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部双拥军地共建制度

凝聚军地合力共建全面小康社会

近年来,**镇党委以军地双拥共建为依托,立足政治高度,从巩固发展着眼,从求实创新入手,找准双拥工作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结合点,以改进创新军地共建工作为突破点,以军地共建促双赢为重点,以军政军民团结促和谐为平台,以军地快速发展促“三力”为目标,按照乡镇党委建设“五个好”要求,开展了军地共建先

进党委、军地共同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军地共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军地共同学习“十七”大精神等活动,创出了党建工作和双拥工作的新特色,共建双方“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走出了一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军地人才、科技、信息共享的军民共建“三挂钩”的新路子,进一步增强了地方、军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活力,形成军地合力推进军民共建活动,促进了地方两个文明建设和部队战斗力的提高。2002年以来,镇党委多次被省委、市委、市政府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先进集体、宁德市第三届军地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工作先进单位及宁德市第八届文明乡镇,共建单位海军通信站及其下属连队也多次荣获军、师先进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夯实基础,完善军地共建工作机制

镇党委和驻军91792部队通信站把共建先进党委活动作为丰富双拥共建内涵和新时期增强地方、军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力,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的新尝试,形成军地合力推进党的建设的新举措,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军地两个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

1、制定“共建”方案。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军地双方党建工作特点,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建共育”的原则,提出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共建”的主要内容及形式,同时,根据“共建”活动的发展需要,及时增加和更新共建内容。

2、加强“共建”领导。专门成立了军地共建领导小组,军地双方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抽调专人设立办公室,做到工作有人管,事情有人干,办公有场所,经费有着落。

3、强化制度创新,完善“共建”制度。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结合双拥模范镇工作制度,军地双方不断用创新的精神,健全和完善军地共建工作制度,先后建立健全了议军制度、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互访制度、征求意见制度及军地互帮互助制度等,促进了**镇军地共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二、选准载体,增强活力,提高军地“共建”整体水平

在“共建”活动中,我们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把选准用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载体,作为“共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增强党建工作活力的重点来抓,使军地共建工作不断凸现具有**特色的新亮点。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3、开展军警民共创文明集镇活动。军地双方共同制订了集镇交通、环卫、军警民治安联防、市场商店规范文明经营等方面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办法,完善卫生公厕、路灯、垃圾箱、路面拓宽硬化、绿化、停车场、给排水等集镇配套设施建设,创建“三优”示范街,提高了集镇建设和管理水平,重塑了闽东南大门的形象。

4、共同维护社会稳定。**镇流动人口多,驻军兵种多,社情复杂,维护社会安定是军地的一项共同任务,也是当地工作的一个“热点”问题,为了做好安定稳定工作,军地领导与官兵和群众广泛座谈,摸实情、求良策,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完善军民联防体系建设,设立军警民联合治安岗,由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和当地治安积极分子组成军警民联合治安巡逻队,昼夜巡逻在集镇的大街小巷,现场调解纠纷,为群众做好事,改善治安状况,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共同维护军政军民团结已成为官兵、干群的自觉行动,为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营造了安定稳定的社会环境。该巡逻队组建以来,共规劝士兵违章67件,现场调解纠纷95件,抓获违法犯罪人员14名,为群众做好事52件,使当地治安状况大为改观,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镇党委在共学共建活动中,发挥地方优势,把为驻军排忧解难办实事、支持部队和国防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急部队所急,想部队所想,千方百计做好拥军支前工作。军地双方互帮互助的成效,实实在在地体现到推动地方两个文明建设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上来,使地方群众、部队指战员真正从中得到实惠,增强了军地共建活动的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