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总结

一、突出四项教育,抓实主题实践

一是坚持以思想教育为引领。推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筑牢了政治忠诚根基。坚持党性实践引领,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开展”学习训词、重温誓词”3场次,坚定了千警理想信念。坚持典型示范引领,开展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使干警学有榜样、学有目标。坚持警示教育引领,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教育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二是以清单形式量化分解目标任务。细化工作职能,建立完善任务台账,确保目标任务无遗漏、全覆盖。实行挂图作战、循图推进,确保教育整顿工作思路清、任务准、章法明。编写《工作手册》和《应知应会》,明确工作重点和学习要点,确保学习教育有条不紊。围绕组织领导机构运行,建立院、部门、派驻检察室三级联动运转机制,完善请示报告、协调配合、分工协作、信息报送等协作机制,推动学习教育科学化、规范化。

三是”榜样带动”推动教育整顿走深走实。检察院倡导以刑事执行检察部门为榜样,发扬”为民办实事”精神,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加强机关干警理论学习,充分发挥青年干警的生力军作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确保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建立理论学习”第一议题”制度,开展”日学1小时””精讲5分钟”活动,引导干警准确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创办、”领航”学习月刊,丰富干警理论学习内容。建立跟班学习机制,举办”学先进·见行动”英模事迹报告会,并确定24名年轻干警开展—对—跟班学习。不断提升学习教育质效。建立青年理论学习”青春导师”制度,开展全员、全年、全方位”传帮带”,不断激发青年理论学习内生动力。

四是有序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开承诺项惠民实事,以积极务实的态度赢得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有序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与业务提质增效有机结合,促进一季度核心业务数据实现稳中有升,六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办案质效明显提升。有序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与全面从严治检有机结合,建立党组成员值周带队督察制度,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廉洁从检承诺书份。

二、聚焦顽瘴痼疾,查纠整改并举

要求干警对照自查报告表和问题清单,逐条逐项查找六大纪律、工作履职、执法办案、检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全院干警共自查出问题个。鼓励干警敞开心扉,主动开展谈心谈话,完成”全覆盖”式集中谈话;抓实”一把手”与”四个层级”的谈心谈话,开展互帮互助、互评互查活动,认真梳理问题切实促进整改。

采取集中学习、部门研讨、交流学习等方式,全面解读相关政策,准确界定政策界限,精准把握政策尺度,达到惩前忌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和组织人事、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系,采取”大数据””无缝隙”方式,全面拓展问题线索来源渠道。

制定顽瘴痼疾专项整治任务清单,对整治整改实行挂图作战,确保任务不漏项、措施不空转、效果不打折。制定检察监督专项检查方案,围绕发现执法司法突出问题和相关职务犯罪线索,明确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等10项法律监督专项检查,助力教育整顿查纠整改走实走深。对2018年以来不捕不诉等案件开展专项评查,对离任人员和检察人员兼职开展专项审查,对财物管理进行专项检查,深入查纠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在司法实践中监督不力问题。

三、推动建章立制,做好教育整改”后半篇”文章

一是深化改革构建”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刑事执行检察具有”点多、面广、线长、事杂”的特点,为提升法律监督质效,检察机关突出问题导向,立足实际、大胆创新,探索构建”巡回检察+派驻检察+日常办案””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三者相互衔接、优势互补、互相促进,有效提升了xx监狱检察工作水平。该项检察改革成果成功入围xx市优秀改革创新案例。

在”三位一体”工作新机制下,为建立符合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的检察手段与工作方法,xx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部门组织巡回检察组开展跨域巡回检察以及xx市各监狱常规巡回检察和专项巡回检察。针对监管场所疫情防控措施、教育改造与生活卫生制度落实、刑罚变更执行政策把握执行、刑事被执行人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深层次和隐蔽性问题,依法提出纠正意见及整改建议200余项,有力促进了监狱规范执法水平的提升。其中,xx监狱生活卫生工作的检察建议案例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精品案件、xx省检察机关优秀案件。

二是强化监督维护刑事执行公平公正

针对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等容易滋生司法不公、司法腐败问题的环节,xx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部门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围绕关键环节加强同步监督,有效确保刑罚执行公平公正。针对财产刑执行案件的立案、执行、变更、终结、上缴、处置等重点环节,进一步深化财产刑执行检察,依法监督纠正财产刑执行活动违法行为。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是”一阵风”。既要立足眼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聚集中心,又要着眼小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事,从影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突出问题抓起,着力化解群众身边因事故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通过组织开展公益法律服务”六进”活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融合”线上+线下+集中服务”优势,按需提供”菜单式”公益法律服务;组织法学法律专家,举办”法治体检”活动,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开设”乡村振兴法治大课堂”;送”典”下基层进农村;开展”法治进单位”,满足各类群体法治需求、普法教育需求;发挥法学会”三级法律服务平台”作用,开展”预约式问诊”服务,为辖区群众把脉问诊,阐释法律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责任在肩上,群众在心头。在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xx检察院实实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始终接受群众监督,效果让群众评判,用一桩桩实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