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公司党员先进性典型事迹材料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从炮火硝烟中走来,至今保持着当年的赤子情怀;一生清廉两袖清风,87岁高龄了,仍不愿闲赋在家,而是勤俭节约,甘守清贫,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用爱心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奉献之歌。离休24年来,向社会累计捐款达十万余元,他的事迹多次被盐城供电局、东台市表彰。他个人连年被盐城供电公司、东台市供电公司表彰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被东台市委表彰为“十佳离休干部”。2005年3月,他的事迹再次被盐城供电公司表彰为“十佳文明新事”;6月,他被东台市供电公司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7月,他被盐城供电公司党委确定为党员先进性典型推荐上报江苏省电力公司,盐城电视台分二档在黄金时间连续播放了他的先进事迹。
他,就是共产党员××*,东台市供电公司的一位普通的离休老干部。
××*,1942年参加革命,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前任扬州地委组织部干部科长;1955至1963年任江苏省委党校干部科长、办公室主任;1963至1972年下放东台;1972年至今在东台市供电局(公司)工作,离休前任东台市供电局党支部副书记兼副局长,享受处级待遇。
踏进××*的家门,笔者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水泥地上摆放着几件旧式木板床、立柜和木箱,一台陈旧的电风扇送来阵阵清凉。未经任何装潢的石灰墙壁上,贴着著名书法家仲贞子赠给朱老的一幅书法作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还有一幅朱老自撰的书法作品“生逢盛世乐无边,原创:身心愉快度晚年,幸福生活莫忘党,奉献余热更加鞭。”绿色的文竹、秀气的米兰,把简朴的居室装点得生气勃勃。头发花白的朱老正对着一方放大镜,精心雕刻“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篆刻作品。笔者夸他身体好,朱老搓了搓满是茧花的手,乐哈哈地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怎能不长寿呢。”
××*虽说离开工作岗位20多年了,但单位里的各项工作仍时刻牵挂他的情怀。单位经济效益好了,职工收入增加了,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成绩,他为之欢笑;单位工作中出现了失误和问题,他为之烦恼,甚至寝食难安。一次,一位年已古稀的老太太来到公司吵闹,要求赔偿她被砍伐了的20棵树。原来,因农村电网改造,砍伐了老人的3棵树,已按规定作了补偿,但村里一些人又趁机砍伐了老人的另外17棵树。老人很伤心,要求供电部门也要负责赔偿另外17棵树的损失。老人不听劝告,闹得有关部门一筹莫展。朱老闻讯主动请命,帮助做工作。他把老人请到家里,和老伴一起陪她谈心,让有关部门出面与老人所在村交涉,赔偿老人的损失,还留老人吃饭,并叫了辆三轮车送老人回家,老人感激不已,满意而归。
有一次,一对职工夫妇发生矛盾,闹得不可开交,还闹到了单位。朱老知道了,主动承担起调解任务。他分别找夫妻双方和孩子谈心,做思想工作,终于化解了矛盾,使这对夫妇重归于好。
朱老对他人、对企业十分关心和热情,可对自身、对家人要求却十分严格,似乎苛刻不近人情。2002年的一天,朱老相濡以沫几十年的爱人过世了。子女们在家里设立灵堂为老人举行悼念仪式。朱老家紧靠单位办公区,他叮嘱子女不放哀乐,别影响公司正常办公。直到出殡那天,在子女们再三要求下,才放了哀乐,而且声音开得很低。说起这,子女们当时还真难以接受。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其实,××*的想法很明确也很简单,他说。“我有着60多年的党龄,党教育了我这么多年,是人民哺育了我,党给了我优厚的待遇,我才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已经十分知足了。我要尽可能多地为党做一些事情,来报答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
朱老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虽然拿着较高的离休金,但他生活却十分简朴,家中仍是那样几件简单的旧家具和一台刚更换的小彩电,从来舍不得乱花一分钱,可对于捐款、资助之类的事他却非常慷慨。去年3月初,朱老通过地方媒体了解到唐洋镇联灶村二组村民申裕群18岁的女儿申道香身患白血病,在苏州治疗已花去10多万元,病情处于僵持阶段,无钱继续医治,生命垂危。得知情况后,朱老四处打听,主动与申裕群取得联系,伸出援助之手。2004年3月12日,朱老从自己微薄的积蓄中拿出1000元捐给申道香看病。今年6月,他又专程到南沈灶镇看望了敬老院的孤寡老人,送去了慰问品。一些新闻媒体得知后,要宣扬朱老的事迹,他连连摆手,“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
这就是××*,一位老共产党员的赤子情怀。他像一棵长青树、不老松,更像一枝燃烧的红烛,不仅点亮了自己,更照亮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