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汇报范文
总书记强调,要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构_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xx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及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贯彻全国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全市城市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以系统建设整体建设思路推进城市基层党建,为提高xx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构建扁平化街道管理体制,建强统筹协调的轴心。
按照明责、赋权、扩能的要求,持续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确保更好发挥统筹协调各方、领导基层治理的作用。
一是调整工作重心。制定街道工作职责清单,明确党的建设、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5大类33项职责,取消招商引资、协税保税等任务,引导街道把工作重心聚焦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上来。实行清单准入制度,区级部门不得随意向街道安排清单以外的工作,新增事项必须由区委常委会会议或区编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切实为街道减负。
二是优化机构设置。按照简约高效的原则调整街道机构设置,变向上对口为向下对应,将街道内设机构调整为党建工作、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x个办公室,每个办公室明确x名班子成员牵头,减少管理层级,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强化统筹能力。出台《以党建引领强化街道统筹执行能力的实施方案》,细化街道考核评价权、人事建议权等五项权力落地的操作规程,明确派驻机构负责人交流任免需书面征求街道意见,街道对派驻人员的考核评优有否决权,对辖区重大事项的意见作为区委、区政府研究工作的必备要件,让街道有权力管事、有能力协调。
四是下沉资源力量。结合全区机构改革,统筹行政编制向街道倾斜,增加街道事业单位机构及编制总量,为街道增加约40%的工作人员。逐步整合巡防队员、城管协管员等辅助力量,交由街道统一招聘、统一管理、统一指挥调配。整合财政及区级部门各类专项资金下沉街道,每年为各个街道匹配400-500万元机动资金,用于解决辖区内临时性事项。
二、健全网格化社区治理体系,打通聚合资源的经脉。
大力推进社区党组织领导、各方积极参与的全科网格建设,推动服务、管理、资源向网格集聚,提升社区党组织快速响应、精准落实、服务群众能力。
一是优化网格设置。整合社区党建、综治、城管等8类网格为治理一张网,按照独立院落、楼栋、机关企事业单位、每300-500户居民小区等标准,将全区划分为817个网格。每个网格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由社区党委委员担任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组长,并兼任网格长,有效发挥党组织主心骨作用,切实以党建引领网格、网格服务社区。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二是构建分层负责、各有侧重的培训机制。健全完善以初任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体系,构建区、街道(乡镇)分层负责、各有侧重的培训培养机制。区级负责新任社区两委成员,街道负责新任社区干事,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天。重点加强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履职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区级依托区委党校、名书记工作室、社会培训机构等,重点培训社区两委成员;街道依托业余党校,重点培训社区干事。其中,社区书记全年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其他社区工作者不少于3天。鼓励支持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评价和社会工作学历教育。建立网络学习平台,近期在微邻里平台上线疫情防控专题培训板块,分6个专题对社区工作者如何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解读。
三是突出注重实绩、群众满意的考核导向。年初定社区工作者的岗位目标并公示,日常加强跟踪管理,年底由街道考评和党员群众评议,综合形成社区工作者的年度考核结果。其中,街道考评以社区工作者岗位职责为主要依据,重点考核岗位目标完成情况;党员群众评议以社区居民满意度为主要依据,重点考核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为民服务等情况。将党员群众评议权重从50%提高到x%,注重参与评议人员的广泛性、代表性,明确要求应当包括居民代表、驻社区单位代表、物业企业代表、业委会代表等。优秀等次占比不超过x%,社区主要负责人由街道组织单列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奖励惩戒、岗位调整、报酬调整、续签与解除劳动合同(服务协议)的重要依据。
四是设定稳定增长、全面升级的薪酬体系。按照年人均收入不低于上年度全市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标准,设定报酬体系,形成正常增长机制。规定社区工作者的报酬由三部分组成:基本报酬、绩效报酬、奖励报酬。基本报酬占本岗位等级应发报酬的80%;绩效报酬占本岗位等级应发报酬的20%,依据年度考核结果确定,并适当拉开差距;奖励报酬,即年度考核优秀的,多发放1.5个月的报酬;年度考核合格的,多发放1个月的报酬。发放工作津贴。包括学历津贴、职业津贴两种。其中,学历津贴按照取得大学学历学位的每月100元、硕士学历学位的每月200元、博士学历学位的每月400元的标准发放,只取得学历或者学位证书的相应减半;职业津贴按照助理社会工作师每月100元、社会工作师每月200元、高级社会工作师每月300元发放。为社区工作者单独或者集中购买大病救助险、意外伤害险,组织免费体检,有效提高社区工作者人身安全与健康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