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科右中旗委组织部组室职责

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职责、操作流程

第一部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

(一)消毒供应中心查对制度

1、回收物品时,认真查对用物的名称,数量,包装容器的完整性以及包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准确无误并登记.

2、配置各种消毒液,清洗液时,认真查对原液品名,规格,有效浓度,应配置的方法,应配置的浓度和注意事项等.

3、包装重要和特殊抢救物品时,必须双人核查包内器材和敷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清洁度,包装材料的清洁度,完整性,使用的合理性及包外的名称标签,化学指示胶带(标签),灭菌日期,有效期,双方签名等是否完善,正确,包的体积,重量,严密性是否符合要求.抢救包,手术器械包必须经过二人核对并签名后才能封包.4、消毒灭菌员与质量检测员共同查对,即装锅前:查数量,查规格,查装载方法,查灭菌方式.装锅后:查压力,查温度,查时间,查浓度.下锅时:检查有无湿包,破损包,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监测包中化学指示剂变色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在灭菌记录本上双签名.

5、发放消毒或灭菌物品时,认真查对包名称,数量,灭菌,日期,有效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包装容器的清洁度,完整性,严密性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确认无误后,方可发放并登记.

6、物资入库必须查对厂家批号,查品名,查规格.查数量,查质量,查灭菌标示和日期.

(二)消毒供应室安全管理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掌握防火,防电知识,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各班下班前必须关闭水,电,气和设备等开关.2、凡接触污染的物品,尖锐的器械及刺激性的气,液体,必须做好职业防护:隔离衣,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处理破损玻璃器皿,锐利器械切忌徒手处理,以防刺伤.3、清洗机,水处理机等各型机电设备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日常保养、维护,严防事故的发生.

4、压力蒸汽灭菌器必须专人负责,持证上岗,每台灭菌器应有年检合格证.5、低温灭菌器应由专人负责,灭菌前检查物品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关严柜门,防止气体泄露.取放物品时应戴口罩和手套;满或空的气体罐均应专门放置,班班交接

6、搬运重物时,合理借助各种工具和请求协助,注意保持正确与适当的姿势.

7、工作区域禁止吸烟,易燃物品远离火源,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

(三)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布局应按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办公生活区,严格划分;路线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各区人员不得随意在各区来回穿梭.2、工作人员必须着装整洁.换鞋入室,按要求洗手,必要时着防护服.口罩.戴手套,严格遵守各区操作原则.

3、严格划分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标志醒目,非灭菌物品不得与灭菌物品混放.灭菌物品应存放于灭菌物品存放间的货柜或架上.

4、分别设置污染.清洁.灭菌物品的发放窗口和通道,不得交叉.回收的污染物品均应经过标准清洗流程后再包装灭菌.

5、下送车和下收车应分开放置.分开使用.每天下送下收完毕回科室后应对车辆进行清洗消毒处理.清洗用具如拖把.盆.桶.抹布等严格按小区分开专用,不得交叉使用,不得污染环境和工作人员.

6、去污区所有回收人员必须遵循标准防护原则和操作流程.被朊毒体污染的一次性诊疗器械应直接焚烧.接触污染物品后必须洗手.

7、去污区、敷料室、无菌物品存放区的传递窗每日用空气消毒器消毒一次.每日用空气消毒器照射或消毒溶液擦洗消毒一次.

8、质量监测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各项监测工作.

(四)消毒供应中心沟通协调制度

1、加强与临床各科室的沟通与协调,增强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

2、满足各临床科室的供应物品数量,质量的需求,每月定时发放意见征求表,对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讨论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专人跟踪.

3、有计划地申报物资采购计划,急需物品与物资管理部门联系,妥善解决.

4、做好设备,器材的保养和维修记录.随时与设备维修部门保持联系.

5、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情况.

(五)消毒供应中心仪器保养维修制度

1、各类仪器应设专人操作和维护.工作人员未经科室管理人员同意,不得私自换岗.

2、所有机器操作人员必须经技术培训及考试合格后方能上机使用.

3、仪器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做好日常工作维修与保养.发现异常及时上报管理者,严禁擅自动机拆修.

4、每月管理小组与仪器操作责任人对各类机器进行自查一次.

5、对贵重,大型仪器如高压蒸汽灭菌器,低温灭菌器,半自动及全自动清洗装置等,应每半年申报设备维修科进行检修一次.

6、建立仪器维修保养登记记录,并妥善保管以备查证.

(六)消毒供应中心监测制度

1、认真遵守各项监测技术操作流程,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工作.

2、负责灭菌器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日对灭菌锅进行空锅b-d试验.监测员每天随机抽查灭菌包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及工艺监测记录结果.每周进行生物检测一次以确定其无菌效果.环氧乙烷灭菌器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植入物应每锅进行生物监测.

3、每月对检查包装区,无菌物品存放区进行空气监测.

4、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清洗液浓度实行不定时监测,每天至少一次.

5、对一次性使用的无菌空针.输液器.分装袋等,每一批号的进货应要求厂家提供相应的物理检测.热源检测及细菌检测报告.

6、对各病房出现的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的质量问题,应配合科室查找原因并向相关部门汇报,同时做好登记记录.

7、对使用的各类洗涤用水每月应进行相应规定项目的检测,去离子水电导每日检测.

8、各种检测结果认真登记,妥善保管.发现问题采取措施,立即改进,以保证质量.

(七)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制度

1、建立质量控制过程记录与追踪制度。记录应易于识别和追踪.灭菌质量记录保留期限应大于等于3年。

2、每天记录清洗.消毒.灭菌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运行参数

3、每天记录灭菌的信息.灭菌日期.灭菌器锅号.锅次.装载的主要物品.数量.灭菌员等.

4、记录灭菌质量检测结果,妥善存档

5、手术包外的信息卡应包括灭菌日期.灭菌器锅号.锅次.操作者与核对者的姓名或编号、灭菌包的名称或代号、失效日期.

6、临床任何质量反馈均有全程(包括处理结果)记录,并妥善存档

7、建立消毒、灭菌物品召回制度

(1)对供应的消毒、灭菌物品数量与去向进行详细登记,一旦发现化学监测、生物监测不合格时须及时召回,并对同一时间消毒灭菌处理的物品,若临床已使用应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做相应监测并记录,同时进行追踪观察。(2)临床使用同一时间消毒、灭菌处理的物品后,出现多个感染病例,提出疑问时,应及时召回同批物品且寻找原因,并再次进行相应检测。3)定期收集或随时听取临床各科室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八)消毒供应中心一般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各类器械与物品的性能.用途.清洗.消毒.保养.包装和灭菌方法,严格执行各类物品的处理流程,保证各类器材.物品完整.性能良好.

2、各区人员相对固定,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遵守标准防护原则,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流程,有效防范工作缺陷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3、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做好相关统计工作.

4、爱护科室环境和财物,勤俭节约,严格按照器械.物品破损报废规定处理流程处理破损报废物品.

5、严格控制人员出入,非本中心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进入工作区域;各区人员不得随意相互跨区

6、树立职业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确保职业安全

7、加强与服务对象的沟通,定期收集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

(九)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制度

1、在护士长领导下,成立3人以上的质量管理小组,设专职或兼职的质量检测员,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质量控制管理小组会议

2、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各项质量控制标准及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改进方案

3、加强质量管理,每天专人按照质量控制标准开展质量监控,对各环节.各流程工作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专项或全面检查

4、定期分析.通报和讲评质量检查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以促进质量持续改进

(十)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2、穿戴防护用品,不得随意到其他区域走动,落实职业防护措施

3、做好回收器械的清点.核对.登记.交接工作

4、严格按物品种类分类.认真执行器械.物品清洗操作流程

5、盛装清洗后物品的容器及传递车辆应必须专用,严禁与污染容器及车辆混装;该区车辆.分装箱等用物必须专用,不得随意出入该区.

6、工作结束后做好记录.整理.消毒.交接工作

7、离开此区应洗手.更衣.换鞋;下班前做好安全检查

(十一)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应洗手.更衣.戴圆帽.着装,必要时戴口罩

2、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器械.物品检查与包装灭菌操作流程,认真落实查对制度,确保工作准确无误

3、库管人员根据敷料使用情况,合理准备储存量,保证供应,避免浪费.

4、敷料室和手套室供制作各类敷料和手套,非操作人员不得入内.

5、严禁一切与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该区;该区使用车辆不得随意出入,必须进入者需进行处理后方能进入该区;保持该区清洁干净

6、消毒灭菌员需要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7、工作结束后,做好登记.环境整理和安全检查.

8、其他则按照消毒供应中心一般工作制度执行.

(十二)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制度

1、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人员相对固定,由专人管理,其他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2、工作人员进入该区,必须换鞋.戴圆帽.着专用服装,必要时戴口罩,注意手的卫生.

3、认真执行灭菌物品卸载.存放的操作流程,增强无菌观念.

4、灭菌物品存放的有效期:(1)使用棉布类包装的灭菌包,有效期为14天;未达到规定的环境温度.湿度标准,其有效期应为7天.(2)使用纸包装袋的灭菌包有效期为1个月.(3)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包装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灭菌包有效期为6个月.(4)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灭菌包有效期为6个月.(5)具有密封性能的硬质容器,有效期为6个月(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5、该区专放已灭菌的物品,严禁一切未灭菌的物品进入该区.

6、凡发出的灭菌包,即使未使用过,一律不得再放回该区

7、各类常规物品和抢救物品应保持一定基数.认真清点.及时补充,保证灭菌物品的质量和数量,保证随时供应.

8、从库房领取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均需先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该区.

9、保持环境的清洁整齐,做好环境消毒和登记

10、其他按消毒供应中心一般工作制度执行.

(十三)消毒供应中心办公生活区工作制度

1、工作时间更衣换鞋,着装整洁

2、更衣室仅限工作人员更衣,更衣柜内按要求存放衣服及洗涤用品.浴室供本室人员使用,非本室人员一律禁止使用.

3、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区域内禁止吸烟.

4、其他按消毒供应中心一般工作制度执行.

(十四)消毒供应中心下收下送工作制度

1、满足临床物资需要,及时供应各类诊疗物品

2、工作人员着装整洁,配戴胸牌,态度热情,文明用语

3、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认真执行下收下送的各项操作流程.灭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别使用专用车辆.蓝筐,特别污染物品应装入防污染扩散的装置内,并标明感染类型

4、坚持查对制度,严格交接,认真登记,做到帐物相符

5、下收下送工作结束,车辆分别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分区固定放置

(十五)消毒供应中心值班制度

1、值班者按要求着装规范.整洁

2、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3、严格按规范处理各项操作流程.

4、遇到交接班,认真填写交班记录.

5、做好安全管理和环境卫生.

(十六)消毒供应中心参观接待制度

1、任何来访同行均需在护理部或医院上级部门备案,并得到明确接待指示后方可接待

2、对所有来访参观人员应登记其单位.姓名.职务和联络方式.

3、参观人员应科室指定专人接待,科室人员不得私下接待任何来访人员.

4、所有参观人员均需遵守供应室的三区出入流程和防护标准

5、接待人员接待过程中应遵守医院和科室相关制度,不能准确回答的问题应及时向上级反馈

6、参观过程中参观人员提出超越预定接待项目的应向上级请示后再做出决定

7、对参观人员在参观过程中提出的建议.意见均应做出解释,并做出相关记录

(十七)消毒供应中心物品召回制度

1、对供应的灭菌物品种类.数量应有去向登记

2、发出物品中一旦发现化学监测.生物监测不合格,必须立即全部召回自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的所有灭菌物品.迅速查找原因,重新处理.如已经使用应向相关上级部门汇报备案.

3、若临床使用同一时间处理的灭菌物品出现多个感染病例,提出疑问时,应立即召回自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的所有灭菌物品,查找原因,重新处理,再次进行相

应监测。

4、质量监测员随时收集内部.外部的建议.意见,及时改进,不断提高.

5、消毒供应中心应逐步实现质量控制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十八)消毒供应中心缺陷管理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流程.

2、制定并落实各种缺陷防范预案,护士长.组长和质控监测员应严格把好质量关,加强质量监控,做好质量检查督促工作.

3、制定相应缺陷处理办法和应急预案,对薄弱环节和关键岗位重点监控,及时妥善处理

4、出现缺陷问题,当事人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

5、定期对缺陷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评价,明确责任,及时整改,促进质量持续改进

第二部分

消毒供应中心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消毒供应室各级人员职责

一、护士长职责

1.在总护士长领导下,负责组织医疗器材、敷料的准备、保管、供应和行政管理工作

2.督促本科室人员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3.定期检查高压灭菌器的效能和各种消毒液的浓度,经常鉴定器材和消毒效果,发现异常,立即上报检修

4.负责岗位日常工作的人力安排,参与日常工作的推进和质量检查,提供人员的工作考核、考勤情况

5.负责医疗器材、敷料、药品物资的清领、报销工作

6.组织所属人员深入临床科室,实行下收下送,检查所供应的器敷料的使用情况,征求意见,改进工作(一次/2个月)7.负责工作环境清洁和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

8.完成上级指派的临时性工作

二、

主管护师职责

1.在护士长指导下,工作和质量的检查

2.负责督促检查本科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好质量关。

3.解决本科业务上的疑难问题,参与制定本科业务学习计划和组织实施

4.对本科发生的差错,事故,进行分析、鉴定,并提出预防措施

5.组织本科护师、护士进行业务培训,拟定培训计划,编写教材,负责讲课

6.督察本科人员执行操作规程和标准情况,维持环境整洁,安全操作

7.制定本科科研和技术革新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护师、护士开展科研工作

8.协助本科护士长做好行政管理和队伍建设工作

三、护师职责

1.在本科护士长领导下和本科主管护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参加本科各项具体操作,指导护士和消毒员正确执行各项技术操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参加解决本科业务上的疑难问题,带领护士完成新业务、新技术的实践

4.参加本科组织的工作质量检查,对工作中的差错事故进行分析,提高防范措施

5.协助护士长做好本科护士和进修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定学习计划,组织编写教材并担任讲课,对护士进行技术考核,并担任带教工作

6.协助护士长制定本科的科研,提出科研课题,并组织实施

四、护士职责

1.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医疗器械、敷料的清洗、包装、消毒、保管、登记、分发、回收工作,实行下收下送

2.经常检查医疗器械质量,如有破损及时修补,登记,并向护士长报告

3.协助护士长清领各种医疗器械、敷料和药品,经常与临床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消毒供应工作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5.指导护理员(消毒员),卫生员进行医疗器械、敷料的制备,消毒工作

五、灭菌员职责

1.灭菌员必须持证上岗,在护士长领导下负责全院各类物品的灭菌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2.灭菌时,消毒员不得擅自离岗,要坚守岗位,密切观察灭菌器的压力,时间和温度。灭菌后戴好口罩及无菌手套,关闭容器气孔,拿出各包,按要求放置于无菌物品卸载车上。

3.灭菌完毕后,须待室内外压力平衡,即指针降到“0”度,温度降至60°以下方可打开锅门,以免发生危险

4.要严格掌握灭菌程序,加强高压灭菌器的清洁及保养工作,并保持灭菌室的清洁整齐。做好每锅灭菌器的灭菌过程、运行情况及参数记录和每日工作量登记。

5.要熟练掌握各类物品灭菌的温度,压力和时间,要经常检查高压灭菌器的功能,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报告

六、质检员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指导下,负责对器械及物品清洗、消毒、包装、灭菌质量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分析原因,提出补救措施。质检员应熟练掌握各种检测技术,树立严肃认真,科学的工作态度,严格把好质量关。

2.质检员可随意对本科供应的各类物品进行检查,在质检稳定的情况下每月抽检1-2次

3.负责物品消毒灭菌过程中的监测结果核查

4.每次监测后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护士长,并认真进行登记

5.监测中如有异议,应复查一次,并及时报告护士长,并认真进行登记

第三部分

操作流程

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应遵循回收、分类、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储存与发放等基本工作流程。

(一)下收操作流程

1、

2、基本流程:准备→下收→消毒回收车或收集箱要求

(1)使用科室

一般污染器械和物品分类放置在回收容器中;破伤风、炭疽等重度污染器械和物品,应放置在密封回收容器中,并标明感染疾病类型;特殊感染性疾病(朊毒体)感染的器械和物品应放在防污染扩散的装置内进行焚烧处理。

(2)消毒供应中心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2)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禁止伤品处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并包扎。4)立即报告医院感染控制科和护理部,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必在时进行预防接种或预防用药。

科右前旗人民医院供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