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六个一 进度研读经典大全
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差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1)根据上文内容,你认为孔子所言“礼”的本质内容是什么。(10字左右)
(2)你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孔子所言“礼”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①。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②,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注】
①何事于仁:作“何啻于仁”理解。②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1)在孔子看来,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是什么。
(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孔子此处谈论的也是仁的问题,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孔子这两处谈仁的文字给了你什么样的认识。
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①。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②。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③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
①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②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③襁:音qiǎnɡ,背婴孩的背篓。
(1)由上文可见,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那么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应该重视什么呢。
(2)孔子也曾经说过“学而优则仕”,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教育目的”的理解。
4、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路问成人①。子曰:“若臧武仲②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③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④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第十四》)
【注】
①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②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③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④久要:长期处于穷困中。
(1)孔子指出完美的人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一个有正确的义利观、生死观,有理想有毅力的人,同样称得上是个完美的人。请从上文找出反映这三种观念的句子。
(2)理解下面选段意思,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孔子在“义”方面思想的理解。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第十七》)
5、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②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③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④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根据前两章文字,各总结一条交友原则。
(2)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应当“矜而不争”,对此有人认为,这不符合现代社会竞争的要求,是没有进取心的表现。你同意这样的理解吗。为什么。
6、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上文有成语如“发愤忘食”,请从上文中再概括出一条成语。
(2)结合“浮云”的比喻义,就节选的文段说一说孔子的人生观。
7.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①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②者,鹯③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离娄上》)
【注】
①圹:同“旷”,旷野。②爵:同“雀”。③鹯:一种像鹞鹰的猛禽。
(1)“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这两个比喻阐述了什么道理。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选自《孟子•尽心下》,反映的也是孟子的仁政思想,请你结合上面选段,谈谈自己的认识。
8.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参考译文】
(1)齐国人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遭到天灾吧。占领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便是。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却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大王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那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
(2)“百姓是最为重要的,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是最不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