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用理论谱写信仰之歌
心中有信,方能致远。信仰是对某种思想理论的信奉敬仰,是一种深沉而笃定的精神力量。信仰是人类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现象,是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追问,也是人类精神领域的核心和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党百年奋斗中感悟信仰的力量,始终保持顽强意志,勇敢战胜各种重大困难和严峻挑战。”一个人如果失去信仰,就会迷失自我;而他如果拥有坚定崇高的信仰,就能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不断超越自我,创造奇迹。
一、中国共产党的信仰是什么。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随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信仰为旗,开辟真理之路,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因此,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政党。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它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二、信仰的基石是什么。
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因此,信仰的基石是理论知识。
要坚定信仰之基,就要更加刻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信仰的坚定来源于理论的坚定,只有夯实理论之基,才能筑牢信仰根基,因此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是我们坚定信仰的基础。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年轻干部要胜任领导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领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
三、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是理论自觉,方能政治自觉。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看,知懂善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共产党人必备的理论素养。从一定意义上说,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毛泽东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者必备本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更复杂,这就要求我们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增强理论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的“罗盘”指引,以深厚的理论素养“压舱”,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各项工作按照客观规律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既是世界观、历史观,又是认识论、方法论。必须持续深入学、及时跟进学,反复体悟、刻苦钻研,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精神要义,系统掌握其中的深刻道理、深邃学理、深厚哲理,深入理解把握贯穿其中立场观点方法,在深学细悟、深思笃行上下功夫,更好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五、用信仰激发奋进的力量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要有坚如磐石的信仰、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敢打必胜的信心,做好每一件事。党员干部必须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结合学习教育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自觉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从创新理论学习和学习教育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真理的力量,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我们这代人的智慧和力量、忠诚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