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1年6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公立医院作为政府面向广大群众的主要“窗口”之一,肩负着为广大群众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重要责任。纪检监察室作为医院发展的“守门员”,对公立医院是否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起着直接影响。然而,当前公立医院的纪检监察工作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导致工作效率和质量较低,甚至影响到了公立医院正常医疗服务的提供。因此,在新时代环境下,加强公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建设刻不容缓。

一、当前公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职责定位不明确,监督合力仍未形成。在上级纪委与医院党委的全面领导下,公立医院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责主要包括监督、问责、执纪等。然而,在纪检监察工作中,部分公立医院过于重视纪委的参加,又或是纪检监察部门承揽所有监督事项,医院党委等部门的职责未能有效发挥,职责定位不明确,无法产生监督合力。并且,公立医院的纪委书记基本上都来自医院内部,在同级监督过程中极易受到“人情”因素的影响。同时,在处理涉及本院案件的时候,纪委在决策前通常会参考同级党委提出的意见,面临着“熟人难以监督”的困境。

(二)工作延伸不到位,未能实现“举一反三”。目前,有些公立医院在纪检监察工作中仅注重案件的办理,在“举一反三”方面做得不到位,无法根据已经发生的事件推动相关预防性工作的开展。例如,有些医生接受病患的红包,纪委通常会从医风医德方面对当事医生予以处理,并未扩展至制度体系构建方面考虑绩效制度的合理性。此外,在公立医院的日常纪检监察工作中,还存在着“轻事前警示、重事后处罚”的现象,并未构建起常态化的医务人员警示教育机制体系,导致医务人员对纪律规矩未形成清晰、全面的认识。

(三)技术手段利用不足,信息化程度较低。现阶段,公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信息化程度相对偏低,主要采取听报告、查阅资料、明察暗访、专题检查及个别谈话等形式展开纪检监察工作,技术手段利用明显不足。尤其是近年来,公立医院的规模越来越大,医院药品、耗材、基建、设备等核心部门的业务日益增加,权钱交易、商业贿赂的方式逐渐趋于隐蔽化。但是,医院纪委因为自身的技术手段相对有限,无法及时有效地完成取证工作,从而对纪检监察工作形成了不利影响。

(四)纪检监察人才欠缺,队伍结构有待优化。当前,公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数量及素质无法满足医院发展的要求,其往往承担着较为繁重的工作任务。在公立医院发展中,人才招聘及编制政策通常都会倾向于专业的医务人员,纪检监察工作人员主要是从其他部门转岗而来,专业能力相对欠缺,对财务审计、法律法规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对较少,纪检监察队伍结构仍待优化。

二、新时代加强公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价值

(一)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公立医院延伸的本质需求。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深化落实,纪检监察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公立医院党委要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纪检监察部门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职部门,应经过监督,及时挖掘和解决问题,督促有关责任主体严格落实自身的职责。除此以外,纪委还应该帮助党委全面贯彻主体责任。因此,新时代环境下,加强纪检监察工作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公立医院延伸的本质需求。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进一步明确具体工作职责。公立医院的决策、财务、人事、采购及基建等权力通常都是独立运行的,在廉洁廉政方面有着较多的风险点,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腐败问题。所以,加强新时代公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应进一步明确具体工作职责,牢固树立起“大监督”意识,促进纪检监察工作逐渐扩展到业务上游,实现与医院管理制度的有机结合,全面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以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为前提,构建及时提醒、专题协商、关键事项通报等工作体系,推动医院党委有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与此同时,还需进一步压实各病区、各科(处)室的监察职责,制定详细的工作职责清单,“一主体一清单”“一科(处)室一清单”,形成部门监管与纪检监察的合力。此外,公立医院的纪检监察工作应当围绕具体的事与人,相关人员要善于系统研判药事管理、医疗管理及医院纠纷和投诉等方面的业务信息,及时发现医疗服务、诊疗行为及日常管理过程中的腐败“苗头”,深挖背后隐藏的根源性问题,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针对性。

(四)建立健全纪检监察协同体系。纪检监察协同有利于实现纪检监察一体化,从而使纪检监察效能最大化,能够推动公立医院治理机制的不断完善,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所以,应当充分考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建立起专业化的组织结构,由科(处)室组成联合督导小组,形成纪检监察合力,将约束、规范的屏障作用全面发挥出来。需要统筹规划各方面的力量,推动纪检委员、职能部门及基层职员等各方面的有机融合。同时,建立完善的纪检监察协同体系,保障公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能够做到有迹可循。其中,完善制度规范极为重要,需要对纪检监察过程中的薄弱点予以明确,熟悉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建立系统化的解决机制,使得各项问题得到妥善处置。此外,公立医院党委需要构建完善的保障机制,发挥好医院党委和纪委的指引及监督功能,明晰各主体相应的具体责任,联合完成纪检监察工作。公立医院需进一步加强医院监管部门与纪委部门间的合作效果,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能力,促进各科(处)室的联动互通。此外,还应构建交流会商制度、廉政建设制度,采取多样化的考评形式,对纪检监察结果展开系统化分析,采用合理的问题解决措施。

(五)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纪检监察队伍。第一,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应当设置细致完善的考核机制与准入机制,打造综合素质过硬的纪检监察队伍,将富有活力、德才兼备的优异人才吸收到纪检监察队伍中,构建起涵盖行事作风、业务能力、品德修养及专业素质等方面的人才选拔标准体系。第二,不断提高专业人才的占比,主动吸收计算机、法学、党建廉政等领域的专业人才,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队伍的综合素质。针对其他专业的人才,也应当要求其具备相应的工作经验,建设跨部门、跨专业的纪检监察队伍。第三,增设“基层纪检监督员”“科室纪检联络员”等岗位。结合权力监督和制度理论可知,在行使权力的同时,应当引进第三方力量对权责双方进行全方位监督。在医院纪检监察过程中,同样可以采取此种形式,在各科(处)室增设“基层纪检监督员”岗位,此岗位的监督人员不但熟悉该部门对应的工作职责,且掌握着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纪检监察人员专业性欠缺的问题。并且,因为其属于兼职人员,所以在日常过程中无须参与太多的监察工作,只需定期汇报便可。除此以外,在公立医院内部的各科(处)室还可考虑增设“科室纪检联络员”岗位,主要负责对该科室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和规范,分担科长或者其他领导所承担的工作。如果纪检监察工作较为繁忙,可将其作为监察队伍的补充力量,此种流动性人员能够有效弥补纪检监察人员数量上的不足,进一步优化各科(处)室的管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