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预防腐败思考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反腐倡廉形势、准确把握反腐败斗争规律的基础上,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贯彻落实这一基本要求,实质是坚持反腐倡廉方针,前提是坚决惩治腐败,要义是更加注重治本、预防和制度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保持严厉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又要切实加大源头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把腐败扼杀在萌芽之中。

思考一: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深刻认识加强预防腐败工作的重大意义

加强预防腐败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有力保障。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虽然腐败现象得到一定的遏制,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东西文化的碰撞,新旧体制的并存,反腐败工作制度和工作方式还存在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诸多环节。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在一些领域还易发多发。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的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现象仍然突出;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屡禁不止;官富民困、社会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依然存在。从实践看,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得力,仍然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目前的腐败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削弱了党的执政之基,造成了党群、干群关系的紧张,影响的地方的稳定与发展。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是加强监督,构筑反腐的监督防线。加强监督,不仅对干部具有规范、矫正、制约和保护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教育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的显著效果。深化政务公开,提升政府公信力。政务公开是廉政建设的基础,是政治文明的具体表现,是现代社会政府的责任、腐败的天敌。总理指出:“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是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事项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健全各项制度与措施,推动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使政务公开成为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通过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政府与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沟通更加通畅。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监督管理。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他们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情况,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的落实,关系到能否发展好、实现好群众的利益。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建立健全镇(区)、村级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镇(区)干部廉政谈话、廉政承诺、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民主评议等制度,拓展党代表监督的途径和方式。健全完善村民民主理财制度、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三是完善监督体系,规范权力运行监督。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之举,就在于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真正做到关口前移。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监督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力度,加大对人财物的使用管理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力度,形成保证权力正确行使的有效机制。建立勤廉预警机制,随时掌握干部的勤廉动态。同时,要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四是完善制度,充分发挥制度在防治腐败中的保证作用。通过健全制度、创新制度、执行制度来加强预防腐败工作,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制度约束就延伸到哪里,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约束干部的从政行为。建立健全基层干部管理制度。针对群众对党员干部在工作作风、民主意识、职务消费、婚丧嫁娶等方面反映突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根据上级有关法规政策,开阔思路,制定基层干部学习、工作、生活等制度,细化标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干部有规章可循,有标准可依。如镇(区)干部驻村制度、公务接待制度、考勤制度、便民服务制度等等。抓好基层“一把手”述职述廉工作,规范述职述廉的内容和方式;开展纪委负责人与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任前廉政谈话和诫勉谈话,提高谈话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行党务公开。加强行政监察,确保政令畅通,促进廉政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加强对依法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有关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防止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和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察,推进依法行政。继续加强对工程招投标工作的监督。开展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推进情况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县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完善行政投诉工作制度。围绕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环节和领域,尤其是围绕“用人、用钱、用权”问题和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和环节,努力从制度上规范权力运行、堵塞滋生腐败的漏洞,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针对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抓住规范权力运行、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及时制定出台新的制度和新的规定,弥补反腐倡廉制度的缺失,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反腐倡廉制度。

思考三: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加强预防腐败工作取得实效

认真落实加强预防腐败工作的各项措施,进一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支持参与的反腐倡廉工作格局。把加强预防腐败工作列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贯彻落实的意见和办法。建立纪检、检察、组织、人事、宣传等部门协调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通报情况,研究协调重要问题。党委书记负总责,确定一名党委领导具体抓。各部门要分工负责、各司其责,又相互配合,建立经常性的信息沟通联系制度。整合预防资源,增强预防合力,发挥预防主体的整体效能。纪检部门抓好预防腐败工作的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工作。党政“一把手”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加强预防腐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本部门工作的整体格局中,通盘考虑,统一部署,统一落实。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建立完善预防腐败协调机制。预防腐败不是某一个行业部门的专属职责,而是全社会都应承担的共同的社会责任。加强预防腐败工作,重在实践,贵在落实。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各种力量和资源有机整合起来,纪委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建立完善预防腐败协调机制协助党委做好预防腐败工作主要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作出周密部署。各部门对牵头负责的工作要认真组织实施。按照职能分工,发挥优势,切实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积极参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工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逐步形成各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预防腐败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