过在街道党工委组建联合党支部的形式,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对暂无党员的组织,可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组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帮助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为成立党组织打好基础。同时努力探索党组织的活动方式,真正做到“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战斗力”。另外,还要发动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要继续探索协调、指导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工作的渠道,继续建立完善五种制度,即“在职党员登记报到制度,在职党员在社区表现情况反馈制度,考察党员干部听取社区党组织意见制度,社区在职党员定期例会制度,在职党员活动情况定期通报制度”,有效地调动社区在职党员的积极性,探索单位和社区共同管理党员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