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雨城区生态文明观念调查心得

姓名班级:学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态环境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生态文明也越来越重要。所谓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自身发展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是尊重自然,维护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其实现途径是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可持续的生存方式和消费方式;其最终目标是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秩序。

为此,我们小组以“雅安市雨城区居民生态文明观念”为主题自制了一份调查问卷,在2012年10月19日对雅安市雨城区居民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所有的被调查居民基本还是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用心填写我们的问卷,认真回答我们的每一个问题。从此,可以看出雅安市雨城区居民还是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调查结果中,发现在涉及到为了保护环境,可能会造成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提高,价格就随之提高了,有百分之三十五的居民表示比较愿意接受提高了的价格,随之有百分之二十四的居民表示无所谓,百分之一十七的居民表示非常愿意,但也有一少部分居民不大愿意或者非常不愿意。在所有调查的居民中,有百分之六十五的居民都认为雅安市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整体状况为一般,有百分之一十四的居民认为严重,还有百分之七的居民认为比较严重。说明在雅安虽然是一所旅游城市,但在生态环境方面还是有它不足的地方,还是有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因此,环境保护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政府、企业、媒介、公民缺一不可。而今,全社会的整体环保意识虽有了很大提升,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就算是在雅安市雨城区,也相对有它不足的地方。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雅安市环境破坏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发展引起环境问题恶化。由于雅安市的经济增长迫在眉睫,所以由于经济发展需要以部分环境作代价,而导致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雅安市的旅游文化开发需要,人们只关注了经济增长的数字,而忽略了生态环境呈几何数增长。第二,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高额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处于对立状态。所以,在一定程度,政府很难平衡两者关系。第三,人们自身原因。“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一直就与‘人类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说前期的生态学更多地显示了自然属性的话,那么现代的生态学,则更强烈地显示了它的社会属性这一面。在雅安这座生态相对较完好的旅游城市中,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在相对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人口增长超越了它原本的承受能力。所以庞大的人口数量及快速的增长,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资源短缺,就会无节制的开发,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第四,公众环保意识不敏感。虽然雅安市雨城区居民有一定环保意识,但他们对雅安的环境状况基本是中庸的,对我们很多的环境问题还不是很理解,缺乏主动性。

对于雅安市雨城区目前的环境状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减缓:

一、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需求,应及时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政府的宣传力度。只有这样,环境保护工作才能在法律的配合或强制约束下取得更大成就,加深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比如,城市居民对生活废水和1

垃圾处理的责任,通过经济责任形式来实现,所收的水费、垃圾费等中要包含处理费用,并对那种过剩的用户加大力度,这样爱能体现其承担的责任。“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更加有利于我们的环境保护。第

二、加大法律监督力度。由于我国实行环境保护行政主导,权力相对集中,行政部门自由载量权较大,雅安也不例外,因此法律监督尤为重要。“如果说法治在法律调整机制中是把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实现义务的活动等法律现象聚合起来的重要手段,那么法律监督则是使法治在法律调整各个阶段得到有力保证的重要措施,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严格有力的法律监督,也就没有法治。”可见法律监督的真正价值不是在于形式,而是在于力度。人们群众的监督主要表现为以环境评价制度等为内容的公众参与,而公众参与首先取决于公众环境意识,其次取决于制度的保证,雅安市雨城区在这两个方面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人民群众的监督基本上只具雏形,缺少操作性规范,力度亦有限。第

三、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与守法观念。公民的环境意识与守法观念,不只是普法教育与司法权威方面的原因,必须切实展开系统的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学校教育面向可持续发展,是受教育者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水平和科技知识。要利用在职培训,大众媒体和组织工作组、宣传队下乡等手段进行社会教育。人与自然的关系长期以来被处于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经济关系而不是法律关系,由此,生态环境意识的深入人心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第

四、培养高科技环保产业。如果说科技的不善利用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话,那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还得依靠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其关键是技术和工业设备的研究开发。我的的环保产业仍然在落后的小生产中挣扎,雅安更是不言而喻了。因此,政府要加大投资,为环保产业提供充裕的物质基础。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下,促使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加入到咯城市环保产业的竞争行列。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生产提供丰富的环保产品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综上,为解决雅安市雨城区的生态环境,还是需要提高人民生态环保意识,尊重环境的价值,运用科技和法制的手段来提高环境保护的质量,努力使环保产业提高技术档次,促进雅安市雨城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当然,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探索过程,应遵循和贯彻环境协调发展原则,环境预防原则、污染者负担者、公众参与原则。所以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雅安市雨城区不管是经济还是环境才能更好的发展。

第二篇:雅安市雨城区生态文明观念调查报告雅安市雨城区公民生态文明观念调查报告

摘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全球性的资源短缺和危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生态文明间接、长远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文通过对雅安市雨城区公民进行“生态文明观念”问卷调查采访,就公民取得生态环保信息的途径,对生态文明观念的关心程度、参与程度以及对文

明意识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几方面,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分析结果。

关键词:公民生态文明新能源环境保护

前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文明也就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了更加明确地保护和改善雅安市雨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人民身心的健康,防止机体在环境的影响下变异和退化以及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和保护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的恢复和扩大再生产,利于人民生命活动。因此,本调查小组以“雅安市雨城区公民生态文明观念”为主题,自制了一份调查问卷,2012年10月19日在雅安市雨城区通过走访询问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雅安市雨城区居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共设计了14个问题,主要从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度以及生态文明的践行度等几个维度来展开。文章中会对其一一具体分析。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自身发展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全部努力和取得的全部成果。是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追求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资源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10月19日本小组所有成员一起在雅安市区主干道及一些小的街道上进行了4个小时的实践活动,主要是调查雨城区居民生态文明的意识,在路途中我们还对过往行人的一些行为,比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进行了适当记录。从我们的记录来看,主干道与相对较小的的街道比,由于主干道上清洁设备相对完善一些,大多数人都能将垃圾扔到垃圾桶内。但是,虽然我们的垃圾桶有两格,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放入垃圾箱内的杂物几乎不能被正确的投入所属的格子里。因此能真正爱护环境又能了解物品回收的人是少之又少。而喜欢随地吐痰的更是大有人在。这就导致市区环境差,对城市的建设形成了一道很大的障碍。而在相对较小的街道的话,清洁设备还不完善垃圾箱沿街分布较少,其中一些行人因长时间拿着要丢的物品,有时还未看到垃圾箱而最终仍在了地上。这都与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有着莫大的联系。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人类的历史进程,以往人们总是“人定胜天”,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很少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环境污染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的生存环境时,人们开始考虑到可持续发展问题。在现

1代社会,尽管拟定了有关环保的各种法规,但环保在当今仍然是一个重大问题。大到全球温室效应,小到一条胡同的清洁,可以说环保无处不在,但能不能真正做到却是引人深思的问题。要想做到环保,首先得有环保意识,即是生态文明意识。

在当前雅安市的环境污染与与生态破坏整体状况问题,被调查者中其中有4人认为很严重,2人认为比较严重,4人认为挺好,19人认为一般。

18岁以下17%,,19~30岁24%,31~55岁38%,55岁以上21%.文化程度:小学8%,初中30%,高中17%,中专及大专5%,本科37%,本科以上3%.结果见文中报告)

从我们调查公民对生态文明的定义认识结果来看,有70%的人认为生态文明就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的总和。有27%的人简单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保护环境,有3%的人认为就是讲文明。

对公民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来看,有56%的人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有34%的人认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还有10%的人结合了我们的选项,把各个方面联系起来再考虑,他们还认为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从公民对生态文明的定义和他们对建设生态文明意义结果分析,公民对生态

文明的认识还只是片面的、不完全的,还具有欠缺性。而事实上,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自身发展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是尊重自然,维护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其实现途径是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其最终目标是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秩序。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参考文献:

百度文库—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调查分析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研究调查报告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量研究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研究调查报告我国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中国共产党新闻-人们网—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