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工作经验总结汇报
老干部工作经验总结
强化四抓措施做好思想工作共建和谐社会
一、抓思想认识,用尊重赢得老干部支持
老干部产生思想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各级组织和领导对他们尊重和交流不够。确有少数同志认为,老干部“离休退休、万事皆休”,抓不抓思想政治工作无所谓。为了赢得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区委将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摆上高位,主要领导带头尊重老干部,率先垂范做工作。年初,部分区“四大家”老领导反映:春节座谈会时间较短、无法与现任领导充分交流思想。区委书记王代全获悉后,亲自到老干部局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调研,详细询问老干部待遇落实情况和思想动态。5月中旬,王书记又责成分管的区领导和职能部门,先后4次召开座谈会,收集老干部意见和要求,在常委会上拍板解决了退休副县级老干部医保提标等五大问题。在其后召开的全区信访稳定大会上,王书记又对老干部工作进行专门强调,要求“一把手”都要亲自做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不少老干部由衷感叹:“在职同志工作忙,开会征求意见,见面嘘寒问暖,从未把老同志当包袱,我们一定要支持他们的工作”。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随着“三个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巩固,我们将工作重点向精神文化活动进行了大胆转移,并将其作为活跃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广大老干部在乐中学,在学中为,在乐为中乐,通过经常性的互动交流,有效疏导了他们的思想情绪。1998年,全区实施敬老工程,建成了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门协、书协、艺术团等文体组织陆续发展会(学)员万余名。郭宽善、郭长海、高金恒、方传友等原任的“四大家”老领导,长年义务兼职,不计分文报酬,他们以老管老、以老带老,帮助老同志解决了很多思想问题。老年大学坚持寓教于学,开设了政治时事、养生保健、文化艺术等课程,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教学,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组织老干部党员开展了富有特色的“三学”活动,即:学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提高素质、锤炼党性;学“八荣八耻”、市场经济,保持晚节、更新观念;学重要文件、政策时事,紧跟时代、与时俱进。门球协会建立了区直、城关和驻区厂矿门球季度联赛轮办制度,2000年组队参加了亚洲地区门球锦标赛并夺得第五名,2005年承办了全省首届乡镇门球赛又夺得冠军和季军,有效激发了老同志们奋勇争先的热情。老年书协组建了正书、地书、诗词等五个小组,每年底送春联到老区,2005年举办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书画影展》,围绕纪念抗战和襄阳发展泼墨抒怀,组织精品100余幅。通过上述活动,在老干部中形成了文化养老、科学健身的浓厚氛围,不但无人修炼“×××”,一些暂时想不通的问题,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解决。区商贸协会下属企业离休干部任修富,以前关心个人待遇多,体谅企业困难少,热衷于撺掇老同志上访,存在急躁情绪。2002年他上了区里的老年大学,而且一上就是两届,在与老年学员的长期学习交流中,了解了国企改革形势,理解了单位困难,而且利用自己熟悉老干部政策的特长,自发当起老干部政策宣传员和老干部问题调解员。
四、抓余热发挥,用奉献提升老干部价值
老干部是巨大的人才宝库,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使他们明确了自身优势,唤起了奉献热情。我们因势利导,多方动员和组织老干部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既满足了他们做事情的愿望,又使他们认识到晚年新的价值,进一步扩大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效益。每年年中和年末,区委政府都专门邀请“四大家”老领导参观工农业生产和重大项目,通报情况、共商大计,先后采纳老干部合理化建议50余条。区关工委主任方传友仍象过去任组织部长时一样严谨抓工作,经常深入基层调研督办,主导建立了季度例会、半年检查、年终评比等制度,开展了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务实型、奉献型等“五型关工委”创建活动,发动5000多名“五老”同志活跃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线。老同志工作上遇到困难,思想上有了想法,方主任经常上门做工作。襄阳第一届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峪山镇,老同志人老心更红,他们实行老干党总支、关工委、老促会“三老组织”整体联动,每年动员全镇老同志“帮一名青年、读一本新书、学一门技术、办一个项目、做一件好事”,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李运生被授予“国家级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70高龄加入了党组织;老促会会长王永璋身患高血压仍深入田间地头,区里发给他2000元奖金,他一分不留,买了8辆自行车分送给8位农村青年。对这些奉献不止的老同志,区委每两年召开一次“双先”表彰会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并在襄阳电视台开辟了《夕阳红》专栏,定期宣传老同志事迹,在广大老干部中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