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
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城镇的建设与探析
(中经评论·北京)时间:2014-05-04
[摘要]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如土地资源承载压力加大,工业污染危害日益加重,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破坏严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城镇发展带来的污染日趋严重和扩散,成为当今世界最难对付和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城镇经济发展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造成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失衡。文章根据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对生态城镇的建设加以探讨分析。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李克强更在多个场合强调“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中国城镇化率2011年首次突破50%,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日本等国家花了大约15~45年的时间把城镇化率从50%提高到70%,就我国的国情而言,要达到70%的城镇化率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根据中国的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历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依次为12.84%、17.58%、20.43%、25.84%、35.39%和49.68%。这一数据说明,从世界城市化过程的三阶段来看,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城市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当前,城镇化已成为我国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然而,在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进程巾,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是维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实践表明,城镇化进程加快给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显著的压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促进社会现代化加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催生了各种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3.5%以上,中国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等。这些折射出党中央、国务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决心。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要遵循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建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同时,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问题。
二、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我国面临着生产生活污染叠加,点、线、面源污染共存,新旧污染物交织,水、气、土污染相互影响的复杂态势,生态经济系统呈现无序化和非持续性,出现了城镇化与区域环境要素不协调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城镇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环境污染加剧
工业化带来城镇化,城镇化带来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聚集,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等失去原有的较低水平的动态平衡,显现出发展中的矛盾。一是在大城市,由于历史的原因,工业企业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一些企业布置在城市中,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些企业逐渐被居民区包围,形成居民和企业的矛盾;二是在小城镇,一些不规范的乡镇企业的发展,虽然吸纳了一定的富余劳动力促进了城镇化发展,但这些工业企业结构偏重,技术含量低,高能耗、高排放问题突出,形成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这些结构性和布局性污染,导致一些城市环境质量日益恶化,削弱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功能。此外,在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具有发展软环境的巨大优势,它们利用发展中国家急于发展经济而不顾环境危害的现状,将污染转移,不仅有污染型的企业,甚至是废旧物和垃圾,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2005年,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359.5亿吨,工业周体废弃物13.4亿吨,城市生活垃圾1.6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549.4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14.2万吨。2006年各项指标继续增长,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594万吨,比2005年增长1.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31万吨,增长1.2%。
(二)水污染与缺水问题并存
水资源是各种资源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它与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城市用水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同时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的威胁在不断加剧。产业发展粗放增长,使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可用淡水急剧减少。同时,地表水环境容量十分有限,除大江大河外,多数支流污染物排放已超过环境容量,水质型缺水现象突出。主要水库、湖泊的水质大部分不能满足功能区划要求,城市内湖和纳污河渠几乎全部受到严重污染。江苏太湖和安徽巢湖大规模爆发的蓝藻,正是水污染问题不断恶化、积重难返的表现。2006年,我国海域总体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全国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4.9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约1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污染海域面积约为2.9万平方公里。2008年水资源总量下降,用水总量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2008年水资源总量2712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4%;人均水资源2048立方米,增加6.9%。2008年总用水量584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4%。其中,生活用水增长0.6%,工业用水增长1.8%,农业用水减少0.2%,生态补水减少0.7%。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231.8立方米,比2007年下降7.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30.3立方米,下降7.0%。人均用水量440.9立方米,下降0.1%。
(三)矿产、能源等要素的制约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跨人生态文明时代。众所周知,工业革命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解放和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恶化。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污染治理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和关注的大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亦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挑战。当务之急是如何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加紧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国内形势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利用适度,会促进城镇经济发展;利用过度,就会阻碍城镇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发展规律。也就是说,就城镇经济发展而言,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就城镇生态环境建设而言,它又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一方面,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出现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历史经验表明,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也不断增强,人类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城镇社会经济现代化也呈加速发展态势。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也同时带来了对城镇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损失。
从哲学角度分析,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一方面,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如西欧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同时,城镇生态环境建设质量也很高,这就是一个典型例证。问题是如何正确把握其“促进作用”的一面。大量的事实也表明,加速城镇化发展并不必然地导致城镇生态环境恶化,只要坚持生态环境基本国策和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城镇生态环境非但不会遭到破坏和损失,反而会有助于城镇生态环境的建设。另一方面,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对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又具有反作用。当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滞后于城镇化发展时,就会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当城镇生态环境建设超过城镇化发展速度时,就会使之成为一种社会负担,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严重浪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动态耦合关系,当城镇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环境压力也随之增大,同时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逐步增强,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逐步走向适应与协调。城镇化水平的高低,通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而城镇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则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牛活质量优劣。城镇化是一种过程性概念,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一种变化过程;生态环境则是一种描述性概念,所反映的是一种事物现实状态。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其内容包括城镇人口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与城镇数量的增加;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观念和方针密切相关,其内容包括对城镇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等人工化的城镇综合体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尤其是针对既存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的缺陷和已经遭受到的种种破坏,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手段积极进行整合、治理与建设,弥补环境建设的不足与缺陷,纠正生态发展的畸形与偏差,恢复、重建和创新城镇生态环境的系统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