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在全市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精准执行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精准执行现场会,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及最高法院、省法院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有关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坚决完成三个90%”的目标要求,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强力推进、精准攻坚,坚决打好“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如期兑现向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多年来,xx市四大班子领导高度重视xx法院工作,特别是市委xx书记多次听取法院工作汇报,帮助法院解决很多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推进xx法院创出了“xx式集中执行”等在全市叫得响的亮点工作经验,为xx法院乃至全市法院工作全面发展给予了有力支持。前不久,xx市委、市政府又召开了全市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誓师大会,举全市之力,强力推进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体现了对法院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极大支持,受到了市委常委、政法委xx书记的批示肯定。在此,我代表中院党组向关心厚爱支持法院工作的xx书记、xx主任、xx书记、xx市四大班子、各部门及各界人民群众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刚才,我们观看了xx法院执行工作专题片,xx院长作了经验介绍,为全市法院强力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带了好头,闯了路子,我完全赞成。xx市公安局、xx镇党委、xx村党支部作了典型发言,使我们深受感动。全市法院要认真学习,积极借鉴,强力推进,精准实施,向“基本解决执行难”发起最后总攻,坚决打好“精准执行决胜攻坚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困难和问题仍然不少,形势依然严峻。一些法院还存在思想麻痹、动作迟缓、工作局面开拓不够、解决难题办法不多、信息化手段运用不畅等问题,执行宣传声势、人力投入、工作保障等方面与决战决胜的要求还不太匹配,都需要我们以最短的时间抓紧研究解决。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两年多来,全市法院广大干警上下一心、攻坚克难,艰苦努力、精准推进,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顽强战斗力,执行工作模式有了重大转变,工作质效有了很大提升,外部环境有了明显改善。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部署新的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把握机遇,观大势、定准位、寻出路,以敢打必胜的精神彻底扭转执行工作的被动局面。

第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就是要观大势,强化战略思维。大家知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对于人民法院而言,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同审判执行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群众反映强烈、长期以来对法院诟病最多的就是“六难”问题,其中“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通过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教育实践活动洗礼,应当说大有好转。而“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问题,“立案难”通过立案登记制改革已经基本得到解决,“诉讼难”通过这些年推进司法公开、审判监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信息化建设等有力措施,也得到明显改善。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执行难”应当说已经成为检验人民法院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成为我们法院当前工作的最大短板。再按照固有的模式和传统的方式推进执行工作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解决“执行难”已经成为非常之事,必行非常之举,方能取得新跨越,实现新发展。

第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就是要定准位,强化大局思维。从九十年代中期审执分离开始,经过二十多年的执行工作实践,我们在探索执行机构设置、执行权配置的最优方式上取得了一定成绩,通过全体审执人员共同不懈努力,执结了一大批案件,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实践证明,再按照过去的步子、传统的方式走下去是走不通的,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找准我们的位置,在执行工作上求变、求新、求实。一是要强化政治意识。人民法院要强调党的领导,执行工作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放在国家发展的大局中去摆布、去推进,与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等社会系统共同形成合力,才能推动解决“执行难”。只要坚持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围绕党中央的决心去抓落实,就一定能够突破这个难关、破解这个难题,我们都要有这种政治意识。二是要树立问题导向。深入研判执行不力、执行不规范、执行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及其成因,认清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明确改进方向。三是要坚持依法履责。全面准确理解各项法律制度对执行工作的相关规定,按照法律规定,明确执行工作职责,对照职责来审视我们过去履职的情况、履职的成效,知不足然后能自省,知不足然后能自强。

第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就是要寻出路,强化创新思维。不管战略思维也好,大局思维也罢,关键是要创新。多年来执行工作权力大、责任大、风险大的态势没有明显的改观,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没有明显的提升,执行问题逐渐积累成执行难题,必须打破思维惯性,寻求破解之路。对于河北法院来讲,一是要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唐山法院在全国率先设立执行分局,探索审执分离体制改革,构建上统下分、裁执分离的执行工作新格局。其改革经验已经被最高法院《工作纲要》确定为基层法院执行机构改革的两种方向之一。唐山以勇立潮头、敢开风气之先的胆识和勇气,为全国法院执行工作改革探索了一条可供复制推广的新路。这个体制在全国是独一的,这个模式也已经引起了中央和最高法院的高度重视。下一步,唐山法院要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年内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其他中院也要打造好自身的特色和品牌,以事争一流的精神创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二是要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应该说这些年,我们在法律框架内,积极完善立审执协调配合机制,建立主动执行机制,去年全省有执行内容的民商事案件执结效果还是不错的。全省现在进入执行程序的调解案件不超过

30%,这在全国也是排位靠前的。包括大力推进京津冀执行联动协作,推进执行信息化建设,这些都是我们跳出传统路径和旧有方式看问题、想办法的结果。下一步,要采取有力措施,继续深化执行模式、规范体系、监督方式等工作机制改革,把最高法院《工作纲要》提出的“八项重大变革”落到实处。三是要大力推进方法创新。执行信息化是破解执行难的“牛鼻子”,是建设智慧法院的重要抓手。当前,我们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建设、联动机制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执行公开、执行管理等等,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手段,仰仗相关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下一步还要加大发展力度,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提高执行工作科技水平,推进执行工作迈上新台阶,提升新境界。

二、瞄准问题,改进作风,有效提升决策部署执行力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体现担当,落实体现水平。我来河北后,对执行工作做了一系列部署,

2013年4月组织第一个培训就是给全省执行员授课。我多次提出要依法主动执行,省法院2013年即制定了加强立审执工作协作配合的若干意见,要求对有执行内容的案件跟踪执行,执行机构要主动介入,送达生效法律文书,督促履行并告知不履行生效裁判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促使被执行人自动履行。可三年多过去,有多少法院在做这项工作。有多少案件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了。这些强调了多次的工作,为什么总是落实不了、落实不好。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任务,就要跟踪问效、一抓到底;否则就要追究,就要问责。全省法院要紧紧围绕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任务目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事业心,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执行力,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第一,要切实解决不在状态问题。衡量对上级的部署是否执行到位,关键是看在结合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贯彻落实上动了多少脑筋,取得了多少成效。当前,一些法院抓落实不力,形式主义盛行,官僚主义作祟,上级法院的决策部署得不到有效贯彻执行。有的法院被动执行、消极执行,没有好处就拖着不办,甚至相互推诿。有的人不思进取,满足于一般标准,得过且过,导致工作停滞不前。执行工作能否推进、举措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比拼的就是一个精气神,是想不想干、肯不肯干、善不善干、能不能干的问题。一是要有事不避难的勇气,把工作中的各种困难踩在脚下,有令则行、有禁则止,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执行政绩观,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弄虚作假,不搞数字游戏。实事求是地讲,对照最高法院执行工作纲要,我院与其有一点不尽相同。纲要对于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规定了退出和恢复执行机制,允许通过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结案。大家知道,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执行中止和终结,没有规定“终本”,这种方式只在司法解释中有规定。因此,我们依法做了更进一步的尝试,直接取消了“终本”,因为如果“终本”存在,就会造成同一执行案件在已结和未结之间循环往复,造成底数不清。当然,短期内可能我们数据统计上不好看,但既然执行已进入决胜之战,就必须下决心摸清底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三是要有夙兴夜寐的激情,落实部署,完成任务,要有“事未竟、心难安,日思之、夜忧之”夙夜在公的精神,以实际行动和卓越业绩,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四要强化作风建设,保障文明廉洁执行。要对执行队伍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主动执行、文明执行,又要严守执行权力边界,严守法律和纪律底线,对吃拿卡要、推诿扯皮、滥用权力、欺压百姓的,一经发现,严惩不贷。执行人员要强化为民意识,正确对待自己的职权责,作到依法履职、审慎用权、平等对待,让人民群众在执行工作中有更多获得感。要大力弘扬实干实政精神,坚决克服懈怠懒散等靠消极工作状态,全力以赴完成好执行工作任务。要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加大查处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五要坚持严管厚爱,激发执行工作活力。近年来,执行案件不断攀升,当事人司法需求不断提高,执行办案压力日益加剧。执行人员身处办案第一线,面临极大的职业风险,甚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各级法院党组和领导干部,一定要全力支持执行人员依法办案、依法履职。要坚持从优待警,关心关怀一线干警,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改革当前,要高度关注执行队伍的思想动态,加强思想政治引导,维护执行干警在司法改革中的合法权益,执行局有审判职称的同志,法官入额与其他业务庭室保持同等待遇。

同志们,“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使命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只要我们进一步坚定信念,振奋精神,戮力同心,拼搏奋进,就一定能够夺取这场执行攻坚战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