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娄底市地处湖南中部,是湖南中部农业经济欠发达地区,娄底本身城乡差别也较明显。但在改革开放以来,娄底的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民的文化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文化知识在农村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农村文化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繁荣。但娄底农村文化事业的并不像娄底农村经济社会那样发展得那么有实效,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跟不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而这样的问题也日益突显,这几乎是整个娄底乡镇的通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教育水平不高。一些传统文化和习惯在人们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农村低俗文化、迷信等一直挥散不去,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小农意识依然存在。这不仅使广大农民精神空虚、身心受害、意志衰退,而且严重扰乱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秩序,成为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比如不是农忙季节的时候,都喜欢聚众赌博;高素质人才不愿回家乡,造成农村教育水平低等等。

二、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不够。文化产品质量不高,产业基础薄弱,许多乡镇文化设施相当落后,娄底市90%的村无农村公共设施,乡镇文化站、广播站如同虚设,有些甚至连图书馆、礼堂都没有,农民在有空闲的时候没有地方可消遣,精神文化生活相当单调,部分农村“一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八个月赌钱”的现象非常普遍。

三、管理不到位。目前,乡镇文化站“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枚章子”的现象非常普遍,文化专干的地位不高、福利待遇也差,文化队伍缺乏专业业务知识。乡镇文化干部开展本职文化工作没有主动性,一般都被乡镇政府安排在其他日常行政事务中,每年除指定必须参加的文化活动外,很少开展文化业务工作,有的连基本的农村文物保护、农村文化市场引导与管理、民间艺术的挖掘与整理等工作职能都搁置一旁,不理不管,这就使得文化站职能职责不清晰,分工不明确。

照这样的情况来看,要振兴娄底农村文化,繁荣娄底农村文化市场,就要从面临的种种问题入手,找到了问题的源头就有了解决的办法。

首先,要进行精神培育。新时期农村精神,是农村文化的灵魂。党的基本路线内容是农村精神的核心和基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要在乡村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引导农村文化积极向上二要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现在许多大学选调生被派往各村学习工作,这就给我们农村文化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三要继续送文化下乡,抓好全年特别是农闲时节文化下乡活动,将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送到基层,特别是还要要选派专业人员进村入户,充分挖掘乡土人才的潜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挑起开展健康文化活动的大梁

其次,要加大投入。一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主要体现在街道、乡镇文化站、居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村文化室等方面,这是农村文化建设最基本的保障二要抓好农村科技投入。比如一些书报发行设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报刊、图书在农村消费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广播影视设施,普及各乡镇的农村有线广播,要办好县级电视台和乡、镇转播台、电视站,提高群众的收视率。三要注重人才投入。要及时发现和培养一些热衷于农村文化事业并有一技之长的文化骨干和乡土人才,并在精神和物质上予以鼓励,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最后,要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一是要吸收高素质、专业对口人员进入文化队伍二要对现有文化站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克服当前存在的认识不清、专业不专、队伍不稳等倾向,确定自己工作职责,确保人尽其才三要加大对农村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农村文化工作者到城市参加学习和培训,提高产业队伍素质;要重视农村文化骨干,特别是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城市文化人才到农村扎根创业

要建设我们娄底这个美丽的家园不仅仅需要发展经济,同时也少不了精神生活的需要。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立足于娄底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减少城乡文化的差距,科学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奋力开拓娄底农村文化建设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简介:石海燕(1981—),女,娄底市娄星区石井镇文化站工作人员,邮箱:hnldshy@163.com。电话:15873824116

第二篇。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山东省文登市按照既鼓农民“钱袋”又富农民“脑袋”的思路,重视维护农民的文化权益,尊重农民的精神追求,致力解决农民的“文化温饱”,有力地加强了农

村文化建设。

一、构建文化体系,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从根本上说,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要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登市立足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大力构筑农村文化体系。

构建农村文化网络体系。文登市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农村社会总体发展规划,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任主任的社会文化工作委员会,协调指导全市的农村文化工作,发挥宣传、文化、科技、教育、妇联、团委等市直部门和群众团体的职能作用,实行上下联动,齐抓共促;镇级成立文体站,建立文化活动中心,配备工作人员和基层文化辅导员,组织和指导农村开展文化活动;健全村级群众团体和各种组织,建设农村文化大院。经过这样的努力,全市形成了市、镇、村三级文化网络体系,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

建立农村文化责任体系。文登市将农村文化建设的任务细化、量化,作为市、镇领导任期责任目标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奖惩兑现。各镇、村把农村文化工作同农村干部的工资、奖金挂钩,实行文化工作与经济工作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验收,为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

健全农村文化投入机制。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投入是难点,也是关键。为此,文登市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投资保障机制,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活动经费支出,确保农村文化建设资金不低于当年财政总支出的2%;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新模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二、坚持三级联动,搭建农村文化载体

文化设施落后、文化阵地匮乏,是农村文化单调乏味的主要原因。文登市坚持市、镇、村三级联动,为农民参加文化活动提供场所、搭建载体。

市级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抓好一批龙头。近几年,文登市投资2亿多元,先后建起了市中文化广场、召文台公园、抱龙河公园等一批现代化文化设施。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的市中文化广场,占地5万平方米,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节日不闲场,被山东省委宣传部评为“优秀文化广场”。2004年,市财政投资40余万元,建成山东省第一家县市级电子阅览室,购置48000册电子图书,并加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图书馆每年接待读者20余万人次,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一级馆”。

镇级强化示范引导职能,重点建好“一个中心”。文登市结合小城镇建设,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要求每一个镇规划建设一处包括影剧院、图书馆、农民夜校和各类游艺室在内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现在,全市14个镇全部建起了镇文化中心,11个镇建起了文化广场,7个镇建起了投资300万元以上的农民文化宫。高村镇自筹资金70万元,修建了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青龙河公园。开园当天,20多个村自发组成文艺演出队前来助阵演出,像过节一样热闹。

村级突出经济实用原则,重点管好“两网、一院、一室”。“两网”是指有线电视网和远程教育网。文登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有线电视网,全市有线电视进村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96%,成为全国第一个采用光缆远距离传输、村村通有线电视的县级市。市电视台还专门开办了农科频道,定期播放政策、农技、卫生保健等方面的节目。另外,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在全市872个村(居)全部建起远程教育设施,实现资源共享、一网多用。“一院”是指在全市农村开展创建文化大院的活动。一到农闲季节,人们就自发地聚集到大院中来,看戏跳舞,打球下棋,吹拉弹唱。戏迷们都说:“过去一听到麻将响,手就痒痒;现在一听胡琴响,嗓子就痒痒。”目前,全市已有200多个村建起了较高档次的文化大院。龙山路街道办事处西楼居委会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了可容纳1400多人的大剧场,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一室”是指建立农村图书室,旨在倡导全民读书活动,设立家庭图书角,培养知识型农民,鼓励群众“少抽一盒烟,少喝一瓶酒,多买一本书,多学一点科学文化知识”。如今,全市农村藏书超过5000册的图书室40个,藏书500册以上的图书室426个,总藏书量达220万册。泽库镇地处沿海,渔民长期出海打鱼,生活乏味。针对这种实际,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各村建立“海上图书室”,渔船出海前送上一个流动图书箱,一箱50册书,一个航次一更换。捕捞之余,摇惯

第三篇:加强我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夯实党风廉政建设基础

——加强我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条件,直接关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我市现有180个乡镇,1721个

村委会,340余万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70%以上。2009年,全市在去年1473个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建设的基础上又新增1134个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因此,加强我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推进我市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市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来的奋起赶超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国家和省里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开展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始终坚持“关口前移、教育于前、防范在先”的原则,以推进农村廉政文化活动为载体,切实采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狠抓基层党风党纪教育,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大宣教”工作格局。各级基层党委、政府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继续深化村务、政务公开工作,全面实行民主理财制度,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明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财务管理混乱。在集体资产方面,存在账实不符、非法转让、无偿出借等问题;在债权债务方面,存在个别干部利用职权长期占用集体资金、拖欠承包费和宅基地收入款不及时入账、债权债务底数不清等问题;在收支方面,存在收入不入账、多报开支、白条下账、坐收坐支、挪用公款、随意报账、公款私存等问题;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村会计出纳“一身兼”、财务账目不连续、干部大包大揽建设项目和资金、财会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二是违规公款招待。虽然上级要求实行村级零招待费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公款招待的现象屡有发生。一些乡村干部以外出开会、办事、招待上级领导等名义,公款吃喝,铺张浪费,有些甚至办私事也以招待费名义从村财务中列支。三是办事优亲厚友。有的乡村干部对计划生育指标分配、救济救灾款物和宅基地审批等“好事”,不经集体研究,也不征求群众意见,自作主张优先安排给亲朋好友;对与自己意见不合、关系不亲的人不管不顾,甚至故意刁难、打击报复。使国家对农民的一些救济政策没有真正落实到需要救济的人身上。四是违法随意施政。有的农村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在换届之前,将集体与村民签订的承包合同期限由短改长,承包金由高改低,从中牟利。五是拉帮结派贿选。当前不少村,尤其是集体经济较为富裕的村,在村委换届直选中存在违反规定拉选票的问题。有的村干部拉帮结派,利用宗族势力排挤竞选对手,有的允诺当选后对选民给予“好处”,甚至有的出钱买选票,搞贿选。

笔者认为,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滞后,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理想。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特别是受各农户自主经营的影响,农村基层的党风廉政教育基本上仍停留在口头和书本上,宣传教育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加之农村基层党员本身知识水平有限,所以很难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二是农村基层村务、政务公开力度名高实不高,透明度不够强,群众参与集体事务管理的民主作用发挥不充分。一些农村基层组织不健全,制度不完善、不规范,少数党员干部不照章办事,集体事务只局限于少数人参与,特别是与群众贴身利益相关的事,不公开、不透明,甚至于暗箱操作,从而引发党群、干群矛盾。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村村务、政务长期不公开,特别是财务不公开,或者形式性简单地张榜公布,群众难以了解详情,意见很大。三是党员干部的素质参差不齐,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好。由于农业税取消,大部分乡村全年没有收入或者收入很少,致使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常年没有活动,其作用难以发挥或者发挥不明显。有的村支部和村委会各唱各的调,有的甚至唱“对台戏”,遇到有利的事,争着抢着干,遇到困难和问题,则相互推诿扯皮,制约了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部分党员干部由于年龄偏大或者文化程度低,又不注重学习等原因,素质明显偏低,特别是一些农村财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缺乏,胜任不了岗位需要。四是党纪法规知识缺乏,党内监督制度不健全。由于长期不注重教育学习,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党纪法规知识缺乏,以权谋私、公款吃喝、忽悠百姓、拉帮结派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

的形象。一些村级组织的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手段不够健全和完善,加之乡镇纪委全年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搞乡镇其它中心工作,纪检监察工作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使得乡镇纪委对村干部的有效监督显得乏力。五是一些遗留问题成为影响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一些地方过去在征收农业税、农林特产税过程中,部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为了完成任务,有

的个人垫资,有的挪用其它资金。取消农业税以后,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有的村干部就将土地承包款或者集体企业收益转移支付,引起群众不满,也影响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抓好我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加强我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需要明确责任,创新思路、落实措施,常抓不懈,建立健全符合实际的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最终要靠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去贯彻实施。因此,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是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要与时俱进,拓宽视野,不拘一格选拔培养农村基层干部。继续鼓励、下派优秀干部到农村基层工作,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要拓宽基层选人用人的范围,大胆选拔、吸收知识分子、科技户、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等自身带头致富,又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人才充实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同时要适当提高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干部的福利待遇,探索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二)加强教育,夯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基础。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与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摸清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及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党风廉政建设入手,研究提出治理措施,并切实抓好落实。要突出抓好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党纪政纪条规和法律法规教育,真正做到经常抓、反复抓。要注意改进教育的形式,因地制宜,采用农村党员易于接受、乐于参加、丰富多彩的入耳、入脑、入心的教育形式,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要加大正面宣传教育的力度,充分发挥优秀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要不断健全教育培训机制,有规划、有组织、分层次地抓好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并将教育培训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坚持下来,夯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基础。

(三)深化改革,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制度建设。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深化体制机制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基层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一是积极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与农村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拒腐防变的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二是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继续推进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制度,完善村民民主理财制度,推行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完善集体资产监管办法,规范农村集体资产出让、租赁、承包和资源开发利用,实行公开竞价和招标投标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服务方式。三是健全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两推一选”和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制度,加强对选举重点环节的工作指导和监督。完善村“两委”议事规则,进一步健全党员议事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逐步推行村民代表会议常设制。四是健全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农村基层党务公开制度。健全乡镇政务公开工作机制,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联动机制。积极推行村民点题公开、建立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信息平台等,实行村务公开答疑纠错的监督制度,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研究制定有关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规范农村基层党务公开内容、程序和形式。

(四)强化监督,促使农村基层干部正确行使权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履行监督职责,严格执行各项监督制度。一是制定和完善乡(镇)、村干部和基层站所工作人员具体行为规范,健全乡镇领导班子议事规则,推行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二是积极推行乡(镇)、村主要领导勤政廉政承诺制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全面推行村干部勤廉双述、村民询问质询和定期评议制度,探索聘请农村廉政监督员、建立村级监督组织等监督形式。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三是深化基层站所办事公开工作,推进基层站所民主评议活动。整合行政机关和基层站所服务职能,结合实际在乡(镇)、村建立便民服务机构,提供代理服务。健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四是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进一步规范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工作,在全市统一编制村务公开目录,凡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都应按照一定方式公开,并对公开内容、公开程序、公开时间和审核要求等进行规范,不断增加权力运作和行政行为的透明度,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五)加大力度,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基层党委、政府要支持纪检监察工作。一是从人员、经费上给予支持保证,为纪检监察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切实保障纪委履行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职责二是切实解决基层纪检干部兼职过多的问题,确保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正常、有序、有效开展。要逐步加大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力度,建立健全乡镇纪委书记述职考核、工作督查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不断提高乡镇纪委的履职意识和能力。三是县(市、区)纪委要加强对乡镇办案工作的指导和协调,统筹乡镇纪委的办案力量,优化整合纪检监察干部力量布局四是灵活采取联合办案、异地办案等形式,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重点查处在村级财务管理、宅基地审批、土地矿产资源开发承发包等过程中发生的以权谋私案件,截留、挪用、侵占、贪污强农惠农资金和征地补偿款案件,侵占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案件,涉及加重农民负担恶性案件,村级组织选举中的“贿选”案件,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案件等,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还需努力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我市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证,为我市在争得应有地位的过程中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第四篇: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非只是文化建设本身固有的,而是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是国家整体发展背景的反映。因此,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时,我们不能就文化而谈文化,而必须从社会、经济等更大的背景来观察和分析农村基层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比如我们贫困地区要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目前既要靠地方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也要靠当地文化单位的自身努力,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农村文化事业或捐助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渐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投资新体制。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则有赖于地方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因此,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必须与农村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文化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根据张家界永定区土家风情园、秀华山馆、军声画院等民营文化实体的成功经验,在农村发展、扶植各具特色的以经营为主的文化中心户,应该不失为可行之法。建立文化中心户健康的、长效的运行机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以经营为主,在经营中发展生存;要突出特色;要根据群众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搞好文化经营服务;要以自建为主,援建为辅;要制定扶植文化中心户发展的优惠政策。

三是要转变思想,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以往开展的送演出、送戏、送书、送科技下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对文化的渴求,也不失为城市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一种好形式。但是,仅仅“送”是不够的,在很多时候,“送”对农民来说都是一种“喂食”式的帮助,你送什么,农民接收什么,从文化的表现形式到新产品种类,选择余地不大,针对性也不强,长此以往,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就不高了。事实上,群众不但是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受益者,更是实践者。因此,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必须突出群众这个主体,要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与群众素质紧密结合。要根据群众的承受能力和意愿来进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变群众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增强农村基层文化活动的内在动力,使广大群众在广泛参与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