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精神文明创建经验材料

两年来,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院中心工作,立足检察职能,以提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为根本,以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局为重点,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主题实践活动为主线,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较好地促进各项检察工作创新开展。在-文明创建工作中,检察院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标兵。

一、以人为本,提升素质,大力加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打牢文明创建工作的根基

一是认真抓好各项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全体干警思想政治素养。突出“以人为本,创新形式,丰富内容,统筹结合”的理念,积极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全体检察人员的文明素养,推动了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组织开展检察官宣誓、邀请检察英模作报告,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参观院史展,开展纪念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深入宣讲人民检察创建80年、北京市检察院成立60年来的光荣历程和检察英模执法为民的先进事迹,对检察人员进行光荣传统、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执法为民教育,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树立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

二是切实抓好机关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习贯彻上级关于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的部署,制定检察院机关党的建设意见,改选机关党委,进一步健全机关党委的组织建设。组织开展检察长上党课及党务知识系列培训活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推进“五好党支部”建设,组织开展“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评选表彰活动、主题党日活动,切实提高全体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不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积极开展岗位技能比武活动,不断提高检察人员执法办案水平。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大规模的业务技能及综合素能培训和岗位练兵及技能竞赛等活动,组织开展了以“学习之星”、“公诉之星”、“办案之星”、“写作之星”、“文明之星”为主要内容的“五星”评比活动,进一步培养了一批检察专业人才,检察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达到了进一步端正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法律监督能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效果,为推动各项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首都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北京市检察机关第四届检察技能比武活动中,检察院有21名干警分别获得不同项目的好成绩,全院总成绩郊区院排名第一,被授予组织奖。

四是大力加强检察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全体干警的文化素养。积极参加高检院、市委政法委和市院组织的庆“七一”报告会、第五届检察风采摄影书画比赛、创先争优征文活动、区文明办组织的“党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把一切献给党”歌咏比赛、“旗帜颂”庆“七一”文艺汇演活动、人民检察80年辉煌历程书画摄影展览和文艺晚会等系列宣传活动。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开展了二月新春、五月鲜花、工间操、春季运动会、太极拳、篮球比赛、“模拟长征路”登山比赛等活动。积极参加了区第四届“天竺杯”红歌合唱邀请赛,并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体现了检察院干警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精神风貌。组织青年干警参加全市检察机关“恪守检察职业道德、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主题演讲比赛,并获得优秀奖和组织奖。

二、延伸职能,创新服务,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突出文明创建工作的成效

一是提高服务意识,创新工作制度。把服务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检察工作服务大局的首要任务,制定出台了《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意见》,从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等17个方面提出11项具体意见并予以分解落实,切实提高了检察人员服务大局意识。坚持检察长联系镇、村制度,深入全区19个镇与120余名镇、村干部进行了座谈,了解镇、村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状况以及对检察机关的司法需求,积极做好司法服务和保障。

二是搭建服务平台,延伸检察触角。把检察职能向农村基层延伸,在区南彩镇设立首家检察官工作室,共接待来访群众60余人次,进行检察职能宣传30余次,与地方政府共同化解矛盾纠纷5件,实现了检力下沉,提高了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和知晓率。发挥检察机关的职能优势,积极参与全区政法系统500干警下基层为民实践活动,选派以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为主的40名检察官深入社区和农村,征集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增强了服务的针对性,使检察工作更加贴近群众。

三是强化服务效果,开展专项工作。开展服务拆迁专项工作,以北京现代三厂占地、市重点挂帐村天竺村拆迁等为重点,坚持“及时介入、全程跟进”,以走访座谈调研、提出检察建议、开展警示教育、编印法律手册等形式,为保障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法律服务。开展服务农村两委换届选举专项工作,与区经管站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工作通报制度,在“两委”换届选举检察院精神文明创建经验材料第2页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一是抓住重点内容,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围绕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进行宣传。结合检察院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服务拆迁、化解矛盾等工作进行有重点的宣传。邀请了检察日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京郊日报等十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召开了扎实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新闻发布会,向与会新闻媒体记者通报了检察院深化三项重点工作的创新举措、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围绕检察院行刑衔接信息共享平台搭建成功并运行,撰写稿件宣传此项工作的做法,并邀请检察日报、首都政法网等媒体来院进行采访。同时,对各业务部门的新制度、新举措及时进行宣传报道。如控申部门的检察官工作室揭牌仪式、举报宣传周活动、公诉部门的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监所部门的约见检察官制度、侦监部门的行刑衔接制度,都采用与区内外媒体事先沟通、集中报道等方式,宣传检察院业务工作新举措。同时,对检察院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进行报道。

二是广泛搭建宣传平台,努力开辟宣传渠道。在院党组的重视下,召开了加强宣传工作座谈会,与广电中心领导进行了座谈,就搭建平台、加大区内媒体宣传力度等事项达成一致意见。与电视台、广播电台加强合作,搭建开通了四个平台。对外实行新闻顾问聘任制,与检察日报、首都政法网等八家媒体建立长期联系机制。通过充分整合宣传资源,切实加大“检务公开”力度,不断增强检察机关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是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提高宣传水平。邀请市院组宣处干部为专兼职通讯员进行了专门的新闻写作技巧培训,并就市院平台、内参投稿等事项与通讯员进行沟通和交流。派出专职通讯员到检察日报社学习培训,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修改宣传考核标准,进一步科学量化宣传任务指标,规范专兼职通讯员职责,加大对通讯员的激励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