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工作人员个人事迹
司法所工作人员个人事迹1龙岩乡地处偏远山区,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北部,东邻贵州从江县,西依我县明伦镇,南连东兴镇,北接驯乐乡,山高谷深,道路崎岖,面积407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万余人。居住着壮、汉、苗、瑶、水、仫佬等6个民族,是环江人口复杂、地域较大、各种矛盾纠纷较多的乡镇。龙岩司法所这几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县司法局的直接领导下,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健全乡、村、屯三级调解网络,积极、认真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工作,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防控体系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一、狠抓组织建设,健全调解网络
人民调解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的第一道防线。几年来,龙岩司法所在县局和乡政府的直接领导下,通过抓调解组织建设,建立起多层次的调解组织结构,健全了调解网络。一是由司法所牵头,成立了龙岩乡司法调解中心、龙岩乡人民调解委员会,加大对全乡矛盾纠纷的调处力度,负责协调、处理全乡重大的、疑难的、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矛盾纠纷。在全乡13个行政、216个屯建立了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村民调解小组,建立、健全乡、村、屯三级调解网络。二是结合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和农村基层体制改革之机,对全乡基层调解组织进行全面调整,加强对调解工作的指导,将一批有调解工作经验、工作责任心强、热心为群众办事和热爱调解工作的同志吸收到调解队伍中来,充实了基层调解队伍力量。三是加强对调解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多年来,龙岩司法所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全乡调解人员培训班,对调解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尤其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的两个《规定》下发以来,他们经常组织调解员们进行学习,使广大调解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抓调解组织建设,近几年来,全乡各种矛盾纠纷案件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为97%以上,做到了小事不出屯,中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调解队伍成为了化解当地社会矛盾、宣传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全乡没有一件因民间纠纷引起群体性上访、群体性械斗或民转刑案件发生,人民调解工作成为该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把握有利时机,及时化解矛盾
为将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工作方针落到实处,龙岩乡司法所坚持每两月组织各村调解工作领导召开一次会议,及时做好各时期农村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纠纷苗头,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化解。对排查出或已发生的纠纷案情复杂且涉及人数较多的,及时介入调解纠纷。如如二00四年十二月十六日晚,龙岩中学学生下晚自习回家,板仁屯初中一年级四个学生刚走出校门不到200米,就被甲棒屯几个已辍学在家的学生和社会青年用木棍追打,三个受轻微伤,一个受重伤,当时派出所没有人在家,接到报案后,他和乡府领导一道,及时组织人员,送伤员去医院治疗,护送其他学生回家,并追找凶手,直到凌晨一点多钟才回家休息。第二天一早,板仁屯群众群情激愤,纷纷到学校门口守候,一见到甲棒屯的学生,就想报复,事态激剧恶化。在这千钧一发之时,他及时向乡政府报告,同时和乡府干部、中学教师兵分两路,分别做板仁屯群众和甲棒屯群众的思想工作,把两边及时疏散,并深入两屯作进一步的思想工作,动员受伤学生家长要冷静、理智,以免事态扩大,要求甲棒屯有关家长先拿出第一笔资金四仟伍佰元给重伤者治疗,至于事后对凶手的处理,则交由派出所根据有关法律作相应的处罚,不能影响其他学生的正常上课,双方才逐渐平息下来,避免了一场即将爆发的群体性流血事件。
2003年7月,东兴至龙岩公路扩建,甲棒屯二十多人仍按照往常到上盘屯壮头石帽坡公路边炸石出卖,上盘屯群众立即出面干涉,引起局部械斗。接到报警后,司法所与派出所、综治、土管等部门联合行动,及时制止、疏导,控制事态发展,随后还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化干戈为玉帛,顺利地解决此事,赢得群众的赞许。随着改革和经济调整的不断深入,农村因土地、山林等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也不断增多。有的因为人均拥有自然资源不同,有的是因为权属主体意识增强,有的是权属证书不具体,有的是大集体时期遗留下来的后遗症,有的是农村宗族势力抬头,各种不同的原因,引发各种复杂的纠纷,该司法所始终站在处纠的第一线,爬山涉水,田间地头,无处不留司法所干警的身影,通过反复解释、动员、宣传、调解、处理,一一化解矛盾。这四年来,该司法所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308人次,提供法律咨询640人次,代写法律文书106起,出庭代理38起,指导人民调解386起,调解民间纠纷127起,由于预防民间纠纷激化工作做得好,几年没有发生因调解不及时而出现激化事件,也没有因调解不当而发生民转刑案件和非正常死亡事件,有效地维护龙岩的社会稳定。
三、调解普法两结合,标本兼治见效果
通过工作实践,该所深刻地体会到,领导重视是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前提,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组织机构是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保证,加强调解队伍培训,提高业务能力,是搞好人民调解工作的基础,做好民间纠纷调解,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是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关键,但更深刻地认识到:调处已发生的矛盾和纠纷,只是调解工作治标,更重要的治本工作则要通过抓好公民的普法学习教育来提高公民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从而更加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的发生。一是该所干警常年坚持到学校作法律知识讲座,以案释法,利用中小学生身边的案例解释法律,产生良好的效果。如2004年6月,龙岩乡良兴小学五年级一位女同学,在下课期间,受同班互相追逐的男同学吴更、韦小松等冲撞而受伤,由于没有投保,双方家长与学校为医疗费争论不休。该所干警利用到该校讲座之机,召集三方,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依法调解,顺利解决此事,学校和家长都比较满意,纷纷表示:还是司法好。二是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法制宣传。在每年法制宣传月活动中,都由分管政法的乡党委副书记领头,由司法所具体负责,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横挂大幅横额,张贴标语,开展法律咨询,利用墙报、版板、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法律知识。特别是针对三大纠纷的调解程序,土地承包法、婚姻登记条例、交通法及实施细则等,简明地在街头列举、公示,使群众一目了然,方便了人民群众,有效提高了公民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和诚信待人的意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矛盾纠纷、劳资纠纷的发生和群众集体上访,有效地维护了当地的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
司法所工作人员个人事迹2半年来,在区司法局、小山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个人优势,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的工作计划和领导交办的临时工作任务,为街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一定贡献。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
1、积极参加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武装自己,指导个人的工作实践,敢于创新工作方法。
2、为了加强司法所与社区工作人员、居民群众联系,提高工作效率,主办了司法所建设、社区工作信息、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安置帮教社区矫正、人民调解、依法治街社区依法治理、法律咨询、司法所上站学习等十几个栏目。加强了对社区工作的指导,也给社区干部一个交流工作经验,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最突出的作用在于方便了干部群众的法律咨询,规范了司法所服务行为。凡是境内干部居民向司法所咨询法律问题,小山司法所都会给一份较规范的法律咨询意见书。
3、改进了司法所上站学习的形式。司法所上站的地点由办事处改为居委会,支持和主讲由司法所长改为社区工作人员,方式由开会授课式改为工作经验介绍、讨论的方式。司法所只是侧面指导。这样大大调动了社区干部的积极性和工作的主动性。
二、规范了司法所对社区人民调委会工作的指导
司法所利用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的机会,专门对社区人民调解员进行了培训。新当选的居委会干部对人民调委会的性质、任务、工作原则、工作方法有了新的认识。上半年,司法所组织了两次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指导社区调委会化解纠纷13件,直接参与社区调委会调处矛盾纠纷1起。规范了街道人民调委会的工作记录。
三、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活动
小山司法所组织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法治宣传月活动,有利配合了全街社区居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在五个社区先后举办《居民上访要依法进行》的专题法制讲座。发放《依法文明信访读本》600多册。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释解人员是社会的失足人员,是某种程度上犯罪违法的人员,帮教工作意义重大。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抓落实:
1、在登记在册的基础上,对释解人员进行贴心谈话,做好谈话记录,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以帮助就业、办理低保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2、定期入户走访,通过思想教育,观察访问,做到延伸服务;3、通过邻居、亲属、朋友、原单位,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做到疏而不漏;4、落实一帮一措施,对一些较轻违法释解人员,施行司法干警、社区干部一帮一的辅助监督帮教,对较重点的违法释解人员,以公安派出所民警为主,进行五位一体的一帮一重点帮教;5、组织释解人员参加司法机关举办的现身说法大会,加深对违法犯罪行为的认识,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目前,辖区共有帮教工作志愿者130多人,建档率达100%,帮教率98%,通过各种渠道,安排释解人员就业11人,办理最低生活保障1人,医疗救助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