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院作风建设的调研

今年××法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倡导“八个良好风气”,抓好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学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紧密联系法院工作实际,找准和着力解决在作风方面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作风,不断提高审判效能和法院的公信力。笔者与所分管部门的领导对××法院的作风建设作了专题调研,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意见。

一、××法院作风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法院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风与廉政建设、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树新风正气促廉洁从政等主题教育活动,提高了法院干警政治素质和司法能力。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法院、作风与廉政建设和法院文化建设等活动,加强理论学习,倡导两个“务必”和“八种作风”,按照“清简务本,行必责实”的要求,以务实高效为主线,进一步改进全市法院的工作作风。一是规范司法行为。把司法公正体现在实体公正、程序公正以及司法人员形象公正上。结合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大学习、大讨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作风纪律、规范司法行为巡查活动,制订了规范司法行为、端正审判作风和庭审作风等具体措施,严格按照《庭审运作规程》,抓好案件的开庭审理,促进庭审的全面规范。扩大民主司法、公开审判力度,增加审判透明度。实行当事人应知事项公开告知制度和二审案件全部开庭审理。推行《适用十三种强制执行措施规程》,抓执行流程日志管理,定期分析执行难题,落实执行审查权与实施权分离,规范执行行为。通过树立效率就是法院工作生命线的观念,落实案件流程管理,对久拖未结案件进行跟踪、督办和追究责任。二是规范司法政务行为。规范委托鉴定、评估、拍卖,规范人事管理,规范用车,规范信息报送等。三是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和我院《五项承诺》,认真贯彻执行“五个严禁”,建设务实、高效的法院。营造一种对工作不推、不压、不拖、雷厉风行的工作氛围。四是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工作。认真处理重信重访案件,开展法官下访活动。对排查出的“四类”案件实行领导包案处理,院领导分别带队对群信群访、重信重访案件进行下访,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院领导参加××市联合大接访活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杜绝“冷、横、硬、推”现象。并做好释明、听证和判后答疑工作,降低上访、申诉率。五是主动与外界沟通。坚持服务大局和支持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经常汇报法院重大工作和案件情况,主动接受党委领导。建立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系制度,进一步疏通与群众联系的纽带,增加群众对法院的信赖,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主动与政府部门协调沟通,并提供有益的司法建议,为××的发展献策献力。还主动走进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二、当前××法院作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全市法院以作风效能建设、解放思想大讨论、“大学习、大讨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狠抓教育预防和队伍的管理,全面加强了作风效能建设,广大干警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司法作风有明显变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与人民的司法需求和期待还有一些差距,笔者认为需要着重解决如下问题:

一是有些干警对司法的人民性理解不透,服务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有的对社情民意了解不深,缺乏化解矛盾纠纷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有的群众观念淡薄,“冷、横、硬、推”现象仍有存在;有的脱离群众,不深入基层,坐堂办案,官老爷作风。主要原因是没有真正树立“司法为民”的宗旨意识,对法院工作的出发点、根本点没有掌握好。

二是有些干警对政治方向把握不好,大局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有的政治敏感性不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认识不深,就案办案,不注重办案的社会效果;有的没有正确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与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关系,对党委政府及有关领导过问一些案件都当成干预审判,甚至有抵触情绪;有的只单纯考虑完成任务,对审判工作怎样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思考不多。主要原因是没有把审判工作放在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经济社会发展这盘棋去思考、去谋划。

三是个别干警工作作风不扎实,责任心不强。工作作风不扎实,缺乏工作热情,责任心不够强,办事拖拉,效率不高,工作中屡有差错现象出现,直接影响到司法形象和法院的公信力。表现在:个别法律文书和文件公文出现严重错误,错漏字多,甚至引起当事人的投诉;有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细、不扎实,工作拖拉,该为群众和干警尽快解决的事没有及时解决;有的一件事反反复复做,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一些干警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马虎粗糙;时间观念不强,不讲实效。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4、完善法院作风建设考评机制。根据我市法院年初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坚持“从严治院、公信立院、科技强院”的工作方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专项考核。制定考核方案,明确考核的程序,突出把法院作风作为考核的重点,包括出勤纪律、会风、庭审作风、裁判文书质量、信访接待效果等,完善具体的量化考评标准。探索建立法官司法作风档案,将考核结果与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直接挂钩。通过对司法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的考评,提高法官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法官的忧患意识和职业危机感。对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办事效率高、树立法院良好形象的干警要表彰,要树立先进典型,要提拨重用;对政治素养差、业务能力不强、办事效率低、严重影响法院形象的人员调离审执一线,进行待岗培训;对不再胜任法院工作的,坚决调离法院,以确保法官队伍的纯洁性。

5、加强对良好作风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认同度。树立了良好的法院作风,就树立了法律尊严,就有了司法公信力。司法活动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坚持“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职能定位的关系。坚持依法独立审判、适当延伸司法职能、以卓有成效的服务保障工作赢得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同;做好涉诉信访工作、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态度必须坚决;正确处理自觉接受监督与依法独立办案的关系。在审理案件中畅通新闻舆论监督渠道、充分吸收舆情民意,适当宣传先进法官典型,特别是法官良好的司法形象。我们在宣传大案要案时,社会群众关心的是案情,当事人关心的是裁判结果,党委政府关心的是社会效果,而我们法院关心的是上述的全部。在宣传过程中,若能将法官在庭审时依法裁判的威严与进行诉讼调解时的亲民形象进行宣传,就能进一步促进审判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赢得社会的认同。

6、加强责任追究力度,继续做好明查暗访工作。队伍建设是人民法院一切工作的根本,而法院作风建设是队伍建设的关键。我们要大力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纪律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以一流的班子带出一流的队伍。业务上要高度重视对法官的培训,改进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提高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说公开透明是“防腐剂”,那么明查暗访监督制度落实就是“催化剂”。有了好的制度,就要贯彻执行,对违反规定的要坚决追究责任,做到令行禁止。经常性的明查暗访就是督促落实制度的最好办法,能有效防范某些人侥幸心理的产生。因此,作风上要把司法廉洁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经常性教育,切实加强监督力度,做到“敢抓、敢管、严管”,改进法院作风建设,努力塑造我市法院队伍良好的司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