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市2021年“美丽乡村·文明家园” 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华阴市2021年美丽乡村·文明家园

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扎实推进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按照省市文明委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为载体,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民风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农民群众精神世界,落细落小落实到人们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我市乡风文明程度。

二、工作目标

坚持以农村民风建设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严格按照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十个一建设标准,大力培育文明和谐乡风,努力把农村建设成为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生活美的美丽家园。2021年,各镇(街道)、各部门要在美丽乡村的基础上,继续按照30%的比例自行确定美丽乡村·文明家园镇级示范村,扎实开展文明家园建设,不断加强村风民风建设。太华办、岳庙办、华山镇要在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中,配合《华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中明确的各网格包联单位,对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关于城中村的测评标准及要求,做好辖区内城中村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确保所有城中村全部达标(城中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内容及标准附后)。

三、工作任务

以村为单位开展十个一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通过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易懂地贯穿到生产劳动和生活细节之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十个一建设主要内容为:

(一)建好管好用好农家书屋

各村农家书屋配备图书不少于2000册,报刊20-30种,电子音像出版物不少于100张,定期补充更新图书、报刊,有专兼职管理人员,坚持每天定时开放。

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镇(街道)

(二)建好管好用好村广播室

按照广播电视村村通要求,建好村广播室,配备必要的扩音设施和一定数量的大喇叭,每天播放时间不低于半小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积极推动实施调频广播入户工程。

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镇(街道)

(三)建设一个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广场

整合各村现有公共设施,建立起集理论宣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电影放映、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活动室;在村现有文化广场、小公园、小景观的基础上,进一步配齐文化、体育、灯光、音响等设施,确保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正常运行,各类活动正常开展。

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镇(街道)

(四)有乡村文明一条街

各村在群众相对集中的街道、村落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乡村文明一条街、文化墙、宣传栏,设置公益广告、宣传画,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经典、文明礼仪等,并定期更换宣传内容。

责任单位:各镇(街道)

(五)有善行义举榜

各村在群众集中居住的街道、院落、广场等地,设置善行义举榜,宣传展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见义勇为等方面的好人好事,展示本村评选的好媳妇、好婆婆、十大孝子和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先进事迹等,形成崇德向善、和谐向上的村风民风。

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各镇(街道)

(六)有乡贤文化骨干队伍

组织各村政治素质强、威望高、有经验、有能力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退伍复转军人、老教师等,建设新时期乡贤文化。挖掘整理历代先贤名人积累下来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文史典籍等,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乡贤文化。培育一批乡土文化能人、培养一批文化特色户,充分挖掘民间文化资源,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项目、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各村要成立乡贤文化骨干队伍组织领导机构,对乡贤文化骨干队伍登记造册,经常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各镇(街道)

(七)建立一个道德评议会

有相对固定场所,以村为单位,由群众推选老党员、老干部、道德模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乡村精英组成委员会,当群众精神脱贫的裁判员,开展本村的道德评议。通过村规民约动员群众进行说事论理,达到好坏大家评

落后大家帮的目的。每年开展活动不少于4次。

责任单位:各镇(街道)

(八)有一整套村规民约

坚持依法治村,按照村民自治的原则,立足本村实际,发动群众讨论制定村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并依靠一约四会,参与民间事务调解、监督和服务,开展讲、争、评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等活动,促进文明新风形成,实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各村在制定村规民约时,必须将移风易俗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要对目前我市农村中存在的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的奢侈之风进行遏制,培育孝悌和睦家风,倡树厚养薄葬、婚事俭办新风尚,把农民群众的人情负担减下来。坚决杜绝巧立名目收礼敛财、天价彩礼等行为,打击邪教迷信、打牌赌博等影响社会稳定的活动,弘扬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形成节约光荣、铺张可耻的良好风尚。各村要将一约四会内容进行公示上墙,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司法局、各镇(街道)

(九)每年开展一次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表彰活动

按照农村十星级文明户标准及评选程序,每个村每年开展一次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命名和表彰活动。要按照全省统一尺寸和样式制作悬挂十星级文明户标志牌,提高评选活动的参与率、影响力和权威性。同时,各镇(街道)、村要把项目扶持、银行信贷和评优树模与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向十星户和多星户倾斜。

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各镇(街道)

(十)每年评选表彰一批好儿媳、好公婆、好家庭

制定相应的评选表彰办法,明确评选标准,规范评选程序,并进行公开表彰奖励。

责任单位:市妇联、各镇(街道)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认真抓好落实。各责任单位要根据任务制定各自工作方案,明确时限和要求,确保活动任务落到实处。

(二)坚持群众主体,调动社会支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通过项目带动、扶贫帮扶、以奖代补、评选先进、好人褒奖等多种方式,调动农民参与,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实现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有利于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

(三)积极总结经验,大力宣传推广。市文明办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活动内容、措施及要求,积极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强大的声势,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要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各镇(街道)和单位进行宣传报道,树立典型样板;对工作滞后、行动迟缓的责任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同时将此项工作作为2021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考核评比。

附:城中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内容及标准

附件

城中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内容及标准

项目

内容及标准

宣传氛围

1、在显著位置2种以上形式(铁艺公益广告、文化墙、灯杆道旗、张贴悬挂、宣传橱窗)宣传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讲文明树新风、保护未成年人公益广告至少2处以上;

2、在显著位置设置展示村规民约和市民文明公约;

3、建设有宣传展示中国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等内容的文化一条巷

文化体育建设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③晨晚练体育活动点正常运行,无被挪用或侵占现象,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无损坏;

④公共设施保管良好,无破损;

⑤无电瓶车私自拉线充电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