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致富引路人事迹材料
走进*县三村乡大粱子村,跃入人们眼帘的是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修到了家家门口,家家户户用上了洁净卫生的沼气,一间间砖瓦、钢筋混泥房错落有致,四周树木林立,放眼望去,处处绿意盎然……是什么使这个世代与贫穷相伴的贫困村庄焕发青春。村民李克周的一席话道出了实情。“自州农业局挂钩帮扶以来,特别是州农业局农机研究所副所长王之伟蹲点两年来,在他的精心规划、指导和帮助下,我们村的村容村貌才焕然一新。”
该村农民都亲切地称王之伟是农技推广专家、科技致富的引路人、为民办实事的贴心干部。
因地制宜精心实施项目
20*年12月15日,王之伟初到大梁子村,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人畜混居、臭气熏天,生活极度贫穷的村庄。他深感责任重大,明白了领导派他到大梁子村蹲点的苦心和用意。他曾当过农科员,有着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在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农技知识,他认为,这次,这一切有了用武之地。
王之伟深入农户,与村民们促膝谈心,了解村民的所盼、所需,并做好记录进行分析。他提出“强基础,变村容,抓科技,促增收”的示范村建设思路,并用两年的时间分两期进行实施。两年来,州农业局投资51万元,群众投工投劳15万元,修建进村弹石路700米、卫生街道607平方米以及一个50立方米的蓄水池等,安装了自来水管道;建设科技文化活动室,并配备了电视机、dvd、音响设备;200亩的茶叶高产密植示范园建设和50亩的稻田养鱼工程。在实施这些项目的过程中,王之伟既是指挥者又是设计者和实施者。他起早贪黑,与大梁子村村民并肩作战,一道跋山涉水,寻找水源和沙、石料,每一项工程都按质、按时地完成。
他总是教导村民“扶贫款来之不易,一定要把它用在刀刃上”。他发挥自己的专长和经验,水池、牛圈、厕所等图纸都由他来设计,茶叶、稻田养鱼技术由他来传授,遇到不懂或没有把握的技术问题,多方咨询或上网查询,凡是对村民有利的事,他都觉得自己应该去做。他用自购的摄像机记录着大梁子村的过去和现在,让村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勤学肯干致力科技推广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大梁子村掀起爱科学、用科学、学科学的热潮,仅稻田养鱼这项工程就增收2万元,人均纯收入明显增加,从20*年人均收入500元增加到885元,增长71.6%,取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王之伟在两年的蹲点帮扶中,从提高人员素质做起,与村干部讨论制定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发展方针和具体行动方案,配套建立了一系列学习工作制度。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结合开展新农村建设,广大人民群众政治思想觉悟和科技知识有了明显提高,生活作风有了明显转变。
两年来,风华正茂的王之伟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向农民传授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增产增收项目,为大梁子村,乃至三村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朴实的生活方式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他不是一名慈善家,但他却用微薄的力量帮助着贫困村民,把全身的心血和情感洒向这片贫脊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