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机关五年来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工作综述
20**年12月4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全面从严治党由此破题,一场涤荡党内痼疾顽症、大力扭转作风的战役就此打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用“讲认真”的精神、“有担当”的行动,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和毅力,坚持不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挽狂澜于既倒,开启了作风建设的历史新篇章。五年来,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从统一思想认识、到狠刹面上问题、到深入深化、再到标本兼治,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持续深入推进;从具体问题抓起,逐步拓展延伸;从党政机关抓起,自上而下向企事业单位和基层拓展延伸;从重要节点抓起,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紧盯、一年一年坚守;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持续正风肃纪、保持高压态势,作风建设不断深入。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做法和经验:
(一)坚持以上率下、正人先正己,一级做给一级看,层层压实责任,形成环环相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中央政治局出台中央八项规定给自己立规矩,并带头严格执行,为全党树立了典范、作出了表率。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工作纳入全面从严治党大局,自觉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对标,以身作则、带头执行,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紧抓不放、狠抓不松,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逐级传导压力、层层抓好落实,形成了以上率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正人先正己,主动向自己开刀,把自己摆进去,从自身做起,带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努力转作风、改作风。中央纪委率先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清理规范培训中心,带头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纪检监察干部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党中央和中央纪委要求,着力抓好自身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作风,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作风保证。中央纪委领导同志经常通过多种方式,对各地区各部门、中管金融机构和中央企业党委(党组)书记、纪委书记(纪检组长)进行约谈,督促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到实处。中央纪委自20**年9月起,每月向社会公布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数据,提醒、督促各单位持之以恒抓好工作。各地区各部门、中管金融机构和中央企业均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固定为检查考核、约谈提醒、述责述廉、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把问责作为利器,推动责任落地、工作落细。据统计,20**年、20**年、20**年1月至8月全国因管辖范围内发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被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的领导干部分别为6010余人、6770余人、5460余人,问责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问责力度不断加大。各级发展改革委、财政、审计、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立足自身职责,积极发挥职能监管作用,认真把好各个业务关口;多数省区市建立了纪委与税务、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协调机制,形成纠正“四风”工作合力。
(二)坚定理想信念,突出教育引导,提高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想认识和思想自觉,逐步推动风化俗成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始终坚持抓教育引导,突出教育的经常性和针对性,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利用网站、报刊、电视等媒体持续开展立体化、全方位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深刻理解和把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思想自觉。针对优良作风重在风化养成的特点,注重挖掘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注重从月饼粽子、烟花爆竹、贺卡挂历等“小事小节”入手,纠正党员干部一些习以为常的错误行为,引导党员干部明底线、守纪律、知敬畏,以小见大、日积月累、风化俗成,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入脑入心,逐步养成良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中央纪委通过组织拍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专题片,在网站开辟“中国传统中的家规”,在报社开设“文化周刊”等方式,教育教化广大党员干部。许多地方运用手机客户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提升宣传教育的广泛性和有效性,潜移默化中矫正党员干部的错误认识,让遵规守矩、公私分明、尚俭戒奢的“好声音”不断回响、“正能量”持续放大。
(三)坚持问题导向,从具体问题抓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狠刹歪风邪气
“四风”问题由来已久,之前曾经出现过“几十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的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从小抓起,以小见大,以小带大,针对“四风”问题突出特别是奢靡享乐大量嘚瑟到群众眼皮底下的情况,立行立改、雷厉风行。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违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大办婚丧喜庆事宜、滥发钱物、出入私人会所等具体问题抓起,严肃整治“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车轮上的铺张”“节日中的腐败”,深入治理潜入培训疗养机构吃喝玩乐、高档小区“一桌餐”、调研考察搭车旅游等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小处抓起,从点滴做起,一个“标”一个“标”地治理,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以小见大,由易到难,推动作风整体好转。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普遍结合实际,抓住重要时间节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组织开展专项治理,集中整治典型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着力发现和纠正以会议、文件或口号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乱作为、不担当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对各种违纪行为露头就打、严惩不贷,刹住了一些曾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攻克了一些司空见惯的“官场陋习”和作风难题。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截至20**年10月,全国查处违规公款吃喝、送礼、旅游(国内)三类突出问题共计45502起。其中,违纪发生在20**年、20**年的共31223起,占68.6%;发生在20**年的7794起,占17.1%;发生在20**年的4908起,占10.8%;发生在20**年的1577起,仅占3.5%;总体呈逐年大幅下降趋势,基本刹住面上“四风”问题。
(四)紧盯不放、寸步不让,织密监督之网,开展多种形式的监督检查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在充分肯定作风建设取得重大显著成效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四风”问题顽固复杂,仍有一些问题亟需高度重视、认真解决。一是有的党员干部政治站位不高,思想基础不够牢固,仍然存在松懈松劲、差不多过得去、侥幸观望等错误认识。二是违纪问题仍然禁而不绝,反弹压力较大。20**年1月至10月,全国共查处了3.78万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其中,违纪行为发生在20**年的有9600多起,占当年查处总量25.5%,这说明,尽管不正之风已经总体得到有效遏制,但不收敛不收手的现象仍然存在,顶风违纪的行为还有增量,有的问题还出现隐形变异,整治“四风”问题的任务仍然艰巨。三是制度有待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增强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四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仍然突出,群众反映强烈,必须着力破题整治。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关系我们党会不会脱离群众,能不能长期执政、能不能很好履行执政使命的大问题。党的十九大对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20**年10月27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首次会议又审议了修订后的《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为加强中央政治局作风建设立细“规矩”,再次向人民作出庄严政治承诺,充分体现了中央政治局从自身做起、以上率下的坚强决心,彰显了解决突出问题的坚如磐石的态度,为全党作出表率,向全党释放了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强烈信号,发出了作风建设再出发的动员令、冲锋号。
站在作风建设历史新起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赵乐际同志关于“要坚持、巩固、深化,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驰而不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以坚强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把监督执行实施细则精神作为改进党风政风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发扬钉钉子精神,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继续坚持已有成功做法,坚持以上率下、抓住关键少数;聚焦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深挖隐形变异、深入治理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从抓具体问题破题、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持续整治“四风”,成风化俗、成为习惯,不断擦亮作风建设这张亮丽名片,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作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