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水才事迹体会
学习杨水才精神争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
近日,组织部机关全部干部职工到许昌市杨水才纪念馆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讲解员认真、详实的讲解,观看一幅幅生动、精彩的图片,端详杨水才同志生前用过的一件件遗物„„感触颇多,受益菲浅,特别是杨水才“小车不倒只管推,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干革命”的豪言壮语更让人激情澎湃,情难自抑。他带领党员群众,挖塘治岗,唱响了“小车不倒只管推”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有效解决了农业灌溉难题;为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他苦学果树嫁接技术,带病嫁接树苗,不止一次晕倒在苗圃里,硬是带领群众完成了几万株树苗的嫁接任务;他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发扬“抗大”精神,带领师生奋战40天,打坯5万块,建房21间、开荒20多亩,建设桂村农中,培养了大批新型农民;他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头,全村困难户、五保户情况他了如指掌,谁家缺吃少穿,他都能第一时间帮助解决,被群众称为“贫下中农的贴心人”。《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央级媒体先后对杨水才同志先进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成为20世纪70年代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虽然杨水才同志已经离开我们近半年世纪,但他的精神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我们要学习和发扬“水才”精神,牢记党的宗旨,强化群众观念,积极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争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学习他紧跟党走、对党忠诚的精神,争做坚定信念的表率。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作为一名普通干部,要积极深入基层,善于创新,勇于探索,敢于面对党员群众,直面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不回避矛盾,多听基层意见建议,汲取群众智慧,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走到群众中去,了解基层对组织工作、党建工作的看法,做到察实情,掌握第一手资料。工作中,要杜绝铺张浪费、奢糜之风,做到不比待遇比奉献、不比条件比成绩,进一步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学习他脚踏实地、一心为民的精神,争做服务群众的表率。杨水才同志从参加解放革命战争,到任职水道杨村,不变的是一心一意为群众谋福祉的信念和决心。公社领导为他送去的药品,他转身带给了同样患病的杨万顺;水道杨遭水灾,他不顾自家房屋将要倒塌的危险,挨家挨户排查险情,及时把王翠妮、张爱莲两家人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杨水才关心集体、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
作为一名普通干部,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要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在工作中,要提升服务意识,秉持群众至上服务理念,对党员群众做到嘴巴甜一点、微笑多一点、服务优一点、做事好一点,把组织部门真正打造成为干部之家、党员之家、人才之家。要不定期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开展包村联户、结对帮扶活动,与群众同甘共苦,干农家活、吃农家饭、察农家情、解农家忧,实打实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争做为民服务的表率。学习他坚持原则、大公无私的精神,争做清正廉洁的表率。杨水才坚持原则、严守纪律,在他人看来或许已经有些“不近人情”。他侄儿吃了果园里的两个已经坏了桃子,他掏出1角钱让侄儿交给了大队会计;他弟弟移栽了苗圃一棵杏树苗,他严厉批评了弟弟,并重新把树苗移了回去。正是这一次又一次“不近人情”的举动,群众感受到了杨水才可爱之处和大公无私的高尚品格。作为一名普通干部,要学习杨水才敢于坚持原则、清正廉洁的精神,在工作中要敢于坚持原则,勇于同不良社会风气作斗争,坚守组工纪律、严防道德防线,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要发扬普通干部—党性最强的干部的优良传统,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