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刹人情歪风、治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暨“互联网+监督”工作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推进“刹人情歪风、治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以及“互联网+监督”两项工作,上级有明确规定,群众有强烈呼声,现实有迫切需要;这两项工作也是有内在联系的,是新常态下的新要求。希望大家思想上高度重视、自觉一致,推动上一抓到底、落地生根。x同志还将作主题报告,请大家认真落实。下面,我就这两项工作,先讲几点意见。

一、态度务必坚决

歪风陋习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不可否定的是,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但不少人情已经变了味,走了样:一是“摆酒”的名目越来越多。婚事、丧事、生日、乔迁、升学等等,名目不断,花样翻新,摆酒“蔚然成风”,吃酒“应接不暇”。二是人情的开支越来越大。赶一次人情,少的几百元,多的上千元,一年花费上万元,人情成为主要开支,成为沉重压力。三是攀比的标准越来越高。红白喜事看谁办得气派,比谁办得热闹,没有几万、十几万拿不下来。最终算起账来,摆酒的劳民伤财,吃酒的不堪重负。这些绝不是小事,也不是党委政府用不着管的民间行为。人情歪风、婚丧陋习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既扭曲了人际关系,又污染了社会风气;既悖离了我们信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会对我们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必须痛下决心,坚决整治。

“互联网+监督”工作已经到了非抓不行的节点。这项工作是监督方式的创新,是全省的系统工程,今年9月底前平台必须建成,有明确的时间界限,有具体的攻坚任务,有刚性的纪律要求。纪检、发改、网管等部门必须主动、迅速对接,确保平台的栏目设置更科学、群众查询更便捷、硬软件运行更安全。要围绕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把各种数据纳入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监督网络全面覆盖。

二、方法务必管用

第一,抓宣传引导。抵制累积多年的歪风陋习,关键是加大宣传教化力度,赢得大多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坐在办公室永远做不好群众工作”。加强宣传,不仅仅是印个方案、签个承诺书、发个倡议书,要迅速组织召开动员会,逐级传达到村到组到户到人;要多实地走访、排查摸底,提前上门宣讲政策,耐心解释,让群众从认识提升转变为行动自觉。要通过村规民约,将公约数做大,争取人民群众最大的支持。

第二,抓党员带头。省纪委20**年就出台了《关于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到目前还有些党员干部顶风违纪,坏了规矩、违了纪律、伤了风气,对这样的党员干部不仅要严肃查处,还必须公开曝光。全市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应该首先成为“树新风”的模范群体,通过自己的言行为身边人树立榜样,以优良的党风政风促社风正民风。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是突出齐抓共管。市级领导要深入联点乡镇,亲自督查两项工作。各责任单位要细化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力量、措施、步骤。特别是在整治歪风陋习上,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执纪监督,民政、安监、公安、环保等部门要加强行政执法,宣传、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要大力开展主题活动,与“文明创建”做好结合文章,增进社会认同,凝聚工作合力。

三是突出长效机制。两项工作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项工作措施、管理机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全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注重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新情况、新问题,反复征询社会各界意见,最终建立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效、管理更加规范的机制,真正做到真抓真管、常抓常管。

同志们,深入推进“刹歪风、治陋习、树新风”专项工作、“互联网+监督”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利长远的高度,把每一个环节抓好,把每一项工作做好,为建设更高品质的生态文化活力x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