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打造全面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国企典范

近年来,xx发挥行业优势,立足“企业”和“职工”两个培育主题,创新构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组织保障、阵地拓展、队伍建设、项目孵化、融媒传播、品牌塑造为六翼的“一核六翼”文明实践工作体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落地生根,让理论宣讲直抵人心、志愿服务微光成炬、榜样之光引领方向、文明风尚浸润人心,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一、强化政治担当,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

党委始终把抓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作为统一思想、提升能力、促进工作的“第一道工序”。采取专题学、研讨学、集中学等方式,以上率下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企业思想文化阵地,使广大党员干部和企业职工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从源头活水中坚定政治方向、汲取政治营养,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把中心建设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

公司依托党建人才资源组建“电力彩虹”宣讲团,坚持“理论宣传贴近生活、回应现实、走进人心”理念,持续丰富“精品课程库”,以“小课件”宣传“大道理”,用“百姓话”解读“新思想”,分别走进政府、企业、社区、学校、家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百人·百问·百答”等系列宣讲活动5800余场次,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让中心建设成为学习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大众平台。

二、盘活阵地资源,搭建服务基层群众的“主平台”

按照“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思路,不断建强群众家门口、员工单位门口的新文明实践基地,构建起由公司党委到基层党支部“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架构纵向管理网络体系,将党建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文明实践全过程。

一是整合“旗帜领航·电靓青岛”主题馆、融媒体中心等,建设涵盖组织策划中心、培育孵化中心、培训教学中心、成果展示中心“四位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二是充分发挥“彩虹党员服务队”品牌优势,在县级公司(供电中心),建设“向上对接、向下传导”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三是依托供电所(营业厅),建设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实践阵地不断向下延伸,打造点面结合、上下贯通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体系。依照功能相融、实用适用的原则,利用“旧阵地”打造“新阵地”,使融媒体中心、营业厅、“电力彩虹”驿站、党员活动室、企业文化示范点等阵地均具有“宣传宣讲、教育培训、便民服务”等功能,促进硬件设施共享化、运行管理一体化、功能作用综合化,全力建设职工群众心有所系、情有所寄的精神家园。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是与乡镇街道协同共建“零距离接触圈”和“半小时到达圈”。根据文明实践站点划分供电网格,与群众网格化管理叠加融合,形成电力网格员、社区网格员、基层群众三方“零距离接触圈”,实现“网格吹哨、供电报到”;依托网格管理信息共享,建立彩虹服务“半小时到达圈”,成立“电动车骑行小分队”,实施“电靓名人故居”等专项行动。截至目前,上门服务达3.5万余人,累计开展服务活动1.6万余次。

三是与各类社会组织协同共建“互动互补圈”。持续深化“善小”志愿服务,加强与各类社会组织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累计参与“信新相映”等公益大集活动210余场次,参与青岛市“五为”志愿服务活动4300余场次,与蓝天救援队联动开展“彩虹救援”特色实践2700余场次。

思想生辉,文明生根,实践生动。多年来,从“文明实践”到“实践文明”,利用标准化的组织基础、网络化的实践阵地,规范化的志愿服务、品牌化的服务项目、精准化的融媒传播、多样化的品牌塑造,不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出特色、见成效,让探索之路成为实现企业价值和员工自我价值的成功之路,成为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企业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