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制度建设交流
作风是一个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反映,是干部党性修养、政治品质、道德境界的具体体现。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着重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领导干部需要大力践行的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制度建设是抓好作风的根本。邓小平同志曾极其精辟地指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的作风,必须抓好源头治理和根本治理,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
一、作风建设在执行制度中存在的偏差
现在,我们的党纪法规日趋完善,有关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规章制度日益完备,各级党委也一直很重视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可以说,我们有了抓的充分依据和迫切需要,具备了抓的客观环境和有利条件,但是,仍有少数部门、单位抓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笔者以为,主要就是对抓的理解和执行上有一些偏差。
“真抓”还是“假抓”。作风建设的指向对象很明确,就是领导干部自己,真抓的话,就得有割肉剜疮的勇气、身正为范的底气和心底无私的正气。假抓就是不痛不痒地抓、象征性地抓,说轻一点是装装样子、走走过场,说重一点就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负责任。辨别真抓与假抓并不难,只要看看是停留在嘴上还是付诸行动就行了。
“实抓”还是“虚抓”。实抓就是用务实的精神,抓实在的内容,求最佳的客观效果。它不仅有明确要求、具体措施,而且有跟踪检查、监督奖惩。虚抓看起来一样在抓,有时候可能比实抓声势还大。但是,它避重就轻,抓的不是实实在在的而是中看不中用的东西,看起来很像回事,事实上没什么效果。
“常抓不懈”还是“偶尔抓抓”。个别单位的党委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也很重视,但它是“阵风似地”、“应景似地”,上级一强调就马上热乎气来,风头一过立马冷却,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作风建设贵在坚持、难在坚持,只有常抓不懈、日积月累,才能收到实效。为什么有些单位的作风建设长期在低层次徘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时断时续、时冷时热。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作风建设如果不以制度建设加以固化,就有可能雨过地皮湿,最终流于形式,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可持续操作的长效机制。作风建设与制度建设都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互为固化,相得益彰。
二、作风建设与制度建设的密切联系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要立足于早抓,决不放过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现在不少腐败案件一经查实,往往就是大案要案。这说明反腐败总体上处于事后发现的被动状态,也提醒我们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上要见微知著,重点关注领导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以及干部的“八小时以外”,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发生。通过对小事小节的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及时管理,促使干部猛然醒悟,避免小节问题发展成大问题,减少国家和人民的经济损失,避免对党的形象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
要立足于严抓,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党内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有的情况还日趋严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治党不严。在教育方面,往往是正面教育比较多、警示教育比较少,教育的震撼力不够。在管理方面,一些领导干部奉行“好人主义”,对一些错误的言行不能及时提醒、认真帮助,甚至有的干部出了问题之后,还帮着袒护、姑息纵容。在监督方面,虽然监督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往往难以落实到位,特别是许多监督制度在“一把手”面前根本不起作用,显得太苍白无力。我们必须从中深刻汲取教训,切实肩负起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责任。首先标准要严,决不允许有任何游离于组织之外、凌驾于纪律之上的特殊党员。其次制度要严,要彼此衔接、制约有力、便于操作,并严格加以执行,决不能“老虎笼子关猫——进出自由”。还有就是惩治要严,要坚持有案必查、查案必果,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形成强大的震慑威力。
要立足于常抓,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作风建设贵在坚持、难在坚持,只有日积月累才能收到实效。要做到常抓不懈,重要的一条是要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制度创新,形成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既要注意单项制度的制定修订,又要注意与其他制度的协调配合;既要建立健全激励性、保障性规定,又要充实完善惩戒性、约束性规定;既要加强实体性制度建设,又要加强程序性制度建设,从而发挥制度的整体效能,使制度建设延伸拓展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各方面,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章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