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近邻党建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近邻党建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推行全市近邻党建工作,推动城市基层党建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制度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下面,我先强调几点意见。
一、健全联动机制,把握内涵要求。一是思想认识再提升。加强近邻党建工作主要是为了聚焦破解城市基层党建融合不足、小区治理存在痛点难点、城市“陌生人社会”等问题,以组织与组织共建、组织与居民守护、居民与居民互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建立党组织引领下的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营造“无事常联系、有事共商量、邻里一家亲”的氛围,为我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责任落实再压紧。要进一步强化市、县(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党组织联动,层层落实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市县两级每年开展2次联席会议成员述职,进一步压实责任。县(市、区)党政党员领导班子成员要兼任街道“大工委”召集人、社区“大党委”第一书记,每年至少参加“大工委”“大党委”会议3次,每季度至少要深入社区1次,研究解决文明城市创建、城区水环境治理、常态化疫情防控等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导推动城市基层党建提质增效。三是机制制度再健全。市委已经研究实行城区“路长”制度,由县级领导包干主干道、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包干路段、街道干部包干小区,建立日常管理激励机制,定期深入负责区域协助指导并参与文明创建等工作,确保责任到人到点。要全面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共驻共建、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制度,提高“双报到”情况在文明城市创建、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党建工作中的考评分权重,推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推荐评优评先等征求社区党组织意见。
二、强化统筹协调,狠抓重点工作。一要持续深化体制改革。要持续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健全基层党建、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基层治理等职能配置,完善街道权责清单和考评体系,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各方、领导基层治理的作用,全面推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按照重心下移、权责一致原则,严格落实街道党工委职责职权。二要持续增强队伍力量。我们已经实施公安派出所负责人参与街道班子成员分工制度。接下来,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将城市执法、市场监管、司法、自然资源等派驻机构纳入街道统一组织协调的工作机制,增强街道综合执法力量,合力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食品安全、违章搭建等突出问题。三要持续扩大职权。要探索赋予街道党工委对派驻机构的人事建议、考核监督权限,考核结果原则上应占被考核部门绩效考评权重的三分之一以上,对与基层治理密切相关的县级职能部门的绩效考评,应当赋予街道党工委适当的考核评价权重。适应城市建设发展和基层治理形势要求,逐步推动街道适当进行调整划分,探索将符合条件的以管理社区为主的城区乡镇调整设置为街道,并建立相应的街道管理体制。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五、强化多元治理,构建发展格局。一要调动各方力量。由民政部门牵头,制定出台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市场主体、民办社工机构建设政策措施,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等方式,在社区、小区开展服务,支持其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有关服务项目。全面推行亮党员身份、亮工作职责、亮服务承诺,晒组织生活、晒日常业绩、晒考核评价,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三亮三晒一争创”机制,深入开展“我是党员、我在行动”等主题活动,建立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包联网格、走访群众制度,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注重调动离退休干部党员的积极性。坚持党建带群建、带社建,党组织通过给群团组织、社会组织派任务、提要求,把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一定程序明确为各类组织负责人等,推动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功能衔接。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动员警察、律师、医生、教师等有一技之长的居民能人发挥作用,主动对接邻里需求,提供专业便捷服务。二要用活新技术。结合“数字x”建设,通过数据共享、功能复用等多种方式,打通党建、公安、综治、城市管理、便民服务等信息平台壁垒,运用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手段,打造党建综合服务平台,精准对接党员服务意愿与邻里服务需求,实现便民服务、治安管理等服务“一网统管”。加强“智慧社区”建设,把“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延伸到小区,打造集社区党建、公共服务、视频监控、智能呼叫等科技手段于一体的管理服务平台。三要拓展新路径。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推进,以党建为统领,调整优化网格设置,将各类网格整合成“一张网”,推动党支部(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党员进到网格中。针对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的老旧小区、松散居民区等管理难题,要鼓励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群团组织负责人、离退休干部党员等担任巷道长、楼栋长、网格员“两长一员”,建立日常联动巡查、激励管理等制度,实现党建工作对网格的全面覆盖。探索组建区域性党建联盟,实施“轮值主席”制,破解城乡结合部、新兴产业带、商圈市场、各类园区、商务楼宇等特殊部位和关键区域出现的党建空白问题。积极打造“远亲不如近邻”的邻里文化,在社区(小区)党建活动阵地、楼道电梯、公共场所等,因地制宜设置近邻文化宣传栏、宣传标语。鼓励支持社区(小区)等举办趣味运动会、邻里文化节、“好邻居”“好家庭”评选等群众喜闻乐见、内容向上向善的活动,引导居民走出家门、相互交流,为居民相识相熟、增进感情提供载体。
六、强化组织领导,发挥示范效应。一要健全财政保障机制。街道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管理,由县级财政全额保障,按规定落实社区运转经费、党建专项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服务设施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经费。加大小区党建经费保障力度,每组建一个小区党支部,县级或街道(乡镇)给予不少于x元的专项启动资金,每年给予一定的运转经费补助。小区党支部书记(离退休人员和其他非财政供养人员)可按照每人每月不少于x元的标准发放工作补贴;在职党员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的,不得领取报酬,开展小区党建工作需要的交通费、通讯费、图书资料费等工作经费,可按标准实报实销,从相应工作经费中列支。积极探索扶持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措施办法,增强社区“造血功能”。二要配强党建工作力量。根据工作需要,每个街道至少配备2名城市基层党建专职工作者;每个社区明确1名副书记或委员具体抓党建,至少配备1名城市基层党建专职工作者。推进街道社区党群活动服务阵地标准化建设和功能优化,在小区、商圈、市场、园区等开辟“红色驿站”“近邻党群中心”,推动各级各部门民生类高频事项下放,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便利服务。严格落实社区减负,专项整治社区检查考核评比过多过滥问题,建立居民群众满意、驻区单位满意的服务评价制度。三要发挥典型引领作用。要深入开展“一街区一特色”“一社区一品牌”“一小区一亮点”创建活动,市级每年评选x个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社区、x个“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示范点、x名优秀社区工作者。对评选为示范社区的,市级给予x元资金奖励;对评选为“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示范点和优秀社区工作者的,县级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各县可根据工作实际,分层面开展先进典型示范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工作成效显著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