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作风建设对策思考

改进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战略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改进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领导机关是关键,领导干部是重点。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党的作风的风向标,优良作风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广大人民群众会从领导干部的作风看我们的党。领导干部作风好,党在人民群众中凝聚力和号召力就高,党的执政基础就稳固;反之,领导干部作风不好,就会脱离和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党的执政基础就会动摇。所以,我们必须从事关党的形象,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切实改进和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领导干部,应当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切实改进作风,努力当好表率。

必须重视五种表现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作风总体上讲是好的,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赞许和肯定。但也存在一些与党的宗旨和任务“不适应”、“不符合”等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思想作风上。一些领导干部思想不解放,缺乏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有的领导干部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对立割裂开来,对上一套、对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说一套、做一套,被群众称为“两面人”;有的心浮气躁、追名逐利、跑官要官、拉帮结伙,甚至搞拉票贿选、买官卖官;还有的不讲实话、不讲真话,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糊弄群众。

——学风上。一些领导干部玩性太大,学习理论的自觉性和热情不高,不想学、不愿学,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深入学习,不融会贯通,个别人甚至上党校还找人写学习心得和论文;理论与实际脱节,不能用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靠照抄照搬和“拍脑袋”作决策、发号令,既存在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也存在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主观主义。

——工作作风上。一些领导干部群众观点和群众意识不强,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作风飘浮,下基层调研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还有的领导干部贪图虚名,不务实效,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搞“形象工程”、“路边工程”等形式主义;有的把党和人民托付的事情当儿戏,对工作推诿扯皮,遇到问题踢皮球,遇到矛盾绕道走,官僚主义严重。

——领导作风上。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既存在搞“一言堂”,独断专行,重大决策和重要干部任免少数人说了算等发扬民主不够的问题,也存在事无巨细地拿到会上讨论,名为集体领导、实际无人负责、无人落实的集中不够的问题;还有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

——生活作风上。有的领导干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严重,以权谋私、贪图享乐、腐化堕落,热衷于觥筹交错,沉湎于灯红酒绿,甚至道德败坏、包养情妇、搞权色交易。群众说这些干部“什么朋友都敢交,什么场合都敢去,什么钱都敢花,什么事都敢干”。党的十六大以来,中纪委查处的16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有14人涉及情趣不高、道德败坏、包养情妇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以上种种问题,影响极坏,危害极大,严重侵蚀党的肌体,败坏党的声誉,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干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但是,也应当看到,党政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有其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包括社会的、历史的、经济的、制度的、内部的、外部的等等多方面的因素,由于这些因素的多面性、复杂性、长期性,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以赋予权利、提高权威为着力点,进一步强化机关党组织的监督职能。机关党组织在搞好作风建设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应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机关党组织在作风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的监督职能作用,解决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组织保证问题。一是强化机关党组织的监督职能。比如,明确规定机关党组织成员可以列席行政负责人召开的重要会议,可以参与重要问题的决策,党委或党组对机关干部的任免、调动或奖惩,要听取机关党组织的意见等,赋予机关党组织以“职责”制约“权力”的职能。二是提高机关党组织监督的权威。机关党组织要主动协助相关领导和部门,积极推进领导干部党务政务公开化、行政执法透明化,让机关广大党员能够参与到党内监督的实践中来,机关党组织依靠这种“组织的力量”,从而对掌握权力的党员领导干部进行有效的监督,促使重点监督对象能够做到权力不失控、行为不失范。三是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双重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干部双重民主生活会制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但目前这项制度在许多地方已流于形式,甚至有其名无其实。有的领导干部长期处于党组织监督之外,任职几年从未参加过基层党组织的民主生活会,更谈不上向基层党组织汇报思想。因此,要以严格程序、重在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双重民主生活会制度。

以改革创新、增强活力为着力点,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改革创新不仅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也是破解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难题的“钥匙”。在新世纪新阶段,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规律、途径和办法,努力培育富有时代内涵的新作风,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一是要把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出新标准新要求二是创新形式与载体,增强作风建设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紧紧围绕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结合本地或本单位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赋予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一年或一个阶段突出一个主题,不断推陈出新,使作风建设经常有新形式、新载体,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三是注意总结各地在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成功做法,加以概括提炼,形成制度,转化成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比如,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努力在密切联系群众、诚心服务群众上下功夫的经验;把机关作风建设与党的思想、组织、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经验;把“破”和“立”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弘扬清风正气,严厉打击歪风邪气的经验;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和防微杜渐的原则,切实抓紧抓好机关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建设的经验,等等。

我们应当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同志所倡导树立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着力教育引导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大兴勤奋学习之风,大兴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勤政廉政之风,大兴严守纪律之风,大兴民主团结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开拓创新之风,努力培育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与社会和谐相一致的优良作风,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努力使我们党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