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从五个方面引导青年 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引领作用5篇

第一篇:坚持从五个方面引导青年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引领作用坚持从五个方面引导青年

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青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中最活跃、最具有代表时代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引导青年是共青团的根本任务、战略任务。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社会联系广泛,在参与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肩负着光荣职责,具有独特的优势,应当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点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引导青年:

一、要从政治上引导青年,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共青团组织的根本价值在于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任何一个政党如果没有广大青年的支持和投入,事业就不可能发展;如果没有青年的追随和认同,执政地位就不可能巩固。现在,整个世界呈现出年轻化的姿态,青年不仅是未来的力量,也是现实的力量;不仅是传承的力量,也是变革的力量;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是执政党的未来。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想,需要青年追随和认同,要靠年轻人去传承。社会建设具有自身的特定内涵和内在规律,既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又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协同功能和公民广泛参与的作用。共青团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一个有理想、有旗帜、有追求的组织,要更加广泛地把青年团结、凝聚

1起来,使之成为一种经过有效组织化整合的积极、有序的力量,追随党的事业。这是共青团工作最基本的出发点。

要着力引导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引导青年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有机统一起来,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通过“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突出引导青年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有机统一起来,把个人的事业与国家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要把握重大事件、重大节庆日和重大纪念日等重要节点,尤其是要抓住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重大契机,通过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的多种活动形式,加强对青年的改革开放成就教育、党史教育、国情教育,加强对青年的正面引导,使青年深刻理解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逻辑,深刻认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突出引导青年深入学习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和了解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坚定他们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要从思想道德方面引导青年,倡导树立社会文明新风,不断提高青年的内在素质

社会文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青年历来有开风气之先的光荣传统,是弘扬文明新风的重要力量。共青团组织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

2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青少年自觉实践社会主义基本道德,逐步养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引导青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保持合理物质追求的同时培养健康的精神追求,树立劳动创造生活、奋斗成就人生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品德素养和生活方式。

要通过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引导青年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精神,发挥青少年群体的积极作用。切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扬共青团开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不断深化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希望工程、手拉手等实践活动,弘扬传统美德,引领社会新风,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团结友爱、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在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要从经济建设方面引导青年,培养引进青年人才,鼓励他们参与社会经济发展

推动发展是社会和谐之根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才是硬道理。青年历来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生力军,是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一支生机勃勃的力量。积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就要求共青团组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以青年人才培养为主线,把培育“四有”新人

3与建功立业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青年创业就业、青年人才引进、青年科技创新、青年农民转移就业促进计划等活动,切实抓好青年人才工作,抓住培育人才、吸引人才、凝聚人才、配置人才等环节,大力开发青年人才资源,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积极为青年施展才华和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青年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青春活力竞相迸发,努力形成青年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群英荟萃的可喜局面,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要大力支持青年就业创业,建立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培训机制,广泛开展青年就业创业指导、技能培训,建立青年就业创业指导机制,为青年就业创业实践提供服务,鼓励青年广泛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充分调动青年的创业激情和创造活力。通过保护母亲河行动,突出引导青年树立“生态文明〃公益〃责任”的价值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加深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理解,更加自觉地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把生态环保项目建设和群众性的生态环保活动结合起来,使更多的青年在参与中受影响、受教育。

四、要从团组织自身建设角度引导青年,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提高团的工作水平

4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共青团事业发展处于新的历史起点上”、“团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自身建设要创新”。从团的性质来看,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先进性与群众性的有机统一体,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共青团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社会工作。从团的任务目标来看,共青团的一项政治使命就是巩固党在青年中的群众基础,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安定团结,这与构建和谐社会在目标上是根本一致的。从团的基本职能来看,党赋予了共青团助手和后备军、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三项基本职能,这些职能决定了共青团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必然大有可为。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必然要求共青团以党的奋斗目标为前进方向,团结带领团员青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再做新贡献;发挥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必然要求共青团密切联系青年,竭诚服务青年,依法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发挥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必然要求共青团要教育青年增强民主法制意识,引导青年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参与基层民主实践,带领青年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发挥作用。

我们要分析、研究、整合、发挥共青团组织特殊的比较优势,如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队伍优势等,把引导青年这一根本任务、战略任务与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职能有机衔接,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服务青

5年就业创业、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等各项工作中,更好地体现对青年的思想引导。要切实帮助青年解决人生成长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让他们在人生的进步、自身的发展上都能得到理解、得到帮助、得到启迪、得到支持,增进他们对组织的归属感,进而增强对社会的归属感,不断提高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要创新青年工作的方式方法,坚持分类引导青年,协助政府做好青年事务管理工作

当前,青年的变化集中体现为青年选择、青年群体结构、青年需求的多样化,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共青团作用,我们就必须深入研究和把握青年的时代特点,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青年的自主选择,转变以往单一靠灌输说教、行政命令的手段,变为适合青年特点,从身边可敬可学的做人、做事和人格高尚的典型来引导青年;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共青团作用,我们就必须改进共青团传统的、单一的组织体系,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扩大对不同青年群体的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共青团作用,我们就必须更好地反映和兼顾不同青年群体的利益需求,多做说服教育、化解矛盾、排忧解难工作,多做维护青年权益的工作,始终保持共青团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把青年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调动青年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凝聚青年的一切积极力量,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6要针对不同类别青年在职业背景、社会阅历、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和具体的思想实际,确定不同层次、不同侧重、不同形式的引导内容和引导方法,将思想引导的目标要求具体化地落实到不同青年群体身上。一是对于大学生,要着重引导他们了解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理性认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在方法上,要注重探索系统的、有理论说服力的、有实践支持的结合方式,注重运用历史的、现实的、学术的逻辑开展思想引导,注重将思想引领与成长服务相融合。二是对于进城务工青年,要着重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党和政府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关怀,正确理解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一些不可逾越的阶段性特征,增强自信心、进取心。在方法上,要注重表达上的言简意赅、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重与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结合起来。三是对于企业青年,要着重引导他们充分认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的成就,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把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目标更好地统一起来。在方法上,要特别注重结合企业实际和岗位特点,把党团组织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易于接受的“小道理”,关注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成长发展中的“小事”,帮助青年职工解决思想困惑和现实问题。四是对于农村青年,要着重引导他们学习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和党对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把农民生活的变化与党的领导更加紧密地联系起

7来。在方法上,要注重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和摆事实的逻辑,并与农村青年不甘于现状、渴望致富成才的愿望结合起来,注重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发展、创业就业中的实际问题。五是对于其他领域的青年,要紧密结合所在组织的社会功能和青年具体的思想问题,合理确定引导侧重点和引导内容,注重采用符合青年具体特点的引导方法

青年事务涉及青年教育、就业、健康、权益保护、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只有协助政府做好青年事务,才能推动青年全面有效地参与社会发展,把服务青年工作推向新的广度和深度。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自身优势,坚持走社会化的工作道路,以加强青年事务管理为重点,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推动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建立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团组织具体协调、相关部门参与的青年事务协调机制,动员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要积极向立法机关反映青年的合理愿望,推动有利于青年成长发展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努力把青年学习、就业、维权等事务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进一步加强对青年社团的管理和指导,促进青年社团规范健康发展,发挥青年社团在服务青年中的积极作用。把广大青年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推动青年全面有效参与社会发展。

第二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共青团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共青团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共青团应当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

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共青团肩负着重要使命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要求共青团团结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促进思想认识的和谐一致。思想认识的和谐一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内涵。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要求共青团团结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当代青年要积极承担起推动发展的历史使命,大力弘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忘我劳动、开拓进取、创新求实和无私奉献精神,立足本职,争创一流,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社会生产力多作贡献,为深化改革、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多作贡献,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多作贡献。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要求共青团团结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促进民主法制的和谐统一。当代青年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广大青年群众要增强法律意识,学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自觉遵纪守法,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在全社会带头营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稳定是前提,当代青年要发扬识大体、顾大局的优良传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提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用理性合法的方式和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珍惜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坚决做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要求共青团团结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促进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在人与人之间强调诚信友爱,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国家来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十分重要。要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要大力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与实践活动。

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共青团要努力奋发有为第一,要把握好实现共青团组织的根本价值,关键在于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原则。共青团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一个有理想、有旗帜、有追求的组织,要更加广泛地把青年团结、凝聚起来,使之成为一种经过有效组织整合的积极、有序的力量,追随党的事业。第二,要把握好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关键在于增强团组织凝聚力的原则。一个组织的发展过程应该是这个组织的比较优势不断体现、不断发展的过程。发挥共青团组织特殊的优势,切实帮助青年解决人生成长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让他们在人生的进步、自身的发展上都能得到理解、得到帮助、得到启迪、得到支持,增进他们对组织的归属感,进而增强对社会的归属感,不断提高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第三,要把握好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关键在于着力提高团工作有效性的原则。要把有效性原则贯穿到共青团工作的各个方面,思想教育关键是有效影响,服务大局关键是有效作为,服务青年关键是有效帮助,组织建设关键是有效覆盖。要提高共青团工作有效性必须强化资源配置。要做好四项工作:

1、认真做好弱势群体救助工作。团组织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解决弱势群体的困难。一是利用“希望工程”整合社会资源,解决困难群众子女入学问题。要动员“青年文明号”、“五四红旗团委”等各级各类优秀青年集体积极助学;要组织青年企业家、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学校的少年儿童常年结对互助;学校团组织要广泛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帮助贫困学生自强自立。二是利用“青年志愿者”整合人力资源,帮扶孤、寡、病、残等弱势群体。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送温暖”、“一助一”服务活动,为弱势群体送生活物资、送服务、送文化、送医药,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

2、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努力服务青年就业、创业一要以下岗失业青年、城镇新增青年劳动力及农村富余劳动力为重点,开展实用技能培训,使他们能掌握一技之长,增强他们的社会竞争力,切实提高青年的就业、创业能力。努力实施希望工程“9+2”助学计划。

4、积极引导青少年参与“和谐发展”实践一要积极倡导青年率先建立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积极实践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争做明礼诚信的新一代青年二是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精神,通过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引导青少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三是帮助青少年树立环保意识。深入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引导青少年亲身体验家乡的环境状况,教育他们从身边的环保小事做起,在体验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培育和弘扬生态环保文化,教育青少年饮水思源,增强“母亲河意识”,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

第三篇:充分发挥工商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工商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省工商联崔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已有体现,报告提出2020年我国将要实现的小康社会比2000年“社会更加和谐”,我们要努力建立起“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关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一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非公有制经济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物质基础。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纷纷制定系列政策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呈现出总量效益同步增长、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态势。2007年全省民营经济单位达到191.4万个,其中民营企业15.2万个,个体工商户176.2万个;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437.3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3.6%;上缴税金757.9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49.6%;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68.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8.9%;累计完成外贸出口额93.7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55.1%。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非公有制经济在安置就业方面贡献突出,已经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主渠道。以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通过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自主创业等多种形式,吸纳各方面人员就业、再就业。截止2007年,我省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约占全省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总量的69%,达到1437.1万人,其中民营企业630.6万人,个体工商户806.6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7.6万人;累计提供劳动者报酬1183.8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6%,职工人均工资收入达8237.5元,比上年增加了近858.8元。非公有制经济对增加就业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我省广大民营企业正积极采

取措施,保障职工福利、提高职工素质,切实尊重和维护本企业员工的各项合法权益,实现员工的收入和企业的收益同步增长,使员工共同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通过我们开展的劳动立法调研显示:劳动合同法出台后,绝大多数企业都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在制定和修改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做到了与职工平等协商,使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从原来用人单位的“单决行为”变成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共决行为”,被调查企业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总体情况良好,签约率达到90%左右。《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都或多或少修改自己的劳动规章制度,把《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细化到企业规章制度,更加注重民主管理,实行劳动用工的精细化操作。

(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省广大民营企业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各级工商联会员企业通过民政部门、红十字会等途径共捐赠现金2.7亿元,捐赠物资价值3千多万元,支援灾区过渡安置房资金1千多万元,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贡献。同时,广大企业家通过项目帮扶、技术支持、智力引进、公益资助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社会扶贫事业、捐资助教等。在今年的河北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十周年庆祝大会上,有106名“光彩之星”受到了表彰。会员企业新天际公司与羊角庄共建新农村的案例,被《全国工商联光彩事业事例汇编》收录。

二、工商联要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在构建和谐社会中

发挥作用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形势下,一些职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成了困难群体,这对实现“转型跨越十二五,再造一个新同煤”奋斗目标有着影响。帮扶是工会维护职工利益直接具体的体现。工会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当职工的贴心人。做职工的贴心人,履行好基本职责,必须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为职工群众诚心实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工会必须扎实推进以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实施送温暖工程为重点的扶贫帮困机制,切实关心职工生活,为困难职工多办实事,努力把工会建设成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以协助企业党政解决职工生活困难,促进职工队伍和社会的稳定。一是要通过走访慰问等多渠道、多形式关心职工生活,尤其是特困职工的生活,组织开展生产自救、互助互济活动二是对企业执行国家关于劳动工资、劳动保险、劳动福利等各项方针政策的情况,要做好监督工作。特别是国家立法明确规定的,必须执行,并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抽查。三是要积极组织开展送温暖工程,对特困职工、特困劳模、特困职工子女上学等等问题进行帮扶,真正承担起“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的职责。要从“群体”着眼,从“个体”帮起,将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基层,落实到每个职工。另外建立特困职工动态档案、信息网络,把特困职工纳入低保网络,努力实现就保尽保,积极推进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切实关心离退休职工生活,为解决职工生活困难提供保障。四是工会干部要充满爱心,换位思考,履行好基本职责。必须围绕职工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贯穿到工会工作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做到职工冷暖有人问、呼声有人听、急难有人帮,人人都感到企业大家庭的温馨,增强工会组织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四、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为构建和谐同煤夯实基础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特别是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新的社会阶层出现,工人阶级队伍本身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会必须适应我国社会的多样性发展,从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的高度,充分认识工会组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加强组建工会和发展会员工作,维护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统一,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提高职工应对市场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最大限度地组织和团结动员职工投身改革。一要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工会要积极参与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方面制定的政策和实施办法。另外要加强联合执法,对一些严重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人和事决不姑息迁就。同时要教育职工学法、懂法、用法,增强法律保护意识。二要构筑核心能力培训平台。突出培养职工的核心能力,掌握多门新知识、新本领,以适应市场竞争和知识经济的要求。三要构筑精神文化培育平台。创造多种“培育”载体,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职工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提升品味,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自我超越能力和系统思考能力。四要构筑才华风采展示平台。人的最高需求是实现自我价值。要改变管理方式,变“权力型管理”为“学习型管理”,即“学习+激励”,强调发挥基层工作人员作用,让员工充分展示才能,体会人生价值。要大力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竞赛活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工会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应当在推动构建和谐社会中,找准切入点,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实现“转型跨越十二五,再造一个新同煤”奋斗目标和维护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工会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