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探索与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不仅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而且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场所。意识形态工作是指引高校办学方向的铸魂工程,是决定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工程,是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固本工程,它是高校诸多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关乎高等学校的办学方向,关乎教育方针的全面实施,关乎立德树人的贯彻落实,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加强党委领导是前提

“党是领导一切的”。高校党委总揽高校一切,只有加强高校党委坚强领导,高校才能有效地确保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高校党委应多角度、全方位、宽领域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高校党委领导是由高校党委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所构成。

首先,加强高校党委的政治领导就是要切实保障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加强意识形态的有效治理,以最大的精力和最优的方案关注高校中最关键最本质最深远的问题,强化高校师生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高校党委要在立德树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切实落实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努力用主流意识形态武装高校师生头脑、规范高校师生言行,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贯穿于高校的一切工作。

其次,加强高校党委的思想领导就是坚持以马列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等理论成果作为高校党委的指导思想,高校党委必须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坚持把意识形态作为中心思想、中心环节、中心任务,大力推进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坚持不懈地向师生进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教育,坚持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正确处理高校中的一切工作,不断优化高校党委领导的思想观念。

最后,加强高校的组织领导就是依靠高校的各级组织,组织和带领师生去贯彻执行落实高校的各项工作,切实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高校应明确各个部门、各级组织意识形态工作的职责,特别要发挥各级党组织做好意识形态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把加强基层组织领导和加强意识形态领导结合起来,增强各级组织意识形态工作的本领。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高校的各级组织都要将本组织的意识形态工作扛在肩上、记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高校的各个部门各个学院都要切实对本部门本学院的意识形态工作履职尽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共同防范高校意识形态风险,共同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始终掌握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二、注重队伍建设是关键

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注重队伍建设是关键,必须建好广大教师队伍、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配足建好宣传工作队伍。

首先,建好一支政治品德强、道德情操高的广大教师队伍。高校教师的政治品德和道德情操事关高校的办学方向,关乎高校的人才培养,制约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决定高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状况。高尚的政治品德和崇高的道德情操是教师为人师表、履职尽责、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等的动力所在。因此,把握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高校要将加强高校教师的政治品德、道德情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不断注重高校教师队伍的政治品德、道德情操建设。加强高校教师的政治品德、道德情操建设,就要求高校教师重德修德,提高品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深化品德认知,筑牢仁爱之心。“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教师拥有高尚的政治品德、崇高的道德情操,就会用其高尚的政治品德、崇高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成就学生、引导学生、关爱学生、教育学生。

其次,建好一支信仰坚定、业务精湛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思政课不仅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而且是传递国家正能量、传承优秀文化、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关键平台。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高校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核心力量,是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队伍,高校思政课教师捍卫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责无旁贷。思政课教师信仰坚定就会服务于和忠诚于党的伟大教育事业,就会促使高校师生践行主流意识形态,就会怀有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确保高校学生把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会坚持正确的政治信念、政治意识,就会遵守政治规矩、提升政治能力,从而更好实现高校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备坚定的信仰,还要业务精湛。思政课教师安身立命不仅在于坚定的信仰,而且还要具备深厚的扎实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等。思政课老师业务精湛,才能站稳讲台、讲好课堂,才能获得学生的信服和认可。如果思政课教师没有精湛的业务水平,教师就会失去应有的权威,学生也就会失去对思政课应有的兴趣,高校思政课也就会失去应有的作用。最后,建好一支思想正、纪律严、作风好的宣传工作队伍。由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心理咨询教师等组成的高校宣传工作队伍不仅思想要纯正,而且纪律要严明、作风要优良。高校宣传工作队伍的思想纯正、纪律严明和作风优良不仅集中反映了高校宣传工作队伍的精神风貌、工作状态、服务状态、生活状态,而且也集中折射了高校落实宣传工作队伍,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力和水平。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要了解宣传工作特点、掌握宣传工作规律、提升宣传工作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面向新时代,紧扣新形势,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传承主旋律,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防范意识形态风险,积极占领宣传阵地,增强宣传思想水平,自觉承担起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神圣使命。高校宣传工作队伍务必严于律己、严明纪律,必须严格借助适当的传播媒介,严谨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及师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大力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宣传工作队伍应树立优良的作风,求真务实、精益求精、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的开展高校宣传工作,切实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三、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根本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六、开拓校园互联网宣传阵地是支柱

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必须要充分利用校园互联网的宣传引导,校园互联网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要占领的领域。“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的代表已成为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交锋的重要平台、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争辩的重要媒介、健康话题与腐朽话题较量的主要场所,已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已成为高校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杂的网络信息对师生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正确利用校园互联网的有利因素,坚决克服校园互联网的不利因素,强化正确的校园互联网的舆论宣传引导,加强校园互联网的宣传阵地建设,从而为师生营造良好的高校校园互联网环境。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开拓校园互联网宣传阵地,一是高校要开辟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校园互联网的建设。校园互联网建设是网络意识形态宣传的主要手段,是传播马克思意识形态理念的重要途径。注重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校园互联网的建设,利用校园互联网平台对高校师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正面宣传和教育,做好做足正面宣传,做大做强舆论导向,有效促进高校师生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二是高校要开展对师生的校园互联网认知教育。高校要帮助师生熟悉校园互联网传播的特点、掌握校园互联网传播的规律、把握校园互联网传播的趋势,全面提高师生的网络素养。高校也要督促师生参与、利用、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校园互联网内容,坚持巩固和壮大校园互联网主流思想舆论,使师生能够在校园互联网中学习有用的知识、启发有用的思想,激发全校师生切实维护高校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