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的经典表述及其当代价值|2018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摘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重要概念,进行意识形态批判实际贯穿了他们一生的理论生涯。他们在批判过程中充分论证了旧的意识形态的“虚假性”问题,揭示了其产生的认识论根源、阶级基础和相应的社会背景,并论述了一般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公共性品质。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彰显了巨大的理论品质和理性光辉,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8-0005-06

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科学中是最难以把握的概念”,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作为现代政治建构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意识形态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有人认为,马克思对意识形态“从未进行系统的论述”,意识形态只是他用来批判形形色色意识形态形式的工具和标签,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概念更是模糊不清的;有人认为,恩格斯虽在晚年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完善,也只是沿着马克思的思想理路加以补充和发展,没有真正跳出马克思意识形态的理论框架。这些观点虽有失偏颇,但也在侧面警示学术界,对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解和把握,不应脱离他们经典文本的具体语境去一般性地谈论,否则就客观上造成了对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解读上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在当代,到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探寻意识形态理论,正本清源,成为政治一社会学科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

一、马克思、恩格斯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及其根源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1.认识根源:唯心主义的认识论

马克思在被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针对空想家及其所创造的意识形态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揭示了以往意识形态在现实面前的苍白,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其不同的现实指向,并同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提纲》的基本原则在随后不久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到进一步发挥。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称作“意识形态”,这里的“意识形态”主要指“虚幻的观念”。将创造这些观念体系的人称作“意识形态家”,根据他们的设想“人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一切举止行为、他们受到的束缚和限制都是他们意识的产物”。在这里,马克思阐释了“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克服现实社会矛盾的“幻想”的形成过程。此后,马克思在《序言》(1859年)中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这个堪称经典式的“意识形态”概念,仍带有贬斥的意味,相对于唯物史观而言,它代表那种认为“意识决定生活”、意识是意识形态家们通过“虚幻”的方式完成的过程的观点。

在批判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欧根·杜林时,恩格斯就指出:“使思维脱离唯一的真实的基础,即脱离人和自然界,而在我们看来思维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于是杜林先生就绝望地陷入使他以‘模仿者’黑格尔的模仿者的面目出现的那种意识形态里。”到了19世纪80、90年代,资产阶级批评家和党内“青年派”思想家不断歪曲和攻击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关系的理论。德国资产阶级学者保·巴尔特发表《黑格尔和包括马克思及哈特曼在内的黑格尔派的历史哲学》,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歪曲为“经济决定论”;党内“青年派”恩斯特在《柏林人民论坛报》(1890年8月9日)上发表《马克思主义的危险》一文,歪曲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在认真研究了他们的各种谬论以后。指出他们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论者,根本不了解辩证法,并借复信之机,坚决回击巴尔特之流和党内“青年派”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种种诋毁和攻击。其中。恩格斯在1893年写给梅林的一封重要书信中指出:“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因此。他想象出虚假的或表面的动力。因为这是思维过程,所以他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他从纯粹的思维中——不是从他自己的思维中、就是从他的先辈的思维中引出的。他只和思想材料打交道,他毫不迟疑地认为这种材料是由思维产生的,而不去进一步研究这些材料的较远的、不从属于思维的根源。而且他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在他看来,一切行动既然都以思维为中介,最终似乎都以思维为基础。”在这里,为了澄清唯物史观,恩格斯揭露了这些资产阶级思想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基础,指出旧的意识形态是思想家们“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并被视为一种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只与纯粹的思维有关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