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组织振兴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构建“四大体系”增强“四个能力”

筑牢乡村振兴“主心骨”

——在全市组织振兴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市**镇党委结合“创五好、强双基”示范行动,紧抓组织振兴这个“牛鼻子”,通过构建“四大体系”,增强“四个能力”,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着力打造“有实力、有活力、有底蕴、有气质、有秩序”的“五有”新乡村。

一、构建“三个阵地”服务体系,增强凝聚力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一是便民服务制度。创新“线上线下”便民服务制度,完善镇村两支民生快递员队伍,通过群众线上反映问题,干部线下解决问题的形式,让群众反映问题“不出门”,解决问题“不出村”。今年第一季度已经通过该途径帮助群众解决问题42件。二是党员召回制度。规范先锋党支部党员召回工作,设置10个党员召回条件,把达到召回条件的党员纳入到先锋党支部管理,坚持做到“2个1”,每周集中学习一次,每次集中一天。目前第一期先锋党支部学员已经顺利结业,第二期正在提升当中。三是绩效考核制度。坚持开展“三个百分之十”活动,以镇机关干部绩效、村级经费和村两委干部绩效工资的10%作为绩效,进行考核,增强镇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四、构建“四类模式”发展体系,增强推动力

一是发展资产型集体经济。比如白寨村通过村民集资900万元,置换建设用地指标100亩,通过招商引资,建设长葛市非金属表面处理产业园项目,预计4月份开工建设,建成后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以突破百万。二是发展资源型集体经济。榆林村发挥临近山区的优势,利用陉山地质公园租赁发展研学基地,利用旧民宅发展民宿旅游,注册红石旅游公司对村内资源统一管理,实现公司化运作。三是发展特色种植型集体经济。范庄村与省农科院杨巧云博士生导师合作,进行特色林果种植,建立省级羊肚菌实试基地。烧盆宋村组织村民入股100万元,建设15个蔬菜大棚,种植平菇、黄瓜、豆角等,实现了稳定增收。四是发展政策带动型集体经济。闫楼村利用扶贫厂房项目和大森机电合作,每年收益租金16万元。广佛寺张村利用扶贫厂房项目每年增收6.26万元。社区利用省级50万元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资金,发动党员群众入股30万元,建设870平方米厂房进行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