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团组织建设在集团公司转型跨越发展中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

充分发挥地税部门在转型跨越发展中的职能作用

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省情,提出了未来几年我省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地税部门作为一个重要的宏观调控的职能部门,如何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开拓发展思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地税部门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中的新使命

实践证明,任何一个地方的大发展,都是以思想大解放为先导的。转型发展是对原有发展的扬弃,是一个整合、提升、深化、创新的过程;跨越发展是一种突破常规的赶超发展,是速度与效率并重,当前与长远兼顾,经济和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无论是转型发展还是跨越发展,同样都需要解放思想。袁纯清书记立足推进全省科学发展,在讲话中提出了“加快结构转型,构建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的要求,为我们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主攻方向,必将引领全省掀起新一轮的发展热潮。面临争先发展形势和难得机遇,我们怎么办。近几年来,全市地税系统税费收入总量先后从2006年的不足10亿元,以每年近10个亿的增幅快速增长到2009年的36亿元,增长幅度、收入进度和超收比例等主要指标连续三年均居全省前列。一方面,我们既要看到近几年来忻州地税快速发展积累的扎实基础,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全市税收总量仍然偏小的现实,切实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在新一轮的发展中争先跨越,努力实现新突破。要围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大局,强化税收征管,促进税收收入规模的较快扩张,加大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营造公平的征纳环境,全面发挥聚集财力服务地方经济的职能,积极支持和促进忻州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二、总结忻州地税近几年来解放思想和创新发展的思路、做法和成果,进一步坚定深化“三个创新”的信心和决心

忻州地税自2007年新一任领导班子上任以来,解放思想,着力推进工作方法、征管手段和用人机制“三个创新”,成功解决了全市地税工作面临的税源短缺、经费不足、干部队伍结构偏老的难题,成功走出了壮大贫困地区可用财力、贫困地区税收精细化管理、条管单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三条新路”,推动了全市地税事业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

(一)创新工作方法,从政策源头挖掘税源,开辟壮大贫困地区可用财力的新路

忻州市骨干税源缺乏,能否拓宽组织收入的思路和视野,能否跳出原有思维模式,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面对忻州地方财力基础薄弱的困境,市局领导班子从维护贫困地区人民利益的高度出发,经过反复思考和分析,抱着敢为人先的勇气,从争取税源政策入手,积极破解跨区域税收分配难题。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神华集团所属的神朔、朔黄两条铁路专线,有288公里的路段穿越我市8个县市境内,我市付出巨大的土地、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成本,但是按照国家原来的税收法规政策,这两条铁路运营实现的营业税几年来一直全部在其机构所在地陕西榆林缴纳。2007年,市局新一任领导班子抓住这一事关忻州人民长远利益的大事,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不等不靠,积极向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争取神朔铁路营业税分省缴纳政策。市局主要领导带领相关单位人员先后十余次赴财政部、税务总局反映情况、陈述理由、争取支持,最终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以文件形式专门特案规定神朔铁路从2008年1月起按省分段缴纳营业税。该项政策争取成功之后,市局主要领导又先后五上北京、七赴陕西协调该项税款的落实,最终于2008年8月促成神朔铁路运输营业税正式在我市正常入库,连同随后参照执行的朔黄铁路每年可为我市市级财政带来超过3个多亿的收入增量。同时,市局还于2008年成功争取到神东保德煤矿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政策。这两项重大税收政策的争取,为忻州地方财力带来了每年6亿多元的税收增量。

(二)创新征管手段,实现科技兴税,闯出贫困地区税收精细化管理新路

忻州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全市地税面临征管战线较长、管理难度较大的困境,如何通过强化征管手段促进发展,贫困地区能否实现科技兴税,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面对传统的征收管理模式,我们经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认为只有创新征管手段,以税收信息化为依托,提升科学化、精细化专业管理水平,才能实现征管的长足发展。2007年,我们在全市地税系统开展了银行网络缴税、电子核税、电子网络审批和征管档案“一户式”电子管理等征管手段“四项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拓宽纳税申报方式上,由传统的办税服务厅集中缴税转向互联网技术条件下的银行网络缴税;在改革个体户定额核定的方式上,由落后的人工核税转向先进的电子核税;在突破征管档案旧有管理模式上,由繁琐的人工管理转向便捷的“一户式”电子化管理;在革新行政审批模式上,由慢节奏的手工传递审批转向高效率的电子网络审批。征管手段“四项创新”把大量容易滋生不规范、不到位、不廉洁等问题的执法环节纳入了计算机网络管理和监督,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执法人员与纳税人的直接接触,排除了人情税、关系税等人为因素对规范执法的干扰,有效地规范了税收执法,优化了纳税服务。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简报》专刊报道了忻州地税的经验做法,在全国范围予以推广。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要运用科学的税收管理方法,以税收信息化为依托,切实提高税收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要充分利用税收信息化形成的硬件优势与技术优势,进一步巩固和深化银行网络缴税、电子核税、电子网络审批、征管档案“一户式”电子管理等征管手段“四项创新”成果,打造出科技含量高、管理效能好、纳税服务优的税收征管平台。要创新工作理念,优化服务载体,精心打造纳税服务优势平台,努力推进办税特色服务,以优化纳税服务促进科学管理。要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以提高税法遵从度为目的,完善服务,既要面向所有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规范化服务,也要根据不同纳税人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切实做到纳税服务需求及时响应,纳税服务效能大幅提升,纳税人办税负担明显减轻,纳税人满意度持续提高,努力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四)进一步深化用人机制创新,强化干部队伍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素质教育与作风建设两个着力点,实现知识能力与人格塑造的全面发展

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地税干部队伍,既是完成税收任务的迫切需要,更是促进地税事业科学管理的长远之策。只有始终坚持从严治队,开展大教育、大培训,加快文明创建的步伐,才能有效提高地税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地税部门的公信力、执行力、战斗力,从而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重要保障。要进一步深化“5+1”长效用人机制成果,继续加快《干部考核评价分析系统》软件的推广运用,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力,把广大干部职工的精力和智慧引导到谋事干事上来,激励干部职工积极进取、爱岗奉献、敬业创佳,让吃苦的人吃香,让有为的人有位,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和风气。要引导广大地税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登高望远,增强信心,谋求更好更快发展,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设一支精诚团结、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要加快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步伐,继续深入开展“人人讲党课、全员比学习”、“支部书记讲党课”的活动,通过讲课这一载体,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地税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源泉。(作者系山西忻州市地方税务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