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诚和爱心,擦亮控申工作这扇窗(检察院演讲)
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石首市人民检察院的一名干警。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我院控申科长王华秋同志的事迹,题目是。
控告申诉科是人民检察院的窗口,又是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些年来,王华秋同志以院为家,与控申科的同志们一道,甘于服务,乐于奉献,用真诚和爱心,擦亮了控申工作这扇窗,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多次被省院、荆州市院评为“一流科室”、“先进单位”,先后三次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文明接待室”称号。
回首走过的历程,王华秋同志的身后是一路风雨一路情.
王华秋同志自1988年担任法纪科长以来,历任过反贪局长、批捕科长,还是石首市检察院十几年的老检委委员。1999年,院党组为了加强窗口建设,需要挑选一名得力的干部担任控申科长。谁能横刀立马。院领导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为人朴实的王华秋同志。但是从局长到科长,这可不是一个称谓的简单转变哟。会不会让他觉得有些转不过弯来。领导试着跟他谈话,得到的却是王华秋同志爽朗的回答:“检察官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上任伊始,王华秋同志就动开了脑筋。控申科一共5名同志,年龄最大的59岁,最小的46岁,平均年龄56。4岁。如何才能带好这个团队,不辱使命,创出控申工作一片天。他决定从加强规范化建设入手,建立新的运作机制。为此,他带队走访考察了周边七、八个县市控申科,形成了一整套控申工作的新举措。制定了接待人员首办责任制,严格控申举报线索程序化管理,全面改进举报信访工作方法,把接待窗口进一步向前延伸,从而使我院控申工作有了一个更高的起点。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历史遗留问题是最难啃的骨头。来访者都有一腔怨愤,难解的心结,解决起来费时又费劲,效果还难以保证,一般人都不愿意做这项工作。王华秋同志却站在另一个角度想问题.他说:“为群众解难,为政府分忧是我们的根本目标;以礼相待,以情感人是我们的基本工作方法。”他确定了控申科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要求:热情接待,耐心细致,以情感人,力求化解。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1998年,我院反贪局对本市教委勤管站负责人董怀林以私分国有资产罪立案侦查,并对其刑事拘留。此案经反复查证,认定董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当事人董怀林向检察机关提起国家赔偿请求。王华秋同志对董怀林的要求十分重视,他将此案向院领导汇报后,依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及时对董怀林给予了合理赔偿。董怀林得到检察院的赔偿金后,激动地说“检察机关不隐恶,不护短,有错就纠,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我的处理,我口服心也服。”2000年以来,王华秋同志带领控申科的几名检察官共办理刑事赔偿案件5件,支付赔偿金20多万元,做到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维护了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树立了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处理集体访、告急访是政法机关的头等大事,也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王华秋同志在控申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出了积极贡献。
去年3月,石首市面粉厂几个领导趁该厂破产之机,大肆侵吞国有资产,激起民愤。职工们在到市纪委、市审计局等部门反映无果后,一行30多人直奔控申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