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度X局人才工作总结

根据要求,现将我局20**年人才工作总结呈报于后。

一、综合考核指标完场情况

(一)落实党委(党组)抓人才工作主体责任。我局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坚持把人才工作作为服务企业发展和促进xx工业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认真落实各项人才工作任务,确立“一把手”全面负责,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相关科室负责人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了人才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的工作局面,有力推进了工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二)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积极配合州级相关部门做好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有关工作,重点围绕工业企业人才状况和需求情况开展调研,按照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和紧缺高层次人才等不同类型进行分类统计,全面了解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找准今后人才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为做好引才、育才、用才和留才工作明确方向。

(三)强化基层治理人才支撑。坚持把基层作为锻炼干部的重要阵地,积极倡导本系统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锻炼,探索本行业系统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去年以来,5名干部人才在联系的xx县挂职锻炼;2名干部到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对口处室研修,1名同志到省级机关挂职锻炼。

(四)统筹推进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共xx州委xx州人民政府关于“全民英才雄鹰计划”的实施意见》精神,积极配合做好州级牵头部门制定的储鹰、育鹰、炼鹰、励鹰“四大工程”实施方案中涉及我局工作事项,加力推动州校州院州企战略合作项目落地落实。协调蓝逸公司与四川省轻化大学签定《合作协议》,主要对高原食品研究及产品研发开展合作,提供智力支持。蓝逸高原食品工作站6名专业研究人员(其中3名博士,3名研究生)在蓝逸集团从事高原食品研究工作,20**年蓝逸公司推出的“牦牛壮壮”产品就是院—企合作研发的产品,已于3月投放市场,反响良好。

(五)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班子成员联系专家不少于2名。加强舆论宣传,在企业中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企业经营管理者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积极开展人才培训、走访慰问活动,形成尊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爱护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社会环境,为引进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年度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一)深入实施深度贫困县工业经济人才振兴工程根据《xx州20**-20**年深度贫困县工业经济人才振兴工程实施方案》,我局积极做好与省经信厅工作对接,分批次组织系统干部、企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工业经济、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小微企业能力提升、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专题培训,指导企业开展好贫困村群众就业技能培训,传授生产、种植等技术,帮助实现农牧民群众增收。20**年共计完成工业人才各类技能培训11期(次)487人。

(二)实施“全民英才雄鹰计划”矿产、中藏药、大数据等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和素质提升工程20**年,我局有两项任务,产业人才素质提升——举办中藏药材种植1期、培训40名;分层次实践锻炼-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经信系统33名一是经积极与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对接,已于11月1日至11月7日在四川理工技师学院举办20**年中(藏)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及初加工技能培训班,围绕中(藏)医药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及全省、全州中(藏)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川产地道药材全产业链管理规范及质量标准提升示范工程和深度贫困县特色中药材品种选择和产地加工等内容开展专题培训,培训人数40人二是我局始终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干部人才的主要阵地,20**年,已在全州经信系统选派33名(州本级14名、县市19名)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重大项目建设艰苦复杂环境等一线实践锻炼,开展驻村帮扶、定点扶贫、项目建设、产品营销等工作,累计服务2054天,解决实际困难55件,一定程度促使干部人才在基层经受了锻炼、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

(三)落实“硕博人才进xx行动”,自20**年累计刚柔并举引进能源、矿产、通讯、中藏药人才博士各3名、硕士各30名(刚性引进数量不低于总量的20%)20**年,我局通过国家博士服务团引进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博士甄艳到我局开展为期1年的挂职锻炼。挂职期间,甄艳博士主要分管全州中藏药业产业发展推进工作,并邀请国家黄玉琼院士把关我州中藏药产业发展,为推进全州中藏药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20**年11月20日~22日,我局邀请成都信息工程大学16名(博士10名、硕士6名)硕博人才深入我州康定、泸定开展实地调研,指导水电消纳示范区和分布式园区内大数据产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等方面工作,并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蓝逸公司高原食品工作站现有6名专业研究人员(其中3名博士,3名研究生)。因能源类人才属州发改委职责职能、矿产类人才属州自然资源局职责职能、通讯类人才属州通发办职责职能,加之我局经费紧张,故无法引进能源、矿产、通讯类高层次专业人才。

(四)建立完善能源、矿产、通讯、中藏药、大数据高层次人才数据库建立专业人才库是加强全州工业经济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建立专业人才库,能够准确掌握工业经济人才信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为推进“工业强州”战略提供人才保障。我局于20**年下发了关于建立全州工业经济专业人才库的通知,从全州各县(市)经信部门、辖区内重点工业企业中选拔工业经济专业人才。建立了工业企业青年人才库统计表、工业经济人才库人员情况汇总表,并要求各县(市)经信部门及时做好专业人才库信息的更新维护工作,坚持动态维护,做好专业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切实发挥工业经济人才作用。其中,能源类人才属州发改委职责职能,我局仅涉及全州电力运行调度职责职能;矿产类人才属州自然资源局职责职能,我局负责对矿产行业生产经济情况进行监督;通讯类人才属州通发办职责职能,州政府已于20**年12月已将我局通讯职责职能划转至州通信发展办公室。故我局无法掌握能源、矿产、通讯高层次专业人才。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一是树牢人才优先意识。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所能、能为我用的社会氛围。

二是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以提高开拓能力为重点,在培训内容上,区别对象,因材施教;在培养方式上,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以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工程,利用省厅教育培训资源,分类、分层次开展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围绕中心工作和支柱产业、重点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建设好高层次人才队伍。

三是积极充实人才队伍。采取“借脑生财”“刚柔并举”的方式不断壮大我州工业经济人才队伍实力,为我州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同时,注重质量和效益,确保引进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应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