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交流发言

同志们:

根据中心组集中学习主题,我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初浅体会、我市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初步考虑两个方面作交流,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初浅体会

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时隔11年后,党中央召开的又一次人才工作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学习中,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目标”。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其次要“看到一个变化”。会议名称的变化。18年前的2003年12月19日,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人才专题会议;11年前的2010年的5月26日,再次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但是,这次的会议名称改为了“中央人才工作会议”,这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党中央名义召开的人才会议。从“全国”到“中央”两字的变化,并且中央政治局七常委全部出席,进一步凸显党管人才原则,鲜明体现党中央将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全局中重要位置的深远考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长,中办印发的通报也只有18页,一开始就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四个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要求我们必须看到我国人才工作同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不适应的地方,一是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战略科学家、顶尖人才、“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基础研究人才仍然不足;二是人才政策精准化程度不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还存在“最后一公里”不通畅的问题,人才评价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四唯”等问题比较突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要求我们把握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八个坚持”:一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根本保证),二是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重大战略),三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是目标方向),四是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这是重点任务),五是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是重要保障),六是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是基本要求),七是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这是社会条件),八是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这是精神引领和思想保证)。这“八个坚持”,明确了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重大战略、目标方向、重点任务、重要保障、基本要求、社会条件、精神引领和思想保证,是我们党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一要抓好会议精神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深入开展传达学习。组织各级党委(党组)通过常委会、党组(党委)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形式认真组织传达学习,把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与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在全市组织系统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专题学习,并提出下步人才工作方向和措施。持续强化政治引领。将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纳入高层次人才市情研修班学习内容,统筹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人才集中的单位通过专题学习、交流研讨、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人才深入学习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广大人才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把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常态化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主体班次、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特别是换届后党委班子成员培训的重要内容,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意识。切实提升能力素质。组织各地区各部门人才工作者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要意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结合xx“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两区一地”建设等决策部署,聚焦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价值链融合发展,编制好各地区各部门人才发展规划。抓实“人才工作宣传月”。xxxxx将11月作为全省人才工作宣传月,下一步我们将同步通过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通过“一把手谈人才”等专栏,广泛宣传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全媒融合的方式,宣传我市人才强市战略取得的成效、人才工作政策措施、人才先进典型等,营造良好人才工作氛围。

二要抓住我市“xxxx”定位,全面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战略布局和重大举措。集聚世界一流“xxx”示范区建设人才。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绿色能源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和我市四大千亿级、六大百亿级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按照“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优质项目”模式,“一事一议”引进高层次人才或团队。结合中央关于人才计划优化整合的要求,更新实施xx市“产业建设领军人才”等人才培养计划。集聚xxx示范区建设人才。围绕申请建立中国(xx)自由贸易试验区xx延伸区,鼓励和支持各类创新主体、社会团体和其他机构等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相关机构开展人才、技术和项目合作交流。深入与数字信息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探索推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实施新时代xx工匠培育计划,造就一批国家级、省级工匠。实施xx市“技能名师”培养计划。实施“高层次人才走边疆·助力强边固防”行动,鼓励引导人才向xx市、龙陵县边境地区聚集。实施“专家服务团下乡·助推基层治理”行动,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集聚国际文化旅游胜地建设人才。围绕打造xx山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xx国际康养度假区、滇西抗战文化体验区“三张名片”需求,培养选拔一批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物保护、文化经营管理、文化科技、非遗传承、项目包装等方面的文旅人才。实施xx市“文化名家”培养计划,加强文艺人才高地建设,提升本土作家、曲艺家、艺术家的知名度。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发挥xxxx大学滇西产业发展研究院作用,积极打造承接中科院、工程院、知名高校创新项目及高层次人才入驻的平台载体。依托滇西xx山保护和开发研究中心,创建xx山生物生态重点实验室,争取国家生物生态安全领域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xx水利博士科技创新工作站建设,推动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等平台提质增效。持续开展xx人才论坛,积极搭建在不同行业领域人才与产业、人才与项目、人才与资金供需对接机制,让人才智力充分涌流。

三要抓牢党对人才工作全面领导的根本保证,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提高政治站位,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健全人才工作报告述职制度,严格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工程,全面压实人才工作主体责任,推动县(市、区)人才工作提质增效。健全各级党委人才领导机构,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完善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加强人才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确保人才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改进人才培养机制,实行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资源共享和学科交叉融合,推行“揭榜挂帅”制度,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实行人才供需信息发布制度,扎实推动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并轨开展,高质量建设一批“招才引智工作站”。健全柔性引才制度,高质量建设落地于xx市的“xx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基地”。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注重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建立高端人才、特殊人才“一人一策、一事一议”评价支持办法,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健全人才流动机制,更好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作用,主动对接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市场,健全人才“双向兼职”机制,推动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有序流动。强化人才工作保障。对照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设置,调整充实我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党委联系专家人才制度,推进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优化整合市级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计划,起草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化与东西部协作单位和教育部对口帮扶单位的合作。持续加大人才投入力度,统筹人才培养引进、评价选拔、服务管理、奖励激励和重大人才项目等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